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纠和岳父祭仲的故事

据《仪礼·丧服·子夏传》中记载:“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故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

众所周知,在古代的时候,女性的地位是相当的低下的,她们不仅一生下来就遭受到了不平等的对待,而且,还要无条件的遵守三从四德。

雍纠和岳父祭仲的故事

而所谓的的“三从”,便是指妇女未嫁前从父,出嫁后从夫,而夫死则从子;所谓“四德”则是指妇德、妇言、妇容以及妇功。由此也可以看出古代时妇女受到的待遇是多么不公道了。

而从“三从”我们可以看出的是,古代的女子的一生中,会遭受三个男人的支配,也就是自己的父亲、丈夫以及儿子。而受到这个传统思想的影响,由此也就引发了一个问题,当问及是爸爸亲还是老公亲这个问题的时候,那么得到的答案。往往就是因人而异的。

而曾经有一个女儿就问她的母亲:爸爸和老公谁亲?而她的母亲回答了12个字,竟成了千古名言!

父亲与丈夫之间做选择,堪称千古难题

在中国,历来就有“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的说法,因为对于女人来说,嫁出去就要跟别人的姓氏,这在现代来说还比较好一些,在古代的时候,这种想法是非常的普遍的。对嫁出去的女子来说,丈夫会越来越亲近,而父亲则是反过来会越来越疏远,所以说是“泼出去的水”,也确实挺形象的。

但是,父亲毕竟是血亲,并且是含辛茹苦将自己养大成人的人,因此,父亲也是非常的重要的。所以,当丈夫与父亲之间需要做出选择,特别是关乎性命的选择的时候,可谓是千古难题。

雍纠和岳父祭仲的故事

而在一个名叫祭仲的人身上,就曾发生过一个故事,这个故事与一个成语“人尽可夫”有关,这个成语在出现之后,便被误解了长达两千年。那么,这个成语原本的意思是什么,又发生了什么故事呢?

祭仲权柄过大,招致大王的猜疑

祭仲原本是郑庄公的手下,是当时郑国政局中举足轻重的一号人物。在郑国的面对诸多磨难的年代,他是国家坚实的顶梁之柱。当时齐桓公的大臣们也因为祭仲的存在,而不敢贸然干涉郑国的内政。从总体上讲来,祭仲以自己的足智多谋,使得郑国逐步变得兴旺,也因此后世称他为春秋第一权臣!

郑庄公在时,祭仲作为一名重要谋臣。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在郑庄公去世之后,祭仲在郑国中也依然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郑庄公可谓是英明一世,但是,他在临死前却没有做到尽善尽美。他没有将继位的问题处理好,导致之后的郑国因为继位的问题而动荡了长达数十年的时间,可以说是把这个烂摊子丢给了祭仲处理。

在郑庄公去世之后,当时的祭仲选中了公子忽作为是拥护的对象。有了祭仲这样地位的权臣的拥护,公子忽很快的便上位了。然而,事情并没有就这样了结束。

雍纠和岳父祭仲的故事

当时,还有另一个公子名叫突,由于公子突的母亲是宋国人,因此公子突也就得到了宋国的支持,而当宋国得知祭仲要拥护公子忽为大王的时候,他们便从中干涉,想让公子突当大王。而公子忽知道自己若是同公子突以及宋国作对的话,那么很大可能是性命不保的,因此他便灰溜溜的退出了争夺,因此,公子突便成功继位,是为郑厉公。而祭仲作为臣子,也就只好继续为郑国效力了。

虽然说郑厉公靠着宋国的支持下当上了大王,但是祭仲手中的权力依然是非常大的,甚至盖过了他这个大王。而作为一个有野心的人,他认为即便祭仲有能力也不应该骑在他的头上,为此,他决心除掉祭仲。

在公元前697年时,郑厉公安排了一个忠于自己的臣子,计划让他设计暗杀祭仲,他给出的条件是让暗杀者顶替祭仲的位置,对方一听便立刻答应了。而一个人也不是别人,他正是祭仲的女婿雍纠!没想到他竟然为了权力,不惜杀害自己的岳父。

在与郑厉公谈好之后,雍纠便匆匆回家制定计划,他约自己的岳父祭仲到郊外去,而祭仲对于自己的女婿自然是没有多心,因此便答应了,雍纠以为大计将成,于是非常高兴,不料他的计划却别自己的妻子,也就是祭仲的女儿雍姬发现了。

雍纠和岳父祭仲的故事

母亲一句话成千古名言,一成语至今被误解

发现了丈夫的计划后,雍姬十分的惊恐,她若是不揭穿丈夫的计划,那么父亲必死无疑,而若是揭穿了,以她父亲的性格,那么丈夫难逃一死,父亲与丈夫之间只能活一人,让雍姬不知如何是好。情急之下,雍姬找到了自己的母亲,向她请教此事应该如何解决。

雍姬到了母亲的跟前了,她并没有将事情全盘托出,而且从侧面问:父亲与丈夫谁亲?对此,她母亲只回了12个字:“人尽夫也,父一而已。”

她母亲的意思就是,每个男人都可能成为你的丈夫,但是父亲却是只有一个人。

听到母亲的话之后,雍姬便把自己听到的一切都告诉了父亲祭仲,而祭仲事先有准备,雍纠又怎么可能是他的对手呢?于是,最终雍纠计划失败,性命不保,祭仲为了杀鸡儆猴,还将雍纠的尸骨摆在路上示众。

另一边的郑厉公听到了风声,知道自己的计划失败,为了不被祭仲追究于是他选择逃跑了。临走前他还让下人去将雍纠的尸首带回来,指着他的尸体骂到,做大事还要跟女人商量,真的是活该有如此下场。

雍纠和岳父祭仲的故事

而经过这个故事之后,从此“人尽可夫”一词也就流传了下来,但是它的本意却跟当初相差甚远。

“人尽可夫”这个词,本意是指女人的丈夫可能有很多的人选,但父亲只有一个,以此来表示血浓于水的道理。

而如今,人们对这个词语理解却完全发生了改变,现在这个词语现多用在生活不检点的女子身上,变成了专指女性不守妇道的词语。不过,这不影响雍姬母亲所说的12个字成为千古至理!

小结

像文章提到的故事中的丈夫雍纠,由于他有错在先,明知道祭仲是自己的岳父,却仍愿意接下这个刺杀的工作,因此最终被自己的妻子揭穿也是理所当然的。

雍纠和岳父祭仲的故事

但是,在如今的社会来说,父亲与丈夫,对于一个女子来说,都是无比重要的亲人,而妥善的处理好家庭中的感情,做到“鱼与熊掌”兼得,才是正确的做法。

参考资料:《仪礼·丧服·子夏传》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