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冒充公檢法詐騙再出新“花樣”……

遼寧省公安廳反電信詐騙中心民警提示,隨著新冠疫情在全球範圍內愈演愈烈,各國為了控制疫情擴散和輸入風險,都採取了一定的出入境管控措施,但這也給海外國人的歸國造成了不便。與此同時,騙子瞅準時機,利用國外與國內信息不對稱的特點,對冒充公檢法詐騙進行了新升級,將黑手伸向了海外的留學生群體,近期不少海外留學生紛紛中招。

一下被騙212萬元

近日,在國外上大學的留學生小李,就遭遇了“升級”後的冒充公檢法詐騙。小李先是接到了自稱是中國駐洛杉磯領事館工作人員的電話,對方能夠準確說出小李的個人信息,也正因為如此之後小李才會對對方的話深信不疑。

在電話中,“工作人員”告知小李在廣州海關抓獲的一名非法入境的女子身上搜到了小李的護照,現在警方懷疑小李與這起案件有關,要求她協助調查。小李聽完大呼冤枉,稱自己目前仍在國外,不可能犯案。對方表示除非小李能夠提供廣州某“派出所”的開具的無違法證明給領事館,否則美國警方就會逮捕她。

小李聽到自己涉嫌犯罪十分著急,趕緊按照對方提供的電話打到“派出所”詢問案件情況。“派出所朱警官”在聽過小李陳述後,表示可以為小李開具“無違法犯罪證明”。就當小李準備鬆一口氣的時候,另一個人的到來打斷了小李與“朱警官”的對話。小李在“朱警官”與其的對話中瞭解到,這個人是“朱警官”的領導“林隊長”。“林隊長”告訴“朱警官”,小李涉及的案件案情十分重大複雜,現在有新的證據顯示小李涉嫌參與了跨國洗錢犯罪,要繼續接受調查。“無違法證明”不但不能給小李開,還要求“朱警官”抓緊時間將案件上報爭取國際支持,要美國警方出面逮捕“小李”接受調查。聽到這兒小李急了,連忙表示自己是無辜的,這時“林隊長”接過電話,告訴小李可以給他一個機會證明清白,但小李必須按照他的要求去做,同時必須嚴格保密,不能告訴任何人,否則警察馬上會逮捕她,不再給她“自證清白”的機會。

此時的小李已經完全被嚇蒙了,老老實實按照對方的要求,將自己的所有存款212萬元彙集到一張卡上,分多次轉到“朱警官”提供的“香港廉政公署”指定安全賬戶接受財產審查。但幾天過後小李查賬戶時發現,對方並沒有按照當初約定的將錢轉回到自己的賬戶,小李聯繫“朱警官”也聯繫不上。這時小李覺得事情不對給國內家人打電話瞭解情況,才發現自己被騙,連忙報警。

警方發佈詐騙手法分析

警方表示,騙子利用公檢法等國家機關的權威性極易打消受害人的疑慮。同時騙子事先非法獲取受害人個人信息加以佐證力證自身“身份”,擊破受害人防範心理。

騙子之所以將詐騙矛頭對準海外留學生或有長期在海外生活經歷的人,一是因為大學生群體涉世未深相對單純,容易輕信他人;二是因為利用護照、簽證等該群體最為看重的證件和信用資料為切入點,更容易擾亂受害人正常思路,使他們關心則亂;三是因為這類受害群體與國內親友聯繫不便,即使後期被識破騙局,騙子利用國內外時間差早已將被騙錢款轉移瓜分。

如何應對這種詐騙方式?警方提示:

1.凡是自稱“疾控中心、通信管理局、電信運營商”等工作人員,以“個人信息洩露、涉嫌洗錢、涉案”等為理由主動幫忙將電話轉接至“公安機關”的,都是詐騙!

2.凡是要求“電話、QQ、微信語音視頻”做筆錄的,都是詐騙!

3.凡是要求通話內容“絕對保密”、通過網絡發送“通緝令、逮捕令”的,都是詐騙!

4.凡是要求手機電腦下載軟件、點擊網頁鏈接“接受調查”的,都是詐騙!

5.任何要求把資金歸集到指定賬戶(無論自己名下還是陌生賬戶),要求開通網銀,提供銀行賬號、密碼、驗證碼的,都是詐騙!

6.接到陌生電話,如有疑問,請立即撥打110電話求助諮詢!

指尖瀋陽、沈報全媒體記者 楊碩

瀋陽日報社新媒體中心(瀋陽網)編輯:高杉 見習編輯:逄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