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40億!三門峽將沿著黃河岸建條190公里長的生態廊道,未來美景可期

河南商報記者 陳詩昂/文 圖

今年秋初,在三門峽黃河大壩南側,將有一片數千畝的油葵花海。這是三門峽黃河流域(湖濱區段)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示範區將要呈現給世人的一部分。

在做好“六穩”“六保”工作的當下,連同百里黃河生態廊道的打造,這些項目不僅是工作的重要抓手,隨著項目的實施,三門峽也將讓綠色生態成為母親河的“裙襬”。

投資40億!三門峽將沿著黃河岸建條190公里長的生態廊道,未來美景可期

三門峽黃河大壩(三門峽市委宣傳部供圖)


今後看梯田,去三門峽就行

想去看梯田?其實不必總惦念著哈尼、龍脊、加榜。眼下,三門峽市湖濱區正在打造的包括10萬畝生態梯田在內的山水林田湖草生態治理項目,同樣值得期待。

投資40億!三門峽將沿著黃河岸建條190公里長的生態廊道,未來美景可期

萬畝梯田6號觀景平臺視角圖


7月20日,河南商報記者從項目已經搭建好的6號觀景平臺向北俯瞰:已經整理完成的5000餘畝生態梯田,油葵(即油用向日葵)種下,陸續成苗;鋪好瀝青畫好線的景區道路,順著山勢蜿蜒向下,時隱時現……

湖濱區山水林田湖草綜合治理項目,是三門峽黃河流域(湖濱區段)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示範區的重點建設項目。

治理項目所在地湖濱區高廟鄉政府主任科員張曉冰介紹,這一項目計劃總投資10億元,主要建設內容包括10萬畝生態梯田、大禹文化公園、礦山治理及配套環線道路、水源工程、綠化工程、觀景平臺等。

作為治理項目的產業支撐,萬畝梯田列入一期項目實施。未來一段時間,在大壩南岸的丘陵上,將出現1.6萬畝的高標準生態梯田。除了生態梯田,同期實施工程的還有大禹文化公園、溝西礦區生態修復,以及配套13公里環線道路、水源工程、綠化工程、6處觀景平臺。

“預計到今年9月份,湖濱區山水林田湖草項目建設將初見成效。”張曉冰說。

投資40億!三門峽將沿著黃河岸建條190公里長的生態廊道,未來美景可期

黃河三門峽段


將打造包含大壩5A級景區在內的規模性景區

萬畝梯田並非形象工程。

據初步核算,僅油菜油葵輪作一項,生態梯田每畝年均收入就在3000元以上。

站在觀景平臺上,張曉冰指著不遠處正在整理的梯田說,項目實施前,眼前還是荒山、荒坡,可耕種範圍相當有限。再加上這裡處於沿黃丘陵地區,地裡基本是旱作,農民靠天吃飯,收入較低。

“土地流轉後,每畝有500元的地租收入,已經超過了種植收入。”張曉冰說,梯田的規模化種植、項目的建設及後期的運營,都將為附近的農民提供了在家門口就業的機會。

而生態梯田項目,不僅將推動區域內高效生態農業的發展,還將有效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和提高水土保持能力。

在觀景平臺附近,河南商報記者看到一口剛建好的水窖。張曉冰說,作為生態保護的一部分,項目通過引水設施和100多個水窖的建設,實施了水源工程和水土保持工程,解決了雨季蓄水和作物種植用水的問題,為其他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支撐。

除了目前實施的萬畝生態梯田,治理項目6號平臺南側和東側,便是規劃中的大禹文化公園、礦山森林公園,“這兩個項目正在做總體規劃、專家評審”。

據瞭解,山水林田湖草綜合治理只是黃河流域(湖濱區段)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示範區6大建設板塊中的一項。其他項目還包括沿黃公路鐵路文化公園、沿黃生態廊道、中流砥柱幹部學院、中流砥柱博物館、三門峽大壩景區提升工程等。

