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相长,不会搞科研的教授不是好教授

文/蔡宁

教学相长,不会搞科研的教授不是好教授

搞科研,一定会影响教学?这个逻辑值得商榷。因为科研压力大,或者科研收益大,导致教师过分热衷于科研,而对教学极不负责,草草应付了事----这样的情况可能确实存在,但是肯定是个别现象,并不具有普遍性。起码我任教多年,身边同事未见因为科研影响教学的事例。不同的教师,对教学的态度和重视程度肯定会有差异,但是,划重点,我看不到教学态度跟科研投入度有什么因果关系!不搞科研的人,也未必教学就很认真。本科教学,是大学工作的重中之重,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既然主动选择了这个职业,骨子里反感教学的人基本上不存在。如果厌恶教学工作,觉得耽误了搞研发,那他早已选择去研究所或者企业工作了。

搞科研的人会非常吝惜时间,个人能花在教学活动上的时间是有限的。这是个不争的事实。可是,再次划重点,投入大量时间,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必要条件吗?同一个人,投入20个小时备一堂课,效果一定比投入10个小时备课更好吗?我看未必。多投入时间,确实可以把PPT做得更加美轮美奂。但是,美轮美奂的PPT却不一定就能让学生学到更多知识。教学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就足矣。过度投入,可能反而画蛇添足,本末倒置。教学的根本,永远在于知识、方法和思想的传承,而不是表面形式,表演艺术。板书如何布局更为考究,讲述时注意语气的抑扬顿挫,何时调动听众的情绪,何时停顿一下,何时再来个小高潮…如果成天琢磨这些,追求这些,那就不是学者,而异化为演员或者演说家。古人云:“神奇卓异非至人,至人只是常”。人们都听过名师讲座。真正的名师,往往只是朴实无华,娓娓道来,如话家常而已。

在非重点一般高校,往往生源一般,学风不理想,学生厌学现象普遍。教师可能需要多耗费一些精力去监管、督促学生学习。曾有同事告诉我,就得像保姆一样成天盯着学生,多留作业,检查晚自习,这样子学习效果就会不一样。我总结一下,这叫“哄着学”,“逼着学”。可是,问题在于,通过这种方式,就算填鸭式地勉强灌进去了一点知识,对学生的人格、性灵、综合素养,未来的发展又能有多大实际意义呢?学生已经成年,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独立的人格。多花精力去“哄着学”、“逼着学”,不应该是高校教师的本分。对于完全不想学习的学生,作为教师也是无法改造的。

教学相长,是颠扑不破的真理,这对每一个教师都适用。我读博时,对导师很是钦佩,因为他随手就能写出很复杂的公式及其推导过程。其实这些公式原本无需记忆,查工具书即可。后来我自己成了一名教师才知道,这原来是唯有一线教学人员才具有的绝活!而如果不搞教学,读书往往流于表面,浅尝辄止,不会如此烂熟于心。

俗话说:“读书千遍,其义自见”。科研工作本没有什么神秘之处。科研,其实质就是教师的读书学习,是一种探索性的学习。一方面,深入钻研基础理论;另一方面,不断地查文献、阅读文献,了解学科的前沿进展。在课堂上给学生讲授了一个定理以后,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不免思考,这个定理是否可以扩展?当条件发生变化以后,结果将会怎样?这就开始了对一个新问题的思考探究。一个对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前沿进展烂熟于胸的人,发现并且解决新问题,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最后完成理论推导或者实验验证,写成论文,这就是所谓的科研。对于成熟的学者来说,是一个再自然不过的过程。而那些完全不搞科研的人,绝不是没时间,只是既没有深入掌握某学科的基础理论,也不够了解前沿进展而已。

师为生范,老师勤于学习探索,学生自然也会以老师为榜样,树立起良好的学风。教师勤于学术,学生认真读书,大家都努力向学。这样一所大学,学术氛围差不了。

真正的高等教育教学名家,必须要对知识有所创见,不能只是知识的传声筒。大学的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都是教师自己拟定的,并无统一标准。所以,总结、凝练、升华知识体系,是教师的本分责任。只有自身站到一定的学术高度,才能真正清楚知识的重点、难点以及学习方法。我们可以回顾一下那些毕生致力于教学的“教学型”老一辈名师。他们无不是学者专家。鲁迅,其名著《中国小说史略》,本是他自己写的讲义。可就这么一本讲义,却是奠定整个学科体系的开山之作,近百年来无人能够颠覆。其他一些耳熟能详的经典权威教材作者,如《高等数学》的作者樊映川,《电路原理》的作者邱关源,《电机学》的作者钟士模,《大学物理》的作者张三慧,《复变函数》的作者陆庆乐……他们写的教材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学子。这些教学型教授,他们搞起科研,指导起博士生、硕士生,绝对不会含糊。这,才是真正的教授。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蔡宁科学网博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