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的5萬中國紡織工人:無一感染,卻無生計

意大利的5萬中國紡織工人:無一感染,卻無生計

普拉託被譽為歐洲的紡織中心。作為“意大利成衣”的生產重鎮,這裡是眾多國際時裝品牌的供貨地,自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許多華人移民到此,並在本地開設了眾多個體成衣工廠。

文 | 周曉雨 編輯 | 小豆

春天,本應是普拉託最為忙碌的季節。但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在意大利的蔓延,這座意大利紡織名城的隆隆機器聲已經停止了近兩個月,五萬中國人的工作停擺。

於此同時,3月份當地華人社區無一感染的事例開始被廣泛提及和報道。路透社將之稱為“從零到英雄(From zero to hero)”,當地衛生部門負責人表示:“我們意大利人曾經擔心普拉託的中國人會成為問題。但他們做的比我們好很多”。

好消息是,意大利時間4月26日晚,意大利總理孔特召開發佈會宣佈,國家將進入與病毒共存的抗疫“第二階段”,意大利將從5月4日開始逐步復工。

政府要求停工前,華人商會已倡議停產

“剛好我生完的第二天,意大利疫情開始爆發。”小方是一名中國籍海外勞工,目前居住在意大利普拉託,從事製衣業。2月19日,她的第二個孩子出生了。

普拉託的紡織業歷史最早可追溯到12世紀。二戰後到上世紀70年代,隨著手工業積累和現代工業的融合,普拉託的紡織業發展達到頂峰。近些年來,儘管受到中國製造的強烈衝擊,但普拉託仍是歐洲重要的紡織業和服裝業中心。作為“意大利成衣”的生產重鎮,這裡是眾多國際時裝品牌,如古馳(Gucci)、普拉達(Prada)、ZARA的供貨地。

意大利的5萬中國紡織工人:無一感染,卻無生計

2020春夏米蘭時裝週(圖源:視覺中國)

在普拉託,中國人並不少見。這座僅次於羅馬和佛羅倫薩的意大利中部第三大城市,有著全國最大的華人聚居區。這裡居住著約五萬名中國人,佔當地總人口的四分之一。

上世紀80年代末開始,第一批浙江移民來到普拉託。此後三十年間,中國人席捲了普拉託的紡織服裝產業。據路透社報道,截至2014年,普拉託約有5000家華人制衣廠。

過去十多年來,這些華人企業從為露天市場和快時尚品牌生產成衣,逐漸發展為古馳(Gucci),普拉達(Prada)等奢侈品牌的加工廠,成為當地經濟不可或缺的一支力量。

意大利的5萬中國紡織工人:無一感染,卻無生計

普拉託的中國街。(受訪者供圖)

一二月間,受到新冠病毒疫情的影響,當地中國人曾一度成為恐慌與歧視的受害者。據英國衛報報道,普拉託一所大學的秘書曾表示,當時學校裡的中國學生被叫做“中國病毒(cinavirus)”,並出現了一些對中國學生的身體攻擊。

小方回憶,當時一個朋友送兒子去上學,學校的意大利小女孩看到他們嚇得躲到家長身後。“現在變成我們中國人怕意大利人了,因為感染的大多數都是意大利人。”小方說。

據路透社報道,普拉託的中國人從1月底就開始進入封鎖狀態,他們待在家裡,出門時佩戴防護用品,一些中國商店甚至關門歇業。

在普拉託打拼了十年的老謝認為,疫情的控制與當地的華人商會、聯誼會以及各個省份的同鄉會有很大關係。早在政府要求停工前,這些組織就已倡議在普的華人企業停工停產。在疫情嚴重期間,他們曾組織發放口罩,只要有中國護照即可領取。

意大利的5萬中國紡織工人:無一感染,卻無生計

普拉託當地政府同樣重視華人社區的防疫工作,他們在街道上用擴音喇叭宣傳防疫政策,並規定中國居民可持護照及有效簽證在當地藥店免費領取口罩。

據佛羅倫薩總領事館的消息,普拉託統計在冊的華人中尚未發現新冠肺炎確診患者,也沒有疑似病例。普拉託所在的托斯卡納大區疾病預防部門負責人在接受路透社採訪時表示:“我們意大利人曾經擔心普拉託的中國人會成為問題。但他們做的比我們好很多”。

“真要再停兩個月就沒錢了”

受到疫情影響,意大利政府要求3月22日到4月15日期間,暫停與緊急生產無關的一切手工行業生產。

小方表示,周圍的華人企業,早在政府宣佈前已經自覺停工,一些工廠會負擔工人們的吃住。但像小方一家是自己單幹,不做工就沒有收入,還要考慮房租和日常開銷。她有些擔憂,“正趕上生孩子花了不少錢,手上也沒多少錢。製衣公司裡還有些貨款沒拿來,現在錢也不好要,真要再停兩個月就沒錢了。”

意大利時間4月26日晚,意大利總理孔特召開發佈會宣佈,全國將從5月4日開始逐步復工。5月4日起,意大利製造業、建築業和批發業將恢復工作。此前,4月10日,孔特曾宣佈封鎖禁令延長至5月3日,只有零售業、個人與公共服務業及部分製造業可以於4月14日復工。

