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後乾裂,小腿長“魚鱗”?真相不是皮膚缺水,這三個問題別忽視

腳是我們人體負重比較大的器官,當我們起身的那一刻起,我們全身的壓力幾乎都要靠在腳上運動,如比較常見的走路。所以,腳是我們機體密不可分的組織,保護它也是我們重要的責任。

很多人反映說,為什麼自己的腳後跟總是出現乾裂的情況呢?如果你有這種現象,很可能是在暗示你,跟以下這幾種病症有關,不可大意,看看你都符合嗎?

我們先來看下正常的情況下腳後跟乾裂的原因。在冬天,因為氣溫下降的多變,往往是溼度小風量大。這就容易造成一種皮膚乾燥的現象,即使是腳有襪子跟鞋子的保護。

腳後乾裂,小腿長“魚鱗”?真相不是皮膚缺水,這三個問題別忽視

但也會有因為一些原因,如鞋子不合適、或者是出汗較多等等情況下,腳後跟這個用得比較多的地方,便容易出現摩擦等現象,進而出現乾裂或者腳後跟乾燥的情況。

除了這種情況,以下這幾種原因就不要忽視了。

糜爛型腳氣

還有的人是因為腳氣,也可能出現腳後跟乾裂的情況,對於一些屬於糜爛型腳氣,是由真菌或者是黴菌引起的病症,它們喜歡呆在潮溼的地方,先是會讓腳部皮膚出現溼潤,之後容易脫屑,進而出現腳部皮膚瘙癢,甚至是乾裂等情況。

對於這種情況的人,還會引發腳臭,或者是傳染給其他人。如果你符合這個條件,及時去醫院檢查,避免給自己以及給家人帶來更大的傷害。

腳後乾裂,小腿長“魚鱗”?真相不是皮膚缺水,這三個問題別忽視

營養不良

在減肥的人群當中,在飲食不合理的情況下,就容易出現營養不良的病症。這個時候尤其是機體在缺乏可以護膚的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E的成分。

就容易讓皮膚的表層出現不良的現象。如果你是這種情況,要格外注意多種維生素的補充,維生素A是可以參與保護皮膚粘膜健康的成分,維生素C跟維生素E能夠促進皮膚中的膠原蛋白成分合成,避免皮膚老化的現象。

腳後乾裂,小腿長“魚鱗”?真相不是皮膚缺水,這三個問題別忽視

腳後跟乾裂、疼痛,也許是腎氣不足

有經驗的賣瓜人,挑選西瓜的時候,也許不拍不敲,只是眼睛一掃,就能從一堆瓜裡面,挑出一隻包熟包甜的瓜來。切開一看,果然,棒棒噠,甜甜噠。

這是因為,內裡熟甜的瓜,必然會有相應的表現,顯現在瓜皮外表上面。

腳後乾裂,小腿長“魚鱗”?真相不是皮膚缺水,這三個問題別忽視

《黃帝內經》也講過這個道理:“有諸形於內,必形於外。”意思是說:人的身體內有了毛病,一定會在身體表面顯現出來。

人體的腎經,在腳踝一帶行走的路線是:循內踝之後,別入跟中。腳後跟這個地方呢,就是腎經走過的路線,也是它負責管轄的區域。

如果這一帶出現了什麼腳後跟疼啊、癢啊,腳後跟開裂啊,都要考慮一下,是不是腎經的經氣不足了?

秋冬燥氣確實會影響身體潤澤的效果,所以,腳後跟的皮膚才會開裂。那麼為什麼嬌嫩的面部皮膚不開裂?而腳後跟先開裂了?這其實都反映了腎氣不足。

腎虛不是男人的專病,更是女性衰老多病的禍首。女人腎虛還表現在怕冷、脫髮、白髮、眼臉浮腫、更年期提前等。


三種標本兼治之法,打造你光滑美腳

塗抹護膚霜、凡士林這樣的辦法,只是對乾裂部分起到了一點保溼的作用,如果是遇到裂口很深,出血的情況又該怎麼辦?

艾灸補腎,截斷乾裂源頭

古書有云,自古扶陽,灼艾第一。扶陽便是強腎之本。四季之中,冬天是養腎最好的時候,腳跟歸腎管,艾灸提升了腎陽,腎血下行,腳後跟得到了滋養,乾裂就有所好轉。


補腎艾灸穴位:

1.腎俞穴

2.關元穴

3.氣海穴

腳後乾裂,小腿長“魚鱗”?真相不是皮膚缺水,這三個問題別忽視

4.太溪穴

太溪穴凹陷明顯,可能也是腎氣虛衰了,根據“陷下則灸之”的治療原則,可艾灸太溪穴來補養腎氣。


腳後乾裂,小腿長“魚鱗”?真相不是皮膚缺水,這三個問題別忽視

5.湧泉穴

腳後乾裂,小腿長“魚鱗”?真相不是皮膚缺水,這三個問題別忽視


小腿皮膚“長魚鱗”?

很多人小腿都會明顯起皮,尤其是秋冬季節,脫下褲子時“雪花”嘩啦啦掉一地,小腿整個看上去就像長了蛇皮、魚鱗一樣,整天頂著像枯樹皮一樣的皮膚,簡直就是一場噩夢。

這個現象的背後到底反應了什麼中醫道理呢?


腳後乾裂,小腿長“魚鱗”?真相不是皮膚缺水,這三個問題別忽視

秋冬小腿皮膚像魚鱗?多半肝經瘀血

秋冬時小腿皮膚幹到掉皮,如蛇皮魚鱗,再重一些會幹癢難忍,這個情況中醫稱之為“肌膚甲錯”。這是肝經瘀血一個非常重要的指徵,皮膚乾枯,像魚鱗一樣。一個膚如凝脂的女人,像楊貴妃那樣,是沒有瘀血的。

中醫認為“肝主筋”,而血管屬於“筋”的範疇。肌膚甲錯實際上也就是毛細血管長期濡養的不好。津液水平低,血不足,又有停滯、淤堵的情況(中醫認為寒代表了一種停滯的狀態),自然也濡養不好皮膚。如果你體內寒氣重,氣血虧虛嚴重,血液循環就越來越慢,使得肌膚的情況也越來越重。

以前老中醫都說清氣在上,濁氣在下,人體內瘀血、水溼都會表現在下面。

更重要是腿也更加真實。現在女性都熱衷化妝,本色遮掩掉了,但腿上是無法掩飾的。

你肝膽問題重嗎?

肝經瘀證的背後是肝膽問題,除了肌膚甲錯,還有黑眼圈、晚上1—3點入睡困難或者易醒、口苦、嘴唇顏色深,偏頭痛、脾氣急躁等問題。

肌膚甲錯,根源還是寒。

小腿肌膚甲錯其實還是腹部有寒,因為腹部6條陰經經過,最易留寒。而寒則凝,凝則瘀,重火力艾灸腹腔,活血化瘀,驅趕體內寒氣,增強元氣,氣血循環改善,小腿皮膚乾燥自然就好了。

艾灸穴位:腰腹、三陰交、足三里、血海、曲池、患處。重點艾灸腰腹部。


腳後乾裂,小腿長“魚鱗”?真相不是皮膚缺水,這三個問題別忽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