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警察夫婦被央視點贊 從水墨丹青裡看他倆的抗“毒”記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4月18日6時訊(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闕影 趙紫東/文 受訪者/圖 董進/主持)今年的春節,因為新冠疫情,這個雙警家庭過得很不一樣。巴南分局禁毒支隊民警張偉和沙坪壩區渝涪路派出所民警付曉是一對雙警夫婦,在疫情防控期間,夫婦二人同心戰“疫”,妻子走街串巷,入戶排查;丈夫駐守隔離點,維護現場秩序……夫妻倆並肩作戰的日子,被他們的父親一名退休警察,用畫筆記錄下了下來。近日,他們的故事,登上了中央電視臺。讓我們從一幅一幅水墨丹青中,去看這對雙警夫妻的抗“毒”故事。

百姓故事|重慶警察夫婦被央視點贊 從水墨丹青裡看他倆的抗“毒”記

畫作《爸爸的故事》受訪者供圖

畫分別

“爸爸,等你回來我要送你一束鮮花。”

一個可愛的小男孩抱著一大束鮮花,獻給穿著警服的爸爸。這幅名為《爸爸的故事》的作品,畫的正是張偉和付曉一家在除夕夜發生的故事。

張偉是巴南區公安分局禁毒支隊民警,付曉是沙坪壩區公安分局渝碚路派出所社區民警,夫妻倆同齡,都是35歲,今年已是步入婚姻殿堂的第十個年頭。

作為雙警家庭,工作性質決定了他們註定都是“工作狂”。平時由於無暇照顧孩子,他們便把6歲的兒子放在江津由老人照顧。

今年年初,小兩口忙著工作有近一個月沒有見著兒子。為了彌補孩子,特意將春節的休息時間協調到一起,計劃帶兒子去雲南旅遊。夫妻倆早早買好了機票,訂好了酒店,準備享受這難得的家庭時光。

除夕當天,重慶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得知消息後,付曉意識到事態嚴重,在全體公安幹警停休的命令還在“路上”的時候,她就給丈夫打電話,商量退掉出遊的機票和酒店。

在打這通電話之前,付曉有點忐忑。因為一家人已經很久團聚在一起了,全家人都對這次旅行充滿了期待,想到兒子或許失落的臉,付曉忍不住抓心地疼。

電話剛接通,付曉的話還沒說出口,張偉就搶先說:“老婆,估計去不成了,你看到新聞沒有。”原來,張偉也關注到了重慶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的新聞,他的第一反應也一樣,準備商量退掉酒店和機票。

兩口子知道,看到全市進入到應急狀態這對於公安幹警意味著什麼,要承擔比平時更為繁重的執勤任務,守衛群眾平安,加更多的班。

他們六歲的兒子,最不喜歡的就是父母加班。常年由外公外婆帶著長大,好不容易春節能和父母一起生活一段時間,這下親子相聚的時光泡湯了。

除夕當晚,兩口子下班回到了家中,兒子正在外公外婆的陪伴下,高興地收拾著出遊的行李。“滔滔,爸爸媽媽臨時接到工作安排,春節不能帶你出去玩了,以後一定補上。”付曉抱起兒子,艱難地開口。兒子似乎已經習慣了他們的突然“爽約”,乖乖地點頭同意了。

張偉連夜開車將兒子和外公外婆送回江津家中。安排妥當準備離開時,兒子不捨地抱住張偉說:“爸爸,等你回來我要送你一束鮮花。”

轉身那一刻,張偉幾乎“淚崩”。

百姓故事|重慶警察夫婦被央視點贊 從水墨丹青裡看他倆的抗“毒”記

畫作《防線》受訪者供圖

畫忙碌

“事無鉅細,抗疫一線的事都是大事”

這幅名為《防線》的畫中,女民警和醫護人員一起,在挨家挨戶上門排查外來人員。畫中女民警就是付曉,這一幕也是抗疫以來,她每天的工作寫照。

作為沙坪壩區公安分局渝碚路派出所的一名社區民警,付曉負責的站東路社區周邊有大型商業廣場、大型居住小區、火車站,常住人口12000人左右,大大小小的商鋪2000餘家。疫情期間,每天她都要帶領社區幹部、物業保安、醫務人員等走街串戶,先後排查18000餘人,發放宣傳資料5000餘份。

在第一輪全面排查中,付曉和社區工作人員發現有3名留學生滯留在酒店。他們本打算利用春節假期外出遊玩,卻沒想到因疫情發生無法回校,只能留住轄區酒店。

付曉和社區工作人員立即為三名留學生送上了一份裝有口罩、溫度計等物品的戰“疫”禮包,並再三叮囑,如果身體有異常,或者生活需要幫助,請及時與社區聯繫。

2月17日,付曉單位轄區內的十幾家金銀珠寶店接到復工消息後,不約而同的都提交了復工申請。為了方便企業及時瞭解掌握政策,付曉把商家一起拉到一個微信群裡,將復工需要準備的材料及各種注意事項在群內進行告知,並就企業負責人的疑問進行解惑,提高辦事效率的同時,也避免了復工企業申請復工時的人員聚集。

