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貨幣5月到賬,使用前你還要知道這些知識

數字貨幣將會對我們的日常生活產生怎樣的影響?

實習記者 代小佩

來源:科技日報

近期,我國法定數字貨幣研發的進展引起了社會普遍關注。據報道,數字人民幣將先行在深圳、蘇州、雄安新區、成都及未來的冬奧場景進行內部封閉試點測試。蘇州市相城區各區級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工資通過工農中建四大國有銀行代發的工作人員,將在4月底前完成央行數字貨幣(DC/EP)數字錢包的安裝工作。5月開始,工資中交通補貼的50%將以數字貨幣的形式發放。

從比特幣誕生開始,不少人就心存疑慮:數字貨幣將會對我們的日常生活產生怎樣的影響?為此,科技日報記者採訪了新網銀行首席研究員、中關村互聯網金融研究院首席研究員董希淼,以及金融科技諮詢公司PANONY聯合創始人畢彤彤,就數字貨幣引發的一系列熱點問題進行解答。

1. 央行數字貨幣的應用將會給日常生活帶來哪些影響?

董希淼:人民幣(紙幣和硬幣)是法定貨幣,根據法律法規,任何機構和個人都不能拒絕人民幣使用。同樣,央行數字貨幣是法定貨幣,是數字化的人民幣,商戶同樣不能拒絕它的使用,否則就是違法的。將來,隨著央行數字貨幣落地應用,用戶的支付選擇將更加豐富,也更加方便快捷。作為整個金融活動的基礎,更加方便快捷的支付方式有利於降低交易成本,提高金融運行效率。此外,數字貨幣系統有助於追溯交易動態和資金流向,有利於防範洗錢等違法交易行為。

畢彤彤:數字貨幣的落地不會一蹴而就,會有一個普及的過程。但可以肯定的是,央行數字貨幣的發行及落地,將會更進一步推動中國“無現金社會”的發展進程。對民眾來說,日常生活中使用“電子現金”的場景會進一步增多。而偏遠地區的百姓將會更加深刻地體會到央行數字貨幣的好處,比如政府或者機構向個人發放現金補助,過去可能存在一些人沒有銀行賬戶的情況,有了央行數字貨幣後,只要每個人下載並註冊一個央行數字貨幣錢包,就可以直接收到以數字貨幣形式發放的補貼,能夠有效避免專項資金被違規挪用的現象。

2. 紙質貨幣會被完全取代嗎?

董希淼:數字貨幣不可能完全取代現金。至少從目前來看,還存在一些技術上的限制。另外,由於用戶習慣不同,不是所有人都習慣這種支付方式。比如一些年紀大的人可能就不接受數字貨幣。

畢彤彤:央行數字貨幣在一定時期內不會完全取代紙質貨幣,它會作為老百姓日常消費時支付手段的一種補充。邁向“無現金社會”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可能需要幾十年或上百年才能真正實現。

3. 央行數字貨幣與支付寶、微信等非銀行支付有哪些異同?

董希淼:央行數字貨幣是法定貨幣,而微信支付和支付寶只是一種支付方式,它們的效力不同。具體來說,機構或個人不接受支付寶或微信付款,在法律上沒有問題。但拒絕用戶使用現金或數字貨幣付款就是違法的。另外,法定貨幣的背後是國家信用,銀行卡支付的背後是商業銀行信用,支付寶和微信支付背後則是互聯網企業信用,這三者屬於不同的層次。相比非銀行支付方式,央行數字貨幣安全性更高、使用範圍更廣,而且不用綁定銀行賬戶。

畢彤彤:從民眾的角度,在體驗上,央行數字貨幣和第三方支付的使用方式是相似的,都需要移動終端設備。但老百姓個人在支付寶和微信上的資產其實是一個記賬,並且這兩個支付工具都是基於商業銀行結算。第三方支付工具如支付寶和微信之間無法進行轉賬,而央行數字貨幣卻可以打破支付行業的壁壘,在所支持的銀行和支付工具間實現流通。同時微信和支付寶都是實名支付的,而央行數字貨幣能滿足老百姓一定程度的匿名支付的需求。

4. 有人分析稱,央行數字貨幣將衝擊支付寶或微信支付的地位;也有人認為,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的使用場景已經很豐富,央行數字貨幣的推出或許不會帶來太多驚喜。是這樣嗎?

董希淼:央行數字貨幣對於支付寶或微信支付不存在衝擊與否的問題。數字貨幣的效力完全不是微信支付和支付寶能夠相提並論的。數字貨幣正式推出後,不論支付的數額大小、不論屬於何種性質的支付,也就是不管是購買商品、支付服務、繳納稅款等,任何收款人都不能拒絕接受,但是微信支付和支付寶這種形式,收款方可以自由選擇接受或拒絕。也許會出現一種可能——使用央行數字貨幣的人越來越多,使用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的人越來越少。

畢彤彤:央行數字貨幣是否會衝擊微信支付和支付寶的市場地位,長期來看,這是一個由市場來決定的過程,但理論上不會對支付寶、微信支付的地位產生影響。央行數字貨幣會作為一種補充支付手段進入老百姓的生活,可以預見的是,未來支付寶和微信支付也將接入央行數字貨幣,支付工具的功能更多元了,但是渠道和場景沒有發生改變。

5. 隨著數字貨幣時代的到來,哪些新的問題可能凸顯?

董希淼:對整個社會來說,數字貨幣的落地應用可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金融運行效率,同時還可以防範洗錢等非法活動。不過,現在還處於測試階段,正式應用乃至大規模推廣尚需時日。大家感知並認識數字貨幣優勢,也還需要一段時間。

畢彤彤:數字貨幣時代的到來會在一定程度上改變現有社會結構和機構功能,顯而易見的是,未來可能會出現印鈔廠的關閉以及銀行從業人員特別是普通櫃員、ATM機進一步減少。此外,數字貨幣也會成為不法分子詐騙的新手段和幌子,目前市面上已經出現了打著央行數字貨幣旗號進行詐騙的騙局,央行也多次發佈了風險提示。這些都是未來需要面對的新問題。

數字貨幣5月到賬,使用前你還要知道這些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