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都市圈多中心區域空間現狀及未來趨勢

來源:鳳凰網房產

(一)武漢都市圈發展概述——從無到有,從有到優

1、由“1+8城市圈”到“大武漢都市圈”

武漢城市圈是指以中國中部最大城市武漢為圓心和龍頭,覆蓋黃石、鄂州、黃岡、孝感、咸寧、仙桃、潛江、天門等周邊8個大中型城市所組成的城市群。

捋一捋“發展史”:

2002年,省委書記俞正聲在湖北省第八次黨代會上,明確提出“武漢經濟圈” 概念;

2003年,將啟動武漢城市圈建設作為當年工作重點;

2007年,國家發展改革委正式批准武漢城市圈為“全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

2014年國家發改委批覆《武漢城市圈區域發展規劃》;

2015年,經國務院批准,武漢城市圈成為國內首個科技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

2016年,國家發改委正式覆函要求武漢加快建成以全國經濟中心、高水平科技創新中心、商貿物流中心和國際交往中心四大功能為支撐的國家中心城市;

2017年1月,武漢市第十三次黨代會報告全文中提到:“要加快武漢大都市區規劃建設,強化武漢“主中心”輻射帶動作用,加強與周邊區域協同發展,統籌產業經濟、生態保護、公共交通、市政設施、公共服務等綜合佈局,深入推進武漢大都市區一體化發展。發揮國家中心城市核心引領作用,有力挺起長江經濟帶脊樑,深化長江中游城市群省會城市新一輪合作,加強與上海、重慶等城市對接,共同推動長江經濟帶聯動發展。”

同年2月,國務院印發《全國國土規劃綱要(2016-2030年)》提出“武漢都市圈”概念。

至此,“武漢都市圈”新概念正式出爐。

“城市”變“都市”,看似一字之差,但細細斟酌,更添了聚焦與融合的意味。

(二)武漢都市圈階段發展的戰略解讀

1、第一階段基礎設施初步完善、生態環境明顯好轉、城市空間格局初步形成

借鑑西方國家典型大都市區發展實踐經驗,大都市區的空間尺度一般在60-80公里半徑的範圍,1小時通勤圈內。

採用時空距離法、經濟聯繫法、人口流動法等定量分析方法,結合定性分析結果,《武漢市城市總體規劃(2017-2035年)》將武漢及周邊11個縣市單元劃為武漢大都市區範圍,總面積約2.1萬平方公里。2016年常住人口1768萬人,佔武漢城市圈總人口的57%;2016年GDP為1.45萬億元,佔武漢城市圈經濟總量的79% 。

圖片

各城市在都市圈中的角色

武漢大都市區主要是由以武漢為核心的中心城市,孝感、仙桃、咸寧、黃岡、鄂州和黃石等臨近地級市以及距離較近的漢川、團風、雲夢、嘉魚和大冶等縣級市組成,以交通網絡結構、產業鏈發展帶加強區域連接,實現一體化、同城化發展。

2、第二階段形成“一核、四帶、六心”的開放式空間格局

武漢大都市區是武漢對周邊近域輻射帶動的緊密聯繫圈層,將促進武漢從省內“一城獨大”走向更加合理、更可持續的城鎮群。考慮區內城市關聯網絡,結合區域生態框架和交通廊道,規劃採取“核心+廊道+節點”的空間模式,構建1個核心區、4條城鎮帶和6個區域副中心的“146”空間結構。

規劃採取“核心+廊道+節點”的空間發展模式,以生態環境發展為強制約束,以多重交通廊道為導向,引導人口、用地、產業等帶狀(武鄂黃黃、漢孝、武鹹、武仙)集聚發展,並串聯三大產業新城(臨空、車都、光谷)、節點城鎮(孝感、仙桃、黃岡、鄂州、黃石)、功能性節點戰略區(漢川、嘉魚、大冶、團風等),構建“開放式、多中心、網絡化”的城市空間結構。

圖片

3、第三階段 “五個城市”的發展路徑和策略

在長江發展軸帶上

東向區域利用光谷次區域帶動黃岡、黃石、鄂州發展

西向區域利用臨空次區域、車都次區域帶動天門、仙桃、潛江等城市

沿京廣鐵路發展軸帶上

北側加強臨空次區域的對外輻射,帶動孝感及周邊城鎮發展

南側通過車都和光谷次區域共同作用,帶動咸寧城市地區發展

在1+8城市圈內構建沿江發展軸和京廣鐵路“十字”發展軸線,形成武漢主城區和四個次區域的對外帶動輻射效應,與外圍城市圈四個城市組群協同發展。

(三)武漢“1331” 空間格局規劃解讀

武漢提出最新2035市空間結構規劃:“1331”是對“1+6”城市空間格局的再升級。以城市功能和宜居品質提升為出發點,以空間結構優化為核心,突出生態底線約束和交通廊道引領的作用,構建開放式、多中心、網絡化的城市空間結構。在既有“1+6”城市空間格局基礎上,升級形成“1331”空間格局。

圖片

“1331”的空間結構是對接國家戰略、長江經濟帶、一帶一路、區域發展的,同時也能體現武漢大三鎮三城的概念。強化承擔國家中心城市核心功能,強化以創新、製造、樞紐功能為引領的新城組群,提高等級,上升為副城;提升以傳統功能轉型和新興功能培育為目標的新城組群,延續稱謂,提升內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