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县一业”看开远“七彩云菊”正芳菲

“一县一业”看开远“七彩云菊”正芳菲
“一县一业”看开远“七彩云菊”正芳菲

作为首批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开远市坚持制度创新、重点突破,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以创建“一县一业”示范县为契机,坚持“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发展思路,打响花卉区域品牌,“七彩云菊”不断发展壮大,成为推动高原特色农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主力军。2019年,开远市成功获批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和云南省“一县一业”示范县;2020年2月28日,由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七彩云菊”商标注册成功……如今,春色正浓、花开正艳,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和云南省“一县一业”示范县的创建犹如一双大翼,助力开远振翅高飞。

一朵花崛起一个园

花为梦 蓄势破土一朝春

春风拂面,万物生长。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开远这座“火车拉来的城市”在风雨中驰而不息,在奋斗中砥砺前行。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历届开远市委、市政府励精图治,把开远高效现代农业园的蓝图绘就在广袤的红色大地上,在“光阴的故事”里,催开了无数梦想的花朵,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时代图景。

有人说,开远高效现代农业园仿佛“一夜成名”。

在羊街乡,几年前还零星种着包谷、水稻的“黑泥地”上,如今已云集了23家知名花卉企业,其中包括投资过亿元的5家、国际合作的3家。穿行园区,道路两旁,云南爱必达、上海虹华、浙江丰岛、上海立深新园等国内花卉领军企业林立。在占地7000亩的园区里,技术、人才、资本、市场、平台等要素与区位、自然优势深度融合,彰显出巨大的创造力、蓬勃的生命力和独特的文化魅力。

瞄准云南花卉产业迅猛发展的机遇,开远市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经过反复论证,甚至争论、碰撞,最终确定以开放的心态,共商、共建、共享,用更优质的服务、更高效的管理、更灵活的机制,加快推进高效现代农业园建设。

2016年12月,开远市高效现代农业园动工。第二年开春,羊街乡上千亩的土地便不再种包谷,纵横交错的田埂消失在推土机的轰鸣中,运输钢架、砂石、砖块等的工程车来往穿梭,一座座种植大棚破土而出。

“从种下第一批花卉种苗开始,就埋下了改革开放的创新基因。”一位见证了园区建设发展的农业专家感慨。

以往园区管理机制习惯于采用行政化模式,部门之间职能交叉、协调困难、效率不高。改革就需要敢闯敢试的魄力。开远市以“放管服”改革破局,创新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方式,由红河创森高原特色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进行统一规划设计、统一流转土地、统一基础设施建设、统一招商引资,形成“多个龙头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出水”的资金整合机制,建设集高效现代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冷链物流、互联网销售、休闲旅游、创业孵化等为一体的高效现代农业园。

花为路 筑巢成就康庄道

标准的现代化温室大棚,品种自主创新,荷兰普瑞瓦智能控制系统、全套智能气候及水肥控制系统、全套种苗研发实验等设施设备,采用国际领先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集约高效绿色生产,一台电脑控制高端花卉生长过程中所需要的温度、湿度等环境要求……高效现代农业园从建设之初就非同凡响。

以“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理念为引领,开远把花卉产业锁定在“专注于中高端产品”,力争打造在全省有影响力、在全国有一席之地的主导产业。

“随着园区知名度提升,不断有投资人与我们联系。”园区运营方创森公司总经理助理曹喜民介绍,目前对入园企业标准为“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知名度,属于业内的佼佼者,可以完成从种植到销售的全产业链生产。”

在落地的企业中,包括世界最大的双梗蝴蝶兰种植企业荷兰安祖公司和世界最大的玫瑰、非洲菊生产商荷兰西露丝公司。在投资过亿元的企业中,云南爱必达园艺有限公司实现种苗、种植技术、设备设施国际一流;上海虹华菊花种苗销售量亚洲第一。

