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罵死王朗,是前者罵得太狠,還是後者做了太多虧心事?

在諸葛亮的蓋世功名中,有一項戰績就是“諸葛亮罵死王朗”。這本來是《三國演義》中的一段劇情,有網友將《三國演義》影視劇中一段視頻做成鬼畜視頻之後,就迅速火爆全網,那句經典臺詞“我從未見過有如此厚顏無恥之人”更是被做成表情圖在朋友圈中瘋傳。


諸葛亮罵死王朗,是前者罵得太狠,還是後者做了太多虧心事?

王朗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他身上有什麼罪惡,平素溫文爾雅的軍師諸葛亮為什麼要罵他,他為什麼會被罵死了?帶著一連串的問題,我們先來看看史書記載的王朗這個人。

1、史書中的王朗

王朗是東海郡郯縣(山東)人,早年因通曉經籍而被拜為郎中,任菑丘縣令,被舉為孝廉,在陶謙轄下當“治中”。治中是刺史身邊最大的官,與“別駕”同為刺史的左右手。


諸葛亮罵死王朗,是前者罵得太狠,還是後者做了太多虧心事?


董卓完蛋後,王朗與別駕趙昱提出“求諸侯不如勤王”的主張,意思是在漢末亂世諸侯割據的形勢下,與其投靠各路諸侯,還不如效忠於漢庭,畢竟是言正名順的。於是他勸陶謙派使者到長安,表達對漢庭的忠心。陶謙採納了他的提議,就派了趙昱去。本來積弱的漢庭,難得有人來表忠心,朝廷自然很嘉許,於是升陶謙為徐州牧、安東將軍,趙昱被任命為廣陵太守,王朗則被任命為會稽太守。

王朗在會稽郡當太守時,遭到了東吳孫策的攻擊。謀臣建議他避其鋒銳,而王朗認為自己是朝廷命官,應該保護城邑。孫策數次渡水攻城,皆為王朗攻退,讓這位橫掃江東的小霸王苦惱了好長一段時間。

後來王朗終於不敵孫策,兵敗逃亡,繼而遭到孫策追擊,不得已只好投降。孫策敬重王朗的儒雅,只責備他幾句,並不加害。孫策也曾派重臣張昭勸王朗為他效命,但王朗堅決不肯。於是,王朗以普通百姓的身份住在曲阿。

諸葛亮罵死王朗,是前者罵得太狠,還是後者做了太多虧心事?

後來,丞相曹操上表徵召他。王朗由曲阿縣起程前往許都,但由於久經戰亂而路途不通,輾轉數年才到任。王朗到達許都後,先被任命為諫議大夫,參司空軍事。

曹丕篡漢,魏國建立後,王朗以軍祭酒身份領魏郡太守,後歷任少府、奉常、大理、御史大夫、司徒,封安陵亭侯、蘭陵侯。

王朗處理事務在於寬恕犯罪者,控罪有疑點時判罰都會從輕,他與鍾繇都以治獄而出名。

王朗位為三公,可謂人臣之極。他的孫女王元姬嫁了給晉文帝司馬昭,是晉武帝司馬炎的母親,王家顯赫一時,風光無兩。

王朗博聞強識,他校注儒家經典,很有名氣。他著作頗豐,有《易傳》、《春秋左氏傳》、《孝經傳》、《周官傳》。後代把王朗註解裡的思想稱為“王學”。王朗子王肅就是”王學“的代表人物。王肅所注《尚書》、《詩》、《論語》、《左傳》等,在晉代列於學官,立有博士。因王肅是晉武帝司馬炎的外祖父,故借朝廷支撐而盛行,一度壓倒“鄭學”。

王朗死後,諡號為成侯。

從以上內容來看,王朗有文化,有思想,有氣節,有地位,可以被稱為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還算是一個不錯的人。《三國志》沒有記載王朗的死亡原因,大概是因年老而壽終正寢。不過,以王家在司馬王朝的尊榮,《三國志》的作者陳壽是蜀漢及西晉初期的人,兩人所處的時代相隔並不久遠,陳壽會不會習慣性地“為尊者諱”,有意無意地隱沒了一些關於王朗的細節?不曉得。

諸葛亮罵死王朗,是前者罵得太狠,還是後者做了太多虧心事?

2、《三國演義》中被罵死的王朗

然而,在《三國演義》裡頭,作者羅貫中虛構了一個諸葛亮罵死王朗的情節,一下子把王朗的人設一百八十度反轉了,讀來讓人有痛快淋漓的感覺。現在來看看《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罵王朗的情節。

王朗:(兩軍對壘,王朗拱手)來者可是諸葛孔明?

諸葛亮:(扶扇拱手)正是。

王朗:久聞公之大名,今日有幸相會!公既知天命,識時務,為何要興無名之師?犯我疆界?

諸葛亮:我奉詔討賊,何謂之無名?

王朗:天數有變,神器更易,而歸有德之人,此乃自然之理。(曹真在旁點頭)

諸葛亮:(羽扇遙指)曹賊篡漢,霸佔中原,何稱有德之人?

王: 自桓帝、靈帝以來,黃巾猖獗,天下紛爭,社稷有累卵之危,生靈有倒懸之急,我太祖武皇帝,掃清六合,席捲八荒,萬姓傾心,四方仰德,此非以權勢取之,實乃天命所歸也!我世祖文皇帝,神文聖武,繼承大統,應天合人,法堯禪舜,處中國以治萬邦,這豈非天心人意乎?今公蘊大才,抱大器自比管仲,樂毅,何乃要逆天理,揹人情而行事?豈不聞古人云:順天者昌,逆天者亡。今我大魏帶甲百萬,良將千員。諒爾等腐草之螢光,如何比得上天空之皓月?你若倒戈卸甲,以禮來降,仍不失封侯之位,國安民樂,豈不美哉?

