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意的鞭策和控制不住情绪的打骂都会让孩子铭记,只是结果不同

有人说现在的孩子经不住一点骂,太玻璃心,太脆弱,一句话不好就跳楼,可是我们从幼儿园开始,老师就教了,不可以骂人、不可以打人、不可以伤害他人、不可以做坏事,但现实中,为了管教孩子,爸爸妈妈偶尔也会打骂、甚至老师也会。

至于那些打骂究竟是为他们好,还是在发泄自己的情绪?

孩子起初不懂,但长大了总会明白。

十年时间,能让人记住的打骂,在孩子心里的定义未必是“为孩子好”,如最近的跳楼女孩事件引起往届毕业生发声。

善意的鞭策和控制不住情绪的打骂都会让孩子铭记,只是结果不同

图片来源网络


善意的鞭策和控制不住情绪的打骂都会让孩子铭记,只是结果不同

图片来源网络


善意的鞭策和控制不住情绪的打骂都会让孩子铭记,只是结果不同

图片来源网络


善意的鞭策和控制不住情绪的打骂都会让孩子铭记,只是结果不同

图片来源网络


善意的鞭策和控制不住情绪的打骂都会让孩子铭记,只是结果不同

图片来源网络

看着这些,我也才真的明白,不是只有孩子、父母不会控制情绪,只要是个人都有难以控制自己情绪的时候,而当对方是个形象高大的人时,这些打骂就成了严厉、成了“为孩子好”。

我也不禁觉得,所谓的“为你好”、“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才”,这些话真是一块极好的遮羞布。

蒙蔽孩子,洗白自己!

要知道孩子小的时候是没有还手能力和还嘴能力的,或者说,他们不敢还手也不敢还嘴,所以只有挨打挨骂的份。

因此,往往也特别容易成为大人发泄情绪的对象啊。

作为父母在家面对一两个孩子尚且会有控制不住情绪的时候,前段时间日本宝妈情绪爆发,不就摔死了自己的孩子么,多么令人惋惜。也有奶奶一言不合,各种踢打孙女的,这些事真的太多了。

更何况现实中总有那么一群身份特殊的人,整天整天的面对各种各样的小孩,你怎么保证他们在打骂孩子的时候不是在发泄自己的情绪呢?

看了缪妈妈的微博,其实有些细节让人看来心疼

去年十月份的时候,缪缪也曾在上袁老师的课时被扇了巴掌,当时缪缪和我们哭诉,说她只是有些感冒于是拿纸巾擦鼻子,袁老师以为她上课在做小动作,就过去扇了她一巴掌。

正常的难道不是点孩子名提醒下,或者走过去敲敲桌子吗。

然而就因为孩子上课擦个鼻子做个小动作没认真听讲,某老师的心态就炸了!

这是善意的鞭策吗?

很抱歉我看不到善意,我所遇到的好老师没有这样对待学生的。即便打,也一定是因为学生犯了大错。初中曾听老师讲过他的打人经历,我们学校那时候有高中部,因为某高中部男同学不规矩,猥亵女老师,才气得追了一条街揍了该学生一顿。那时候在我心里,我也觉得打的好。


善意的鞭策和控制不住情绪的打骂都会让孩子铭记,只是结果不同


什么是善意的鞭策,什么是控制不住情绪的打骂。

我很认同李玫瑾老师关于能不能打孩子的观点:打孩子,是让孩子知道敬和畏

如果孩子本身就敬畏你,并没有骂人、打人,那这样的打,还当众的打,合适吗?孩子难道没有心、没有自尊吗?非要伤他们自尊,把他们的尊严打落到脚底下,碾进尘埃,让他们从此抬不起头,真的合适吗?

至于骂人时,拜托,骂之前想想,都是你教的,若孩子是猪,你又是个什么东西?

而从小被打骂多了的调皮的孩子很可能会皮糙肉厚,从此无畏无敬,破罐子破摔。

我们这里就有这样的孩子,从小的教育方式,非打即骂,后来习惯了,爸妈打就打,该玩的还是玩,俗称油盐不进了。

而有些,就会过于自卑,讨好型人格,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活在这些阴影里,直到有人向他展示,美好的父子母子关系、人际关系是什么样,他们或许才能脱离。

更有甚至,等到父母两鬓斑白,父母打不动时,角色互换,岂不悲哀!

真的不要在控制不住情绪的时候打骂孩子,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不是怕孩子将来打回来,而是孩子也想要一个健康有爱的环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