隨後付曉又將這一辦法推廣,根據復工企業類型、要求的不同,分別建立了“警企工作群”,在網上直接為企業進行答疑解惑,省去中間環節,減少企業往返跑路。

“我們復工有什麼不清楚的,現在一看微信群就曉得了,大家一起討論還可以對防疫工作進行查漏補缺,有不懂的地方民警也可以直接進行指導,太方便了。”渝碚路街道某金店的管理人員為付曉點贊。

走街串戶排查、發放宣傳資料、為商戶復工復產解疑答惑……付曉做的事看起來都是繁瑣的小事,但她卻說:“抗疫一線的事都是大事,容不得一點疏忽。”

百姓故事|重慶警察夫婦被央視點贊 從水墨丹青裡看他倆的抗“毒”記

畫作《使命》受訪者供圖

畫職責

“衝鋒一線,抗‘毒’終會勝利”

特警裝甲車前,民警胸戴黨徽,敬禮領受使命,這畫中的民警就是張偉。在此次抗疫之中,張偉被安排負責巴南區委黨校隔離點的安全守衛工作。雖然不像醫護一樣要和病毒直接打交道,但也存在一定的感染風險。知道工作危險性後,張偉沒有退縮。

安全勤務工作付出的體力很大,民警也和醫護人員一樣,要穿上密不透風的隔離服開展工作,讓人整天都處在悶熱的環境之中,24小時一班下來,“常常衣服都是汗溼的,水都要喝幾大瓶。”張偉說。

14年警齡,4年特警、1年派出所民警、9年緝毒警。和付曉的工作不同,張偉的工作充滿了驚心動魄。“總是衝鋒在一線,總是幹最危險的活。”這是同事對張偉的評價。

百姓故事|重慶警察夫婦被央視點贊 從水墨丹青裡看他倆的抗“毒”記

疫情防控期間,張偉在轄區巡邏檢查。受訪者供圖

2008年5月13日,5·12大地震發生的第二天,當時還在特警總隊的張偉奉命進入映秀抗震救災。在抗震救災一線,面對慘不忍睹的災區現場,張偉和同事們冒著不斷的餘震,用簡單的工具,親手“刨”出兩位倖存者。

而作為一名緝毒警,張偉打交道的都是窮兇極惡的毒販。“我記得很清楚,那件事發生在2013年,那時我兒子還有一個月就出生了。”在一次收網行動中,一個販毒集團頭目被張偉和同事們團團圍住,眼看就要被抓捕,窮途末路的毒販喪失理智,突然加大油門駕車向張偉衝過去。

看著汽車直衝衝地開向自己,張偉並沒有多想,條件反射般的把身體朝另一側躲避,並順勢在地上滾了兩圈。躺在地上他聽到汽車碰撞的聲音。“險!那次是真的險!”張偉說,好在反應及時,只是受了皮外傷,否則後果不堪設想。最後,這個逃脫的毒販還是被抓獲歸案,共計繳獲毒品四公斤。

“我自己也是一名警察,每次他出差我都會給他說一句’平安回來’。”作為警察,付曉深知工作的職責和危險,這一句話簡單的四個字,卻包含著兩人多年來深厚的感情。對於張偉來說,不管是在緝毒一線還是抗疫一線,這二者都沒有什麼區別,“都是抗毒,並且終會迎來最後的勝利。”

百姓故事|重慶警察夫婦被央視點贊 從水墨丹青裡看他倆的抗“毒”記

付曉到轄區走訪排查。受訪者供圖

畫初心

“一天是警察一輩子都是警察”

付曉和丈夫共同抗“疫”的點點滴滴,都被付曉的父親付能海用畫筆記錄了下來。付能海說,雖然他不能像年輕時那樣上前線了,但是作為一名曾經的警察,他想,除了幫女兒照顧孩子,還應該做些更有意義的事情。同時,他還用畫作記錄下了一些動人的戰疫瞬間,以這樣方式和女兒、女婿一起抗“疫”。

看著微信上父親發來的畫,付曉難掩激動,留下了熱淚。特別是父親比照自己入戶時照片所畫的畫,不僅僅是對她的鼓勵和肯定,更是對千千萬萬奮戰在抗疫一線醫務人員和警察的致敬。

付曉說,自己從小就立志從警,正是受了父親的影響。她記得父親常說的一句話就是:“一天是警察一輩子都是警察,就得對得起穿過的警服。”高中畢業後,她毫不猶豫選擇報考警校,2005年“圓夢”成為了一名警察,在特警隊待了9年後,她來到了現在的崗位。

作為雙警家庭,付曉直言最方便的就是工作上的事情,不用和對方解釋太多,雙方都能互相理解。在這樣的警察家庭裡,付曉感到非常自豪:“作為警察,我們有責任守護群眾安全,我們退縮了,群眾的安全誰來守護。”希望如張偉所言,“抗毒,我們終究會迎來最後的勝利!”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hualongbaoliao,報料QQ:340158242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