作为对“专注于中高端产品”另一维度的注解,园区负责人举例说明:2016年,投产后的第75天,上海虹华公司就出产了第一茬多头菊,全部订单来自日本、韩国,按一年生产4茬测算,每亩产量近10万枝、产值约15万元,土地产出效益比种包谷等传统农作物提升了150多倍。

志存高远而以致千里,园区的脚步从未停歇。

经过10个月建设,投资过亿元,设施设备一流的“云花创新中心”投入使用。在花卉大棚,从荷兰、以色列进口的智能气候及水肥控制系统、立体加热系统、分区微循环生态控制系统,营造了一个最适宜花卉种苗生长的环境。

面对着一眼看不到头的苗床,曹喜民说:“云花创新中心”投入使用以来,每年可生产种苗1亿株左右,产品主要供应国内高端花卉企业和亚太区域国际市场,预计可实现产值7000万元,带动就业120人。

在国际市场上抢占产品定价权和市场话语权,让其成为我省打造千亿级花卉产业的新动力,已然是开远花卉产业转型的一条新路径。在这条道路上,市委、市政府与企业携手谋划着一盘更大的棋局。

花为裳 逐梦成真伴花舞

“一县一业”改变了羊街发展路径,也改变了羊街人的生活轨迹。

钱佳丽家在羊街乡黑泥地社区。园区建成之前,大学毕业的钱佳丽选择在外打工,看到家乡发展得好,便回到黑泥地成为云南爱必达园艺有限公司的一名花工,两个月后成为公司的生产技术骨干,知花小镇鲜花交易展示中心建成后,钱佳丽来到展厅学习压花技术。

压花技术采用园区新鲜种植的鲜花经过压干以后做成干花,再通过艺术加工形成艺术品。压花技术的运用代表着高效现代农业园开始了花卉二次深加工创作,鲜花的采后处理和销售方式开始尝试多样化。

“周边游客对我们做出来的压花手工艺品很认可,自己也会亲自体验制作,喜欢的也会买回去,看到越来越多的游客来知花小镇和我一起做压花,我感觉很幸福。”钱佳丽的脸上洋溢着自信和骄傲。

转变的不止钱佳丽一人,园区建成后创造3000个长期就业岗位和1万个季节性岗位,引导农民转变为掌握农业产业技术的职业工人,带动更多农民致富和周边企业共同发展,实现了农业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

“一县一业”看开远“七彩云菊”正芳菲

一朵花连起一座城

花为信 万语千言心相印

庚子年春节前夕,人们忙着购买年货,计划着出游,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原有的生活节奏。

面对疫情,开远市委、市政府一呼百应,全市人民团结一心,积极行动起来,共产党员、群众齐上阵;一线工作人员和后勤保障人员坚守岗位、各司其职,爱心企业和热心市民也自发组织起来,给一线工作人员送物资,到处都是开远人共同战“疫”的身影。

2月4日,开远市尚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拿出两万枝小菊花和玫瑰送给两个高速公路收费站卡点、医疗系统、各乡镇(街道)等一线工作人员,以表达敬意。

2月16日,一封《致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逆行者”的感谢信》,连同一束开远天华生物产业有限公司种植的鲜花送到了坚守岗位的一线工作人员手里。

当一束束鲜花送到一线人员手里时,意外和惊喜舒缓了连日的紧张情绪,映开了一张张笑脸,一封感谢信温暖了人心,娇艳的鲜花让疫情期间的坚守变得更有意义。

开远天华生物产业有限公司原计划赠送10万枝鲜花,由于大家很喜欢,最终增加送出了22万枝。

之后,共青团开远市委和开远市工商联联合开远天华生物产业有限公司、开远尚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开展“抗击疫情,你我同行”鲜花义卖活动,义卖所得2.65万元用于资助受疫情影响的困难家庭学生,帮助解决他们开学第一个月的生活费。