老謝認為,儘管部分行業可以復工,但普拉託相關華人企業仍處於觀望狀態。“現在還沒有復工,政府要求的很嚴,要符合標準。也怕出了事情到時候要負責。”

老謝從事裝修工作,生意好的時候,一個月能賺4000多歐。相比於當地製衣業上半年的忙季,裝修行業的工作機會更加隨機,受到疫情的衝擊也更小。老謝日常的愛好就是在手機上看看新聞。對他來講,除了不能出門和工作掙錢,現在的隔離生活和平常差別不大。

“忙季一天要做工15個小時”

意大利疫情暴發後,由於工廠停工,一些普拉託的中國工人決定回國。僅在三月初,浙江青田縣就有上千華僑華人回家。

考慮到飛機和中轉途中的感染風險,以及高達四五萬元的機票,老謝打算繼續待在普拉託。而小方還有另一層考慮,回國後返工,需要重新申請簽證,對她來說太麻煩,所以也決定留在普拉託。但是“疫情這樣下去,對我們來說真的太難了。希望早點恢復正常吧。”

普拉託工人的收入,吸引著一批又一批中國人來到這裡打拼。

據普拉託市政府統計,目前登記在冊的華人約有2.5萬人,此外仍有大批非法居民。據路透社2016年的報道,保守估計有五萬名中國人生活在普拉託。生產安全和勞動剝削是他們必須要面對的問題。

2013年12月,由於電爐短路,普拉託的一家華人工廠發生火災,導致睡在廠房紙板隔間裡的7名工人死亡。

火災後,普拉託政府表示不能再忽視這些生活在這裡的陌生人,他們將為華人提供工作場所保護、合法工資和衛生標準等方面的保障。據紐約客報道,在2014年至2017年間,當地政府對八千家華人企業展開突襲檢查。幾年間,違規企業的比例從93%下降至35%。

四年前,小方還在汕頭的工廠做工。“汕頭玩具廠多,做玩具一個月才掙3000多。後來學做羊毛衫,學徒工資低,按照計件算錢,一個月收入才一兩千,但他們熟手一個月掙8000到10000多的都有。”

當時,小方同村的一個女生要去意大利打工,她的父親已經在普拉託工作多年。“我媽當時打電話說幫我辦好了簽證,讓我跟她一起去,也有個照應。”

在普拉託,小方經朋友介紹認識了同鄉的小陳,兩人結婚生子。小陳比小方早來一年,他看到單幹掙錢多,就離開工廠,租了浙江老闆的機器和房子,從華人經營的製衣公司拿貨自己做。小方說,這種以家庭小作坊為單位的生產形式在普拉託很常見。

一般年份裡,上半年是忙季,工人忙起來幾個月沒有休息時間,一天經常要做工15個小時。上班時間各工廠不一,有從早上7點到晚上10點,也有從早上9點到晚上12點。在上半年,小方夫妻兩人一個月能淨賺7000歐。而在工廠,忙季時單人月工資差不多能拿到2000到3000歐。意大利法律規定最低時薪為8歐元。

下半年的行情則波動較大,“有時候很淡,有時候還行。”小方提到,去年下半年行情較好,一般工人的工資從1000到3000歐不等。夫妻兩人在家單幹,一個月有4000到5000歐的收入。

小方說:“在工廠做工就啥也不用管,有貨就做,沒貨就休息。包吃包喝包住。自己拿貨則自由點,沒有人管,但是更操心,麻煩事多,有時候不忙了要自己出去找貨,吃喝房租自費。”

業餘生活遠沒有國內豐富

儘管普拉託有很多中國人,但在這裡的業餘生活遠沒有國內豐富。小方說:“忙的時候就一直做工沒空想別的,休息也沒地方玩就是看會手機。剛開始打工的時候在深圳待了兩年,那邊最好玩,剛好那時候也是愛玩的年紀。”

老謝表示,一些在普拉託的中國人很喜歡賭博。“有些人在這兒賺了十年的錢,一個子兒也沒有帶回去。”

每年8月是普拉託製衣行業生意最為清淡的時候。8月15日,是意大利的八月節。當地人通常會在8月15日前後出門度假,各個城市進入空城狀態。

小方回憶:“一般八月我們會去海邊玩或者去佛羅倫薩逛街。這段時間有很多旅遊項目,以前去過五漁村,票價也不貴,一個人50歐,一天來回接送。聖誕節前後也不忙,去年老鄉經常來我們這兒打牌,有時候一起坐在公園聊天。”

意大利的5萬中國紡織工人:無一感染,卻無生計

意大利五漁村。(受訪者供圖)

中國人在普拉託的生活交際,仍以同鄉為主,形成了各個地方的同鄉會。老謝提到,在普拉託的中國人大多數來自浙江和福建,其次是東北人,河南人和河北人也有一些。“浙江人留在這兒的多,他們的親戚朋友都在這兒。”

但大多數其他省份的務工者沒有打算久居,他們期盼著早日賺到足夠的錢,回國跟家人過上好日子。

來源|南都週刊

END

意大利的5萬中國紡織工人:無一感染,卻無生計
意大利的5萬中國紡織工人:無一感染,卻無生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