玉林城的前世今生——千州万州不如鬱林州

玉林城古称鬱林州城,建城于宋太宗至道二年,即公元996年,至今已有1024年历史。玉林的地理位置在广西最大的一片三角洲——南流江三角洲上游,背靠大容山,左依云开山脉,右拢六万大山,因此,玉林盆地实为连接两江水路交通乃至连通湘桂水路与北部湾地区的重要纽带。在玉林建城之前,从汉代的郁林郡到唐宋时期的郁林州,其治所一直在今贵港、兴业等地转换。

玉林城的前世今生——千州万州不如鬱林州

玉林云天宫

宋太宗至道二年(公元996 年)郁林州的州府落户于玉林。至此,结束了郁林郡的治所、属地自西汉至宋初长达千年间“递改迭迁、此割彼属”的历史。当时的鬱林州城,方圆1km左右, 即今玉林城区上十字街以北部分,城南安远桥(今云龙石桥,俗称南桥)下,恰是宋代南流江上游通航的起点。

玉林城的前世今生——千州万州不如鬱林州

老南桥

南宋淳熙七年(公元1180年)《重修郁林州城记》对郁林州城的形势和地位作了这样的评价:“郁林为州,由岭以南亦一都会。南连雷化,至于琼管;西接廉钦,达于横山;为海道之蔽翼,桂林之藩篱也。地平广而无险,水迂回而不深。况盐利所在,舟车之会,巨商富贾于此聚居。所赖以固者,城池而已。”据此可见,当时的玉林城已是南连雷州、化州、琼崖;西接廉州、钦州;以合浦为出海口,远至安南(当时为越南李朝政权统治);北通桂林的重要交通枢纽。

《钦州志》还详细记载了安南使者的归途:“安南入贡所过州县,差夫数百,多自静江(今桂林)水路至容州(今容县),又自北流遵陆一百二十里(按实调约60里)至郁林,自郁林州水路至廉州(今合浦)。”此处所记虽系玉林城建成之后南宋时期使客经行情形,但事实上北宋初期或自唐代即已基本形成了这种交通形势和交通状况。

玉林城的前世今生——千州万州不如鬱林州

南流江与中原交通线

随着内地与海外贸易往来的增多,玉林城成为纵贯湘桂南北的水路交通干线南段的中转站和桂东南物资集散中心。集散物资尤以食盐和粮食为大宗。南流江、北流江联水陆路中转站地位孕育了玉林城,推动了它的兴起,也标志着宋代南部沿海经济的飞跃发展。

元代南流江的交通形势与地位和运输能力未发生变化。正因为各种货物在玉林城南桥港埠转运,所以在州城南门外形成了较大规模的墟市。

明朝建立后,随着桂东南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明太祖时期曾计划开凿一条运河,以沟通北流江与南流江,发展南北航运,并于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开工,后虽因工程浩大而中止。

玉林城的前世今生——千州万州不如鬱林州

玉林州城图

由于玉林商业日益繁荣,人口不断增加,为便于管理,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 年)重筑州城并开辟4 扇城门;明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 年)再次扩建州城,长达640 丈余(约2133 米),使新旧两城方圆达2.4 千米左右,城中除州署、州判署、学正署、守备署外,还设有税课局、厘金总局、盐商总埠等。

到明朝中期,因南流江上游水量不足与使用大型船只等原因,南流江上游通航起点从州城城南南桥下移到了福绵船埠,尽管航线缩短了20km余而陆路增加了20km余,但因当时玉林城道路系统的完善及其交通地位的稳定和州城行政经济地位的提高,并没有给玉林城的经济发展带来不良影响。当时州城商税征收的状况即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当然,这还与当时民间小型船只可继续航行到州城南运送物货行旅有关。《徐霞客游记》所载州城南门外南流江上“泊舟鳞次”即指出了这种情况。

玉林城的前世今生——千州万州不如鬱林州

旧南桥

清初郁林州承袭明代建制,但因长期战争影响,州城受到破坏,市井萧条。尽管如此,因明清时期玉林城至周围各县的大路已经通达,虽不若水路运输廉价,但堪称便捷。因此,并没有对玉林城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到乾隆年间,玉林城的居民已突破明代城墙的藩篱向城外关厢定居,街坊市肆已以较大规模向周围发展。其中以南门、东门及西门外居民增加最多,分别增设了两个坊。到清代中期玉林城市的吸引范围已超出了自身所属的五个州县,而达到了贵县、浔州府桂平县、平南县、苍梧、台浦、广州湾乃至更为广大的范围。众多的交通线、尤其是北流江、南流江及联系二江的陆路形成的联水陆运交通线使玉林城人烟稠密、市肆繁华、户口日繁,从而维系和发展了它在桂东南物资集散地和南北物资使客中转站的地位,并因商贸繁盛被誉为“岭南都会”。

玉林城的前世今生——千州万州不如鬱林州

玉林骑楼街

清道光十二年(公元1832 年),因应城市的发展,郁林州官王彦和发起募捐,大修玉林城,玉林富商茂林曾肇图积极响应。据说曾肇图雇请了百余辆单轮鸡公车运钱,第一辆鸡公车已到县城,最后一辆出发的鸡公车还在茂林鹅颈岭,由茂林鹅颈岭到县城,途为之塞。再次修建的玉林城虽不大,建筑却很坚固,城墙基础垫石条,整座城内外墙以城砖包皮砌固,再内填黄土夯实。城墙厚达3米多,高6.33米,城墙周长1714.95米,面积不足2平方公里,上面可作通道,农民可作晒谷场。城内遍布州府衙署、官商单位以及寺庙、庵、祠、亭、书院、书楼等。城开4 门,东门曰迎阳门,西门曰西城门(曾曰西镇门),南门曰南董门(曾曰武安门),北门曰拱辰门(曾曰永宁门),清末又增开一新西门(在现踏浪商店门前十字路口,出新西门就是原水浸社)。城门外街圩拥围,特别是东、南、西边,分别是尽显岭南都会繁华的东圩、南圩、西街,屋宇贸然,街巷连片,整座古城内外宛如莲花一朵,以州城为蕊,四向为瓣,灿然绽放。据说,玉林城是当年广西除桂林城外,建得最坚固的城池。因此,历史上少有能攻陷州城的记载。

玉林城的前世今生——千州万州不如鬱林州

玉林州城图

历经宋、元、明、清直至民国,玉林成为桂东南区域长期稳定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名副其实的岭南都会,“千州万州不如鬱林州”的民间谚语也由此传开。

令人痛惜的是,1939年,玉林城古城墙迎来了命运的转折。受日本侵略影响,当时国民党政府下令施行“拆城、减楼、毁路”等“焦土政策”,1939年7月玉林城墙被陆续拆除。从那以后,玉林其余的城墙也被一点点拆除,城墙砖几经风雨,几乎丢失殆尽。

玉林城的前世今生——千州万州不如鬱林州

玉林城市风光

新中国建立后很长一段时间,由于种种原因,玉林一度被边缘化,城市建设在全国甚至广西还是很落后,沿着城区主街道人民路往两旁走20米就到了农村。因此一度被外地人笑称为“农民城”。

玉林城的前世今生——千州万州不如鬱林州

玉林城市风光

如今,自强不息的玉林人“修机场、建高铁、造码头”,已经站在了新的发展起点上,迈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展望未来,玉林将形成航空、铁路、港口、公路互联互通的“通江达海”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这座曾经落后而边缘化的城市将会再度崛起,成为广西的后起之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