花为使 温情涌动手相牵

“干就对了!”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这句话成了红河创森高原特色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剑非的口头禅。看着温室大棚里鲜花盛开,销路受阻,开远高效现代农业园几年来辛苦引进和发展起来的花企和花农损失在所难免,朱剑非表面积极乐观,鼓励和提振花企、花农的信心,私下却心急如焚,绞尽脑汁想办法、找出路。

从北京到开远这4年,优越的自然气候环境、高效务实的政商合作关系、优质的自我发展平台、淳朴包容的民风,让朱剑非与开远紧紧联系在一起,休戚与共。

困境与出路并存,逆境与机遇共生。2月29日,开远知花小镇鲜花大集利用周末首次开市,12家花企、21家花卉种植专业户参与,免费送花1000束,迷你蝴蝶兰、多彩小菊花、专利非洲菊等花卉品种齐全,价格按照基地批发价的50%或者更低进行销售,同时举办向日葵、玫瑰花基地开放日活动,金融机构也到场服务花农花企,支持花卉产业发展。

蓝色的穹顶之下,太阳已经开始显示出威力,早春30℃温暖的阳光,高速公路通行,久困于家的市民走出家门,享受阳光和春风,专程驱车到羊街逛花市。

“以前不知道开远种出来的花这么漂亮,这次听说开远的鲜花卖不出去,心疼我们的企业,专门过来买一点,算是支持开远的花卉产业。”市民张女士曾参与高速公路卡点值守,她手捧着一束刚买的粉色小菊花说。

此外,云南爱必达园艺有限公司、浙江丰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开远天润园艺科技有限公司等园区企业也通过低价售卖或电商销售的方式开展自救。

一时间,开远市民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了开远花卉企业销售难,纷纷掏钱买花,或通过线上买花,或利用周末的好天气到知花小镇逛一逛,买一束自己心仪的鲜花。开远高效现代农业园的高端鲜花开始进入开远、蒙自、个旧等城市的寻常百姓家,城区居民家中鲜花盛开;羊街、大庄的农户家中因为有鲜花点缀而增色不少,充满生机。

3月13日,一场“全球百万枝高品质鲜花直供”网络推介活动在开远高效现代农业园举行,当天,参与抖音、天猫、淘宝平台直播互动的网友达56万人,实现线上交易额23万元,由此,开远逐渐走出鲜花销售困境。

“一县一业”看开远“七彩云菊”正芳菲

一朵花扮靓一个未来

花为序 一帷荡开现丽影

“才放南枝四五朵,已招东阁两三人。”这是明代文学家杨慎400多年前客居开远时,留下的《早梅》中的诗句。

杨慎曾在开远讲学著书数月,某一冬夜,杨慎和好友王庭表诗酒酬唱,指窗外梅为题,诗兴大发,一唱一和,一夜吟成《梅花唱和百首》,后人称其为“双百梅花诗”,《早梅》便是其中的一首。

“双百梅花诗”作为开远的文化瑰宝,影响开远文化数百年。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气候的变化,有诗无梅成为开远的一桩文化憾事。

为填补开远梅花种植空白,再传梅花树下吟梅花诗的佳话,开远天润园艺科技有限公司在尝试种植了腊梅系列20多个品种后,发现澳洲腊梅适合开远种植,遂选择平头、尖头、重瓣等10多个品种进行试种、育苗,获得成功。

腊梅试种、育苗成功的背后有着科技与人才的强大支撑。园区企业拥有发明专利18个,实用新型专利54个;建成亚洲最大的菊花资源库,保留品种3600多个,已成功研发培育出菊花新品种60多个,获得农业农村部授权菊花新品种46个,打破了长期以来国外菊花品种垄断的局面;达成国际合作1个,与美国保尔合作成立合资公司云南保尔佳荟园艺公司,开展新技术合作和专利种苗生产;与云南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中国农大、中国农科院、云南大学、南京农大签订相关合作协议。

