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数学》:读乔-博勒的文章《把教育驶入“慢行道”》

最近读了一篇英国乔•博勒的文章《把教育驶入“慢行道”:美国分层式教学为何效率如此低下》,虽然她的研究是20年前当时的美国教育状况,但感同身受。

当时,美国采用的教育模式主要是分层式教学,支持的家长,是觉得自家的孩子天赋高、优秀,自然希望能和相同天赋、学习水平差不多的孩子在一起学习;学校方面也想尽可能早的就挑选出成绩好、天赋“异禀”的学生,重点进行培养教育。在这一点上,很多家庭和学校的想法是不谋而合的。

《这才是数学》:读乔-博勒的文章《把教育驶入“慢行道”》

大家看到,这种情况像极了我们现在的情况,初中、高中,甚或是小学,各种名目的快慢班、AB班、奥赛班、国际班、创新班……孩子们、家长、老师、学校、社会各方神圣,似乎都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惊人的默契,于是,孩子们早早的便被贴上了不同的标签:成绩好的、成绩差的;聪明的、笨拙的,甚至家长们也不自觉的给自己的孩子和自己贴上了标签,在心里定了位,默认了自己的身份。于是,“优越感”在膨胀,“自卑感”在蔓延……

《这才是数学》:读乔-博勒的文章《把教育驶入“慢行道”》

今年的高考成绩已经出来了,很多的高中“名校”都在炫自己美丽的羽毛,可是在艳羡的啧啧称赞声中,招生方法、教学方法等等却又饱受争议,都说“一白遮百丑”,为何如此的高成绩却掩不住质疑声呢?

而大家都知道,芬兰的教育是非常出色的。“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是他们平等的教育理念,采用的是混合式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注重研究性的教学和学习,最大限度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学生的不同倾向、爱好和发展要求。我们可以看到,国办《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让我们有了无尽的期待,教育要发展要进步,就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完善教学模式。作为家长,有必要思考两个问题:

《这才是数学》:读乔-博勒的文章《把教育驶入“慢行道”》

一来,评价一个孩子是不是优秀,关键看我们拿什么标准来衡量,你看重的是什么:是现在的文化成绩,还是将来的创新能力?

二来,各个孩子的成长速度不尽相同,那么,所处的阶段不同,他们的兴趣、潜能、理解能力、性格……都会有所差异。

对于孩子的学习和成长中出现的问题,可以用八个字:要求、理解、赞赏、包容。

《这才是数学》:读乔-博勒的文章《把教育驶入“慢行道”》

个人认为,学校教育最重要的目标,是给孩子们创造一个平等的学习环境,激发、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发掘、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老师、家长和学校不仅有义务教给他们各科文化知识,更加有义务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可以成为一个有抱负、懂得尊重的胸怀宽广的人。俗话说的“不成材也要成人”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