諸葛亮罵死王朗,是前者罵得太狠,還是後者做了太多虧心事?

諸葛亮:(狂笑數聲,扶扇而答)我原以為你身為漢朝老臣,來到陣前,面對兩軍將士。必有高論,沒想到竟說出如此粗鄙之語!我有一言,清諸位靜聽。昔日桓帝、靈帝之時,漢統衰落,宦官釀禍,國亂歲凶,四方擾攘。黃巾之後,董卓,李榷,郭汜等接踵而起。劫持漢帝,殘暴生靈,因之,廟堂之上,朽木為官;殿陛之間,禽獸食祿。以至狼心狗肺之輩洶洶當朝,奴顏婢膝之徒紛紛秉政,以致社稷變為丘墟,蒼生飽受塗炭之苦!值此國難之際,王司徒又有何作為?王司徒之生平,我素有所知,你世居東海之濱,初舉孝廉入仕,理當匡君輔國,安漢興劉,何期反助逆賊,同謀篡位!罪惡深重,天地不容!

王朗:(手指諸葛亮)你……諸葛村夫,你敢……

諸葛亮:(憤而站立)住口!無恥老賊,豈不知天下之人,皆願生啖你肉,安敢在此饒舌!今幸天意不絕炎漢,昭烈皇帝於西川,繼承大統,我今奉嗣君之旨,興師討賊,你既為諂諛之臣,只可潛身縮首,苟圖衣食,怎敢在我軍面前妄稱天數!皓首匹夫?蒼髯老賊?你即將命歸九泉之下,屆時有何面目去見漢朝二十四代先帝?

王朗:(手捂胸口,顫聲)我、我、我……

諸葛亮:(大聲斥責)二臣賊子,你枉活七十有六,一生未立寸功,只會搖唇鼓舌!助曹為虐!一條斷脊之犬,還敢在我軍陣前狺狺狂吠,我從未見過有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王朗: 你、你……啊……(墜於馬下,左右上前扶起,已死)

諸葛亮罵死王朗,是前者罵得太狠,還是後者做了太多虧心事?

3、王朗被罵死的原因

為什麼《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要設計諸葛亮罵死王朗這麼一個情節呢,顯然這個情節是虛構的。這與羅貫中本人尊劉抑曹的主張是一致的。從道統的角度來看,羅貫中認為蜀漢是漢朝的延伸,代表著正統,至於曹魏則是製造國難的亂臣賊子。他假借諸葛亮之口來罵王朗,其實是罵曹魏,罵曹操、曹丕以及曹魏的所有臣子。

一部著作要感動讀者,首先要感動作者,想必羅貫中在寫小說時行文至此,也感覺心中暢快淋漓。

從諸葛亮罵王朗所用的詞彙來看,很難想象那位羽扇綸巾的儒雅軍師諸葛亮會罵出如此兇狠、堪稱惡毒的語言,若非明知在兩軍對壘中出自諸葛亮之口,否則很難相信真是諸葛亮所罵的話,看看他用什麼詞彙來罵王朗:禽獸、狼心狗肺、奴顏婢膝、反助逆賊、同謀篡位、罪惡深重、天地不容、無恥老賊、生啖你肉、諂諛之臣、皓首匹夫、蒼髯老賊、“命歸九泉之下,屆時有何面目去見漢朝二十四代先帝”、二臣賊子、斷脊之犬、狺狺狂吠、“我從未見過有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賊”在古代不是現在“盜賊”的意思,它有特殊的意義,就是指想謀朝篡位之人,此中人在封建道德中是天地不容,人人得以誅之而後快。諸葛亮罵王朗是“逆賊”、“老賊”、“二臣賊子”。在“忠臣不事二主,貞女不更二夫”的古代,這是非常犀利的指責。

從王朗開始跟諸葛亮的對白中可以看出,他自認為曹魏的道統是法堯禪舜,代表正義,順應天心人意,他輔佐曹魏是智擇明君。然而從諸葛亮的角度來看,曹魏是謀朝篡位的逆賊,輔佐曹魏是反助逆賊。

諸葛亮罵死王朗,是前者罵得太狠,還是後者做了太多虧心事?

到底是法堯禪舜還是謀朝篡位,是正義還是罪惡,是順應天心人意還是天地不容,是輔佐明君還是反助逆賊,還開國元勳還是二臣逆賊?從不同的政治立場和利益出發點去看同樣的一個事實,竟然可以天淵之別。

在諸葛亮的謾罵過程中,這些問題在王朗的內心中發生了劇烈的衝突,這些問題他希望迴避而不得,或許他曾經試圖欺騙自己去接受和認同,但仍然還是給諸葛亮赤裸裸地扒開了,使得他這七十六歲的古稀之軀無法承受。

在王朗的內心中,還是有恥辱心的,他知道什麼是羞恥,“二臣賊子”的羞恥是他生命中不堪承受之重。然而,倘若換作是司馬懿這種沒有羞恥心的人,諸葛亮無論如何都罵不死他,罵不痛他,反而司馬懿越是被罵,他越是開心,看到諸葛亮生氣的樣子,他越是得意,恨不得反而氣死諸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