有了科技和人才的加持,开远高效现代农业园在短时间内,实现园区种源研发和种苗繁育、花卉品种和地域扩展,高端花卉向中、低端花卉延伸;主花向配花延伸;观赏型花卉向食用、药用型花卉延伸;简单插花装饰向艺术造型花卉、小微型盆栽、组合盆栽花卉等产品延伸;种植地区由原来的羊街乡局部为主向开远全域延伸;花卉种植分类由原来的蝴蝶兰、洋桔梗、非洲菊等20余个草花品种向鲜切花、木本花卉、盆花、鲜食花等延伸。 随着产业链延长,花卉产品附加值提高,开远市花卉产业一产向二产融合、向三产延伸,初具全业态发展雏形,“七彩云菊”区域品牌打响市场。

花为媒 恰是云端春意浓

白雪是一名花卉企业的员工,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企业鲜花卖不出去,她在微信上建了一个基地直供鲜花交流群,将喜欢鲜花的小姐妹拉进群里,每天早晨在群里发布鲜花采摘图片及售卖信息。

开远高效现代农业园建设初期以高端花卉为主,引进的都是国内大型花卉企业,采取的都是订单式销售。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企业之间的销售链中断,出现鲜花卖不出去的困境。白雪利用微信群在企业与消费者之间搭建起销售平台,这种方式很受消费者欢迎。

“鲜花的主要消费者是年轻人,但他们或忙于工作,没时间去花店买花,或喜欢花但不愿意去逛花店,通过微信下单后,鲜花就送到顾客手里,非常方便。”白雪说。

为解决因疫情导致销售渠道不畅的问题,开远高效现代农业园与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建设信息网络;与云南省级数字农业展厅合作,实现农业物联网共享,在园区建成一个完善的产业体系;建立花卉研发中心、花卉集散中心、基地直供中心,搭建公共信息平台、电商带货平台,打造开远全新的销售平台。

“隔着屏幕,似乎依然闻到花香。”一位网友参与留言互动,“多元创新的服务,让开远的春天在云端绽放,带来不一样的精彩。”

花为翼 天高云阔竞自由

把小农户带入大市场,让大企业带动大产业发展。为了带动农户种植,园区制定联农带农致富三步曲:入职农企学习技术、企业内部创业孵化、走入市场,有组织培养孵化创业创新者。

园区在开远天润园艺科技有限公司开辟了80亩露天农地,组织开远各乡镇农户到这里考察学习种植技术,选择种植技术含量低、投资少、花卉灌溉需水量小、适合农户种植的澳洲腊梅、澳洲木百合、针垫花、珊瑚果等10个系列100多个品种进行示范推广;园区提供全程技术跟踪指导、质保服务;采收时由园区统一按照市场价格协助销售。目前已成功带动200多个农户种植花卉,羊街乡红土村委会主任张海备就是其中之一。

“过去,我家一直以种蔬菜为主,去年听说花卉产业相对于蔬菜收入稳定,于是尝试种植乒乓菊、小菊花、多头菊等20多个品种的花卉6.6亩,由天华公司提供种苗,派技术人员来指导我们管理、销售,收入还不错。”张海备说。

随着开远市加大花卉产业投入,张海备打算扩大种植面积,让更多农户看到种植花卉带来的效益,以点带面带动农户们在红土村委会把花卉产业做大做强做优。

为了充分利用好开远气候、光照、海拔等优势,由政府、园区和行业协会等共同参与规划布局,按照各乡镇(街道)所处的地理位置、水利条件、地势差异,引进国内外市场较好、价格稳定、增长势头较高的品种进行分区、分工、分片种植,避免出现过度供应导致价格波动较大。

“一县一业”看开远,“七彩云菊”正芳菲。未来,开远市将继续以高效现代农业园为依托,打造总体规划3.7万亩、提供3000个长期就业岗位和7000个季节性岗位、产值达到34亿元以上的现代花卉产业,在我省由花卉大省向花卉强省迈进的征程上,成为新的主力军。

云南网记者 李树芬 通讯员 李雪琼 董懿锌 摄影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