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建築群見證“胡總管”家業 古井至今清澈見底

百年建築群見證“胡總管”家業 古井至今清澈見底

庭院深深

百年建築群見證“胡總管”家業 古井至今清澈見底

古井

在石將軍巷和崇德巷,有一處看似普通的青磚黛瓦古建築群,然而當你走進去,就會被這裡的歷史底蘊所震驚。這座古建築就是揚州胡氏鹽商住宅。

百年建築群

見證“清末鹽商”龐大家業

“這一片都是胡氏老宅,確實家大業大。”在導遊的帶領下,幾名專程從南京趕來的遊客,行走在石將軍巷和崇德巷,花了半天時間,才將“清末鹽商”胡耀堂的老宅參觀了一遍。其間,遊客們一邊拍照一邊感嘆,“胡氏老宅不僅大,還蘊藏著深厚的文化瑰寶。”

這名導遊名叫史美鶴,今年65歲了。隨著旅遊旺季的到來,石將軍巷原住民史美鶴當起義務導遊,專門帶領慕名前往的遊客走進“胡氏老宅”,講述老宅背後的故事。

“我從小在這裡長大,就住在‘胡氏老宅’裡。”史美鶴告訴記者,清末年間,胡家在石將軍巷和崇德巷購置了30多間房產,石將軍巷10多間、崇德巷20多間,如今的門牌號分別是:石將軍巷七號、九號、十一號、十三號和十五號,崇德巷三十八號、四十號、四十之一號和四十之二號。

青石古井

清澈見底,至今仍在使用

走進石將軍巷七號,這裡是胡家曾經居住過的主宅。推門見景,隨處可見保存完好的“老物件”,牆角堆成小山的青磚、地面花瓶圖案的磚石、臥室4米高的天花板,每一樣都留下了深深的歷史痕跡。

“以前這裡是一片竹林,有我兒時的記憶。”在史美鶴的帶領下,記者來到了老宅南側的一個後花園,裡面的樹木枝繁葉茂、鮮花奼紫嫣紅。史美鶴說,當他還是孩童時,這裡是他玩耍的地方,爬樹看露天電影成了當時最享受的一件事。

穿過一條狹窄的過道,一口百年古井映入眼簾,青石構造、圓形井口,粗糙井身,讓人一下回到了百年前的“市井生活”。“從安全考慮,加裝了鋁合金井蓋。”史美鶴告訴記者,上世紀60年代,沒有冰箱,一大家人總是把買來的冰棒放到吊桶裡,利用井水的蒸汽。讓冰棍保持不化。

值得一提的是,這口百年古井至今清澈見底,居民仍在使用。揚州文史愛好者謝文逸介紹,目前揚州仍在使用的百年古井約有300口,位於“胡氏老宅”的這口古井就在其中。

“胡總管”

是鹽業的一個縮影

走進“胡氏老宅”,不得不提宅主胡耀堂的故事。史美鶴說,清末年間,胡父與二子居住在石將軍巷七號,大兒子英年早逝,二兒子胡耀堂在父親去世後,繼承父業,負責整個家族的經濟活動,成為家中唯一經濟來源。

抗日戰爭時期,胡耀堂舉家逃難至四川,揚州僅留下大嫂負責看守崇德巷、石將軍巷房產。由於戰爭時期房租收入低,無法支出房屋修理等日常開支,胡耀堂每年定期向大嫂匯錢。

“胡耀堂有在揚州大鹽商家做總管家的經歷。”史美鶴說,胡耀堂全家在四川省自貢市落腳,擔任大昌茂年號自流井分號經理一職,直到1949年才重回揚州石將軍巷居住,於1972年在石將軍巷七號去世。

記者瞭解到,明清時期,全國各地鹽場經營範圍處在動態變化,各地鹽場和鹽官多有交流。可以說,揚州兩淮鹽業與全國其他地方鹽業的互動從未停止過。記者 陳晨 攝影 王乃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