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案迷城》飛蛾撲火,是最後一次擁抱光明、接近希望

《罪案迷城》飛蛾撲火,是最後一次擁抱光明、接近希望

這是一個致鬱系推理故事,不但有燒腦反轉的情節,細膩真實的人物,更有難以置信的真相,不忍深思的因果……

“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那就是在看清生活真相後,依然熱愛它!”

經歷過最絕望的黑暗還相信希望和光明的人實在太少了,更多受害者開始屈服於黑暗,融入了黑暗,成為黑暗的一部分,讓黑暗加更濃重,比如劉建華、孫明、王辰貴、張霖、林依芸……

物理老師劉建華——理想之死

他出生在鄉下的普通家庭,堅信“知識改變命運”憑藉自己的努力成為了村子裡有史以來第一位大學生。懷揣“教書育人、桃李滿門”夢想的他以優異的成績從師範大學畢業,順利回到家鄉成為了一名實習老師,並信心滿滿的計劃著考取教師編制。不料卻因為教師大會上指出了校長講話內容中的錯誤屢受排擠,三次以教師編制考試筆試第一名成績名落孫山。逐年降低的薪水,校長虛偽的笑臉,看不到終點的實習生涯,相親時受到的蔑視,權勢擊碎了他的理想,打破了他的自信,這時他遇到了一個如同初戀女孩的學生,

他成了罪惡的起點。

婦科醫生孫明——信仰之死

他出生在縣城的普通家庭裡,一次和夥伴們闖進郎中家打砸燒後,看著曾幾次救他性命的郎中在眼前死去,他決心學醫考入醫學院作為救贖。抱著“丹心厚載、懸壺濟世”信仰的他初期事業愛情雙豐收,成為了一名婦科醫生,希望用自己的知識和雙手挽救更多生命補償年少無知犯下的過錯。全力搶救卻沒能留住孕婦的生命,他被憤怒的家屬打倒在地;全力搶救成功挽回了孕婦母子的生命,他被嫉妒的家屬打倒在地;明知力有不逮勸說老人離開診所去醫院就醫不成,他被無理的家屬打倒在地……一次次相似的場景、不同的選擇、相同的結局讓他開始懷疑自己的信仰,屈服於暴力,他成了罪惡的幫兇。

富二代王辰貴——愛情之死

他出生在衣食無憂的家庭裡,本以為能夠收穫“相濡以沫、平淡幸福”的愛情,不費吹灰之力活成大多數人羨慕的模樣,卻面臨外界難以想象的壓力,因為高起點必然迎來高要求高目標。順利接班父親的家族企業?和兄弟姐妹相親相愛合作共贏?與女朋友真心相愛白頭偕老?嚴厲父親對他經營管理能力的考驗,出色弟弟對他接手家族企業的威脅,恩愛女友對他殘酷無情徹底的背叛……這一切讓他不再相信親情愛情,收起生而為人的柔軟情感,從此只相信金錢,信奉“有錢能使鬼推磨”,冷漠無情的傷害了一個又一個女孩卻不知悔改,

他成了罪惡的催化劑。

落魄作家張霖——未來之死

他本是警校的天之驕子,卻因為一次“意外”放棄了警察之路,回到鄉下成為了一名作家。在湖邊偶遇的輕生女孩竟然是自己的忠實讀者,那一刻看著脆弱卻投契的女孩,他真的動心了。可惜他之前沒有機會阻止發生在女孩身上的罪惡,之後也沒能阻止女孩從受害者變為加害者,只能孤注一擲幫她復仇脫身。於是他利用朋友的信任和提前佈置好的線索一步步引導路彥踏入從“驗真”到“證偽”的思維誤區,在關鍵時刻一次次推波助瀾讓案件的調查方向和節奏走上他預設的道路。然而他沒能預料到女孩的感情變化,為了加速計劃實施只能押上自己的餘生換女孩可能擁有的美好未來,他成了罪惡的轉折點。

悲慘少女林依芸——希望之死

她出生在一個重男輕女的貧苦人家,姐姐們接連被送養,留在家裡的她看著母親改嫁,感受著父親的無視,奶奶的關心是她暗淡生活中唯一的光亮。她本想通過自己的努力考到風景如畫、天高雲闊的聖托里尼,卻輸給了同齡女孩的嫉妒心,物理老師的衝動,診所醫生的屈服和富二代的邪念。“正義從來得不到昭彰,只是一層一層裹上惡”,意外一個接一個地發生,罪惡一層又一層的堆砌,絕望一絲連一絲纏繞,將她困在了暗無天日的深淵中,再看不到一絲光明。

虞美人謝,罌粟花開,她從受害者變成了加害者,她成了罪惡的一部分……

整個故事以一種特有的節奏感拉住了我的思維,讓我跟隨路彥的推理不斷探尋隱藏在層層迷霧下的真相。每一次水落石出的假象都讓我悄悄鬆了一口氣,又因接下來的激烈反轉將心提到了嗓子眼,心情隨著故事的推進起起落落難以自拔。書中的每一個人物都有各自鮮為人知的心酸往事,都經歷過近乎絕望的黑暗,遺憾的是他們最終都選擇了熄滅心中的希望之火,染黑自己溶於黑暗。我想,我能理解女孩為何明知結局仍一意孤行飛蛾撲火般陪在路彥身邊,因為那是陰雲籠罩的小城裡唯一的光,善良、正直、孤勇、俠義,真的踐行了他的原則——為了正義,沒有原則。

“我們一路奮戰,不是為了讓正義徹底地消滅黑暗,而是為了不讓黑暗徹底消滅我們身上的正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