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害者心理”,我们吃过它的亏吗

偶然接触到“受害者心理”一词,于是我带着好奇上网去搜索了它的定义,受害者心理是指把自己摆在受害者地位的心态。了解到大致,我惊讶的发现生活中很多现象都源自于此。


就以我自己孩童时的行为为例。当我受到父母责备时,我便下意识的为自己反驳,而委屈感会又让我选择赌气,而错过了享受美味的机会。这只是一个很小的例子,而生活中还有很多更为典型的事例。例如一个罪犯在警察面前痛诉自己被伤害而内心受伤、无法自制行为的经历。又好比去年闹得沸沸扬扬的西安奔驰店女博士怒怼女经理的谈判录音中女经理的措辞。


很多时候,在大脑判定疑似伤害时,出于对自我的保护,受害者心理会涌上来占据我们的思维。于是处事措施便会不自觉地倾向于自己,无意间就偏袒了自己,有时或许还可能以伤害到他人为代价。


有人说,我出生不幸,原生家庭带来的伤害太过深刻,也太过沉重。于是一边埋怨着父母,一边又自暴自弃,成为自己都看不起的人。有人在灯红酒绿中游走,戏弄了谁的心啊,又在哪一个夜晚诉说着以前深情错付。有人似乎感觉在婚姻里受到忽视,或是不公的待遇,心里不快却仍不语,强迫自己去承受。最后冰冻三尺,到头来哭哑了嗓子也诉说不完心中的苦楚。又有人……


“受害者心理”,我们吃过它的亏吗


受害者心理逐渐蒙蔽了我们的理智,更多的是用感性去思考,带着我们一步一步的走向情绪的谷底。更可怕的是,我们还未见清醒,而是任其肆意发展。任其拽紧了我们的心脏,由隐隐做痛最后到难以承受的失望、绝望。


可是这就结束了吗?若非有外界的影响,一个人极少有可能因为自己而产生这种情绪。而只有受到外界的冲击——或是我们渴望的东西,或是那个想要的人,亦或是害怕发生的事情。受害者心理才会突如其来又不动声色地渗入,最后伤害的或许不只是我们,还有被我们拉入这样一个怪圈的其他人。


其实,何必如此呢?这么的折磨自己。


原生家庭的伤害的确难以磨灭,但只有当我们停止抱怨、下定决心远离这样一种伤害时,才能更好的找寻我们自己。

成长为想要的模样。就好比明王朝时期的朱佑樘,幼时深受宫闱斗争的迫害导致其童年苦不堪言,但他并未因此而仇怨。登基后也并未因为身份的尊贵而沉迷,而是自觉的脱离自己深恶痛绝的事情,只娶一妻不贪美色、勤恳于朝政,最终造就“弘治中兴”的盛况。


而受过伤的人呢,就别把伤害再施加到到别人身上了,毕竟愿意去爱你的人想给予你的是爱。网络上有一句话说的极是:有些人是渣不起来的,因为他骨子里的教养和责任感不允许。所以,也别把自己受到的伤害作为伤害他人的理由。


两个人在一起有时候你感受到的忽视、受到的委屈,或许只是对方不经意间无意的行为,也并非双方意愿。不要轻易就否定一个人的爱,也别让自己陷入到自哀自怜的漩涡中出不来。婚姻中两个人好好的交流,各自反省,一起解决问题,不是更好吗?即便是感受不到对方的爱了,也要好好照顾自己,而不是似乎无可奈何、寄希望于伤害自己来赌气。


“受害者心理”,我们吃过它的亏吗


小时候赌气次数多了,也便发现赌气致使内心不舒服的是自己,到头来没吃到美味的也是自己。


同样的,怀揣着受害者心理的我们到最后会发现,其实,这样的心态除了让我们情绪失落而无法摆脱、如此循环往复以外,再无其他意义。到不如就此改变来得痛快!


当我们感受到“受害者心理”的入侵时,最好的方式是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暂时抛开所有社交,安静地独处在个人空间,把想对别人说的话对自己说一遍,或是写下来。再以旁观者的角度去分析话里的逻辑性与情绪化的比重,从而更直观的看穿自己的想法,而非单纯的让头脑自己“表演”。


在私人空间里,我们更少的受到外界的干扰,也更有勇气直面自己内心——无论是为了保护自己的无意之举,还是下意识对责任的逃避。我们也都更有勇气去面对,从而更好的帮助自己从受害者心理的泥潭中拔出。


想到很多年以前,因为自己的受害者心理,而至此与人生中很重要的一个朋友分道扬镳、再无缘分,我就心生内疚。我很想告诉大家的是,别被这样的心绪左右了我们自己。伤害自己很痛苦,伤害我们在乎的人更痛苦。不要到头来,让道歉显得太过浅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