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呼籲公司撤離中國?“世界工廠”將何去何從


美日呼籲公司撤離中國?“世界工廠”將何去何從

庫德洛呼籲美國公司撤離中國


近日,美國白宮經濟顧問庫德洛呼籲美國公司撤離中國,美國將支付搬家費。此前日本政府也以疫情為由,表示將資助日本企業撤離中國 。從疫情在全球的爆發來看,這一世界性的災難導致了原本的逆全球化趨勢愈演愈烈。

所謂逆全球化,就是與全球化進程背道而馳的一種趨勢。英國脫歐,特朗普上臺,標誌著逆全球化趨勢在世界的愈演愈烈,世界民族主義情緒高漲。世界民族主義的頭號推手特朗普一上臺就貫徹了他“維護美國利益”的口號,先後退出TPP,巴黎協定,萬國郵政聯盟等世界性或區域性組織,限制移民,在美墨邊境修牆,挑起與中國的貿易戰......

逆全球化趨勢為什麼會衝擊中國?中國為什麼需要全球化?

美日呼籲公司撤離中國?“世界工廠”將何去何從


從中國的發展背景來看,中國的工業對於世界市場的依賴性較高,中國的工業產品之所以能夠遍佈世界,獲得“世界工廠”的稱號,很大程度上藉助了“世界城市體系”的幫助。

例如在我國許多地區盛行的“接單”企業,就是承接外國的訂單,在國內完成製造,而後出口。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加入世貿組織,與世界的融合加快,在這一期間,我國湧現了許許多多的類似的企業。這些企業盛行的原因與開放的政策密切相關,但國內市場狹小、國內交易體系還未完善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試想假如一家企業只要接單,不用考慮產品的研發和設計,更不用考慮銷售,還有源源不斷的訂單,比起要自己開拓線下的銷售領域哪個更令人省心呢?

但是這些創意、設計、融資、分銷、物流以及售後環節不在中國的這類企業上顯現,不代表一個產品的完成不需要這些環節,世界的其他國家幫助完成了這些環節。這也是我國的製造業依賴著全球化的一個重要原因。

美日呼籲公司撤離中國?“世界工廠”將何去何從


提到“世界工廠”中國,大多人想到了中國製造,想到了民族自豪,可是在“世界工廠”的背後,卻隱藏著我國經濟發展的很多問題。我國的這種發展模式,構建了中國缺乏創新型企業、依賴人口紅利、國內市場發展不充分的經濟結構缺陷。也給我國的經濟結構轉型帶來了不小的阻力。在世界的產業鏈上,中國的加工工業有著低附加值的特點,我國的工廠工人承擔著繁重的勞動,工資卻處於偏低水平。


美日呼籲公司撤離中國?“世界工廠”將何去何從


逆全球化對於中國來說是挑戰,也許在另一個方面也是機遇。倘若真的缺乏了外國的訂單,也許將倒逼企業思考如何完成轉型升級,如何充分利用我國擁有14億人口的巨大市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