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是NTlive

NT live

另一維度的舞臺之美

啥是NTlive

“英國國家劇院現場”(National Theatre Live)是英國國家劇院自2009年開始的一個開創性項目,旨在通過放映的形式向英國以及全球呈現當今世界舞臺上最優秀的作品。項目經由專業拍攝團隊,對帶觀眾的現場話劇演出進行錄製,通過搖臂、滑軌、近景特寫鏡頭,引領主視角拍攝,在後期製作中亦遵循嚴格的技術標準,營造身臨其境的觀感。簡言之,就是通過銀幕觀看好的戲劇,把有限的優質戲劇資源以神奇的光影手段重現,延伸到你的面前。

推廣戲劇、培養愛好者

啥是NTlive

​想看卷福的《哈姆雷特》?想看性轉版的《第十二夜》、《金銀島》?想看《麥克白》《無人之境》?想看······ 想看的太多但是無法到國外看現場?

NTlive的出現就解決了這個問題,就像是運動會現場直播一樣,通過多個機位拍攝加上現場導播, 以高清影像的方式覆蓋劇場外的人群,讓更多的觀眾能夠感受到“異地”的優秀劇目。

戲劇在中國和世界範圍內都比較小眾,國外戲劇電影的引進除了是一門生意還被寄予了文化傳播和交流的願景。無論是版權方還是國內的發行方都希望這種方式能讓戲劇輻射到更多人群,培養出新一代的戲劇愛好者。

NTlive與即時現場

啥是NTlive

有人說,戲劇電影算不上是“戲劇“,戲劇就是現場感受,真人真聽真感受

有人說,戲劇電影觀賞性與藝術性於一身,解決了無法身臨其境的問題

高清戲劇電影的“創作”很大程度上在於攝影師和剪輯師,同時觀看過“電影版”和“現場版”的觀眾感受一定有所不同,而高清戲劇電影的目的只是讓觀眾在銀幕上收穫對作品的好感後,重返現場,迎來更接近戲劇本體的“二度體驗”。

僅以英國國家劇院高清戲劇電影的製作流程來說——攝影程序是在舞臺合成之後。也就是說,如果你是一名戲劇導演,攝製師會明確地告訴你:完全不需要配合。

然而伴隨著高清戲劇電影的走俏,爭議聲也不絕於耳——作為“複製品”的影像會不會吞噬戲劇本身,引發了業界人士對舞臺藝術的隱憂。在“奧哲維文化”創始人李琮洲看來,戲劇影像並非是“反劇場”的,也絕不可能替代現場性,它的傳播性和複製性優勢都從未背離誕生的初衷——旨在於為劇場爭取新一代的劇場觀眾。

除此之外,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的《大衛·鮑伊 is》和大英博物館的《葛飾北齋:巨浪之外》兩部特展影像,也將為觀眾帶來突破傳統的觀展體驗。

NTlive與電影

啥是NTlive

有人說戲劇電影那就是電影咯,那還看什麼戲劇?看電影算了

有人說戲劇電影與影院中的電影不同,即使是同一故事,它的藝術性、敘事、感受都不一樣。

如今有越來越多的改編佳作,同一個故事被改編成話劇,被改編成電影,被改編成電視劇,例如《如果沒有明天》被改編成了話劇版、電視劇版;《簡愛》有話劇版、電影版。即使是同一故事,不同的傳播形式也能很好的“共存”,因為不同的角度、敘事帶給不同觀眾的審美快感是不同的。

瞭解任何一種文化,永遠都是從最“本土”去入手,對於戲劇影像化,國內外的爭議一直都有,缺少了“現場感“的戲劇失去了最重要的元素,不能說NTlive是最好的,但它有一定的優勢所在,優勢在於推廣、傳播戲劇。


啥是NTlive

想跟小朵聊戲劇、電影、演藝行業?歡迎在公眾號給小朵留言或在微博跟小朵互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