“整個示範區項目實施的遠景目標,是以大壩為根、黃河文化為魂、山水林田湖草為景,打造一個包含大壩5A級景區在內的規模性景區,以向生態觀光、文化旅遊方面的擴展,帶動區域發展。”張曉冰向河南商報記者描述道。

三門峽市湖濱區有關負責人介紹,預計通過2年左右時間,將完成各項重點工程建設,將三門峽黃河流域(湖濱區段)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示範區打造成為生態治理保護、黃河文化傳承、產業發展和鄉村振興一體化融合發展示範區。

投資40億!三門峽將沿著黃河岸建條190公里長的生態廊道,未來美景可期

三門峽黃河大壩


三門峽黃河沿岸,將建190公里長的生態廊道

7月20日,河南商報記者從位於三門峽市區的天鵝湖國家城市溼地公園出發,沿黃河邊的道路向東,到達三門峽黃河大壩。一路上,可以看到一些道路剛剛建成,路上還有鐵門分隔,並未相連。但在未來,三門峽200餘公里的黃河岸線上,將出現一條190公里長的黃河生態廊道。

據介紹,三門峽百里黃河生態廊道沿黃河規劃,在原來防護堤壩道路和鄉村農耕道路基礎上,通過加固提升道路、綠化美化沿途景觀、治理入河支流,沿著黃河這條主線,把溼地連起來,把中心城區與鄉村連起來,最終把三門峽黃河文化元素連起來,讓黃河融入城市的發展,讓黃河沿岸成為一處處景觀,讓三門峽人生活更加愜意,讓綠色生態成為母親河的“裙襬”。

投資40億!三門峽將沿著黃河岸建條190公里長的生態廊道,未來美景可期

百里黃河生態廊道規劃圖


根據規劃,廊道建設工程總投資40億元,共分三期建設。

其中,第一期為陝州區至函谷關段和王官至大壩段,長度共計約44.7公里;第二期為函谷關段至豫靈段,長度共計約58.2公里;第三期為大壩段至澠池,長度共計約86公里。

三門峽市有關負責人介紹,百里黃河生態廊道建設全部完工後,將形成沿黃108公里綠網、21.6萬畝溼地、50萬畝高標準農田。同時,將帶動一批文化旅遊項目的發展,極大改善沿黃生態環境,切實提升生態治理水平,有力傳承弘揚黃河文化,進一步築牢沿黃生態安全屏障,為城市高質量發展奠定紮實基礎。

投資40億!三門峽將沿著黃河岸建條190公里長的生態廊道,未來美景可期

目標:打造國家試驗示範區是三門峽的努力方向

三門峽圍繞黃河要做的,不止於此。

公開報道顯示,今年全國兩會期間,三門峽市市長安偉建議,將三門峽市山水林田湖草綜合治理作為國家試驗示範區。

據瞭解,去年以來,三門峽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為總統攬、總抓手,堅持“綜合治理、系統治理、源頭治理”,突出山水林田湖草一體謀劃、系統提升,先行先試,為打造山水林田湖草綜合治理試驗示範區探索路子、積累經驗。

河南商報記者從三門峽市瞭解到,該市以打造山水林田湖草綜合治理試驗示範區為依託,高質量謀劃推進了總投資6500億元的814個項目。

這些項目,涵蓋生態環保、黃河安瀾、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產業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開放合作、城鄉融合發展、文化傳承等七大領域,來全力打造沿黃生態治理樣板和高質量發展示範區,“真正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今年三門峽市計劃開展山水林田湖草綜合治理項目35個,總投資65億元,目前已完成投資20億元。”彼時,安偉受訪時說。

在提出建議時,安偉表示,將三門峽市山水林田湖草綜合治理作為國家試驗示範區,應由國家相關部門聯合推進此項工作,給予政策、科研、人才和資金支持,並以三門峽水庫為示範,從國家層面推動黃河已建水庫庫容恢復和泥沙資源利用產業化,探索一條河流治理後工程時代水庫泥沙淤積防治和有效庫容長久維持的新路子。

(編輯 劉夢鴿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