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新平:“1+1”撬動村集體經濟增收全覆蓋

近期來,雲南省玉溪市新平縣高站位謀劃推進,多渠道集聚要素,按“1+1”模式,以“項目聯合、組織聯動、村企聯手、整體聯贏”推進全縣90個集體經濟薄弱村增收全覆蓋。

項目“1+1”,增設振興“動力閥”

新平縣立足實際,認真分析資源產業優勢,轉變以往農村集體經濟“零敲碎打”的發展思路,在實地調研、核查反饋、研究評估的基礎上,將項目向貧困村、集體經濟薄弱村傾斜。

打包整合省市45個扶持壯大村級集體經濟項目,集中實施水塘柑橘選果廠、漠沙15000頭父母代種豬場2個可行性強、輻射帶動能力好的村集體經濟發展項目,整合5000萬元實施“百群千座”烤房項目,實現10萬元以下的村集體經濟增收全覆蓋。

督導“1+1”,搭建增收“加壓泵”

新平縣建立縣級領導和鄉鎮(街道)領導班子成員掛鉤聯繫制度,採取縣級領導包鄉,鄉級領導包村的工作措施,落實包保責任、解決問題、推動工作。縣直各鉤掛聯繫單位經常深入聯繫村(社區)調研,充分利用本單位資源和優勢,在各自權限範圍內保障各項優惠政策的實施,幫助解決工作中出現的困難和問題,有力促進了項目落地見效。

同時,各鄉鎮(街道)緊扣項目主體、股權設置、利益分配、滾動發展、風險防範等環節,建立發展村級集體經濟項目依法規範運作的長效機制,健全完善村級集體“三資”管理機制,規範村級財務管理,強化民主監督,加強村級幹部風險預警防控工作,定期對合作開展村集體經濟發展項目的專業合作社或企業的生產經營和資金運行情況進行監管和審計,確保權力運行安全、資金使用安全、項目建設安全。

經營“1+1”,鋪就發展“高速路”

新平縣著力破解集體經濟項目經營模式單一造成的抵抗市場風險能力弱、對接市場難度大、收益效益低等問題,在各鄉鎮(街道)因地制宜實行村企結對“造血”,打造有一定規模的現代化產業基地,促進村級經營主體和現代農業企業的有機銜接,實現農業生產規模化、土地價值最大化。

其中,漠沙15000頭父母代種豬場項目,由縣人民政府依法授權縣屬國有企業新平益禾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市場化運作,確保工作的有序推進和資金安全及效益的發揮。

增收“1+1”,奏響振興“轟鳴曲”

新平縣在壯大村集體經濟工作中,集體收益與農戶收益並重,將農戶與企業、市場緊密聯繫起來。加大與貧困戶的利益聯結,健全同等條件下貧困戶優先用工機制,同步規劃項目與集體、貧困戶、群眾的“1+N”利益聯結機制,促進了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的有機銜接,實現收益共享的多贏局面。

平甸鄉磨皮村引進“褚橙”“秋香晚芒”發展精品農業,建立“褚橙”磨皮基地4700餘畝,特晚熟芒果種植基地1100畝,實現土地流轉5800餘畝,有效帶動周邊群眾增收致富,2019年,全村實現經濟總收入2678.15萬元,比2013年增970萬元增176.1%;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0896元,比2013年增5867元增85.7%,實現“省級貧困村”向“產業強村”的轉變。

雲南網記者 李亞芬 通訊員 李鈺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