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实验性驱逐舰:步入直流蒸汽锅炉死胡同的“熟练”级驱逐舰

驱逐舰作为目前世界上最重要舰艇,也是除航空母舰作战实力相当强的军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造吨位颇大的巡洋舰或者战列舰逐渐被航空母舰替代。只是在冷战时期,前苏联保留着建造重型核动力巡洋舰的传统,然而这种重型巡洋舰依然不符合未来军舰的主流。现代驱逐舰以护航为中心,而不是要重现舰炮对决的年代。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苏联海军重视建造水面舰艇,而且一直强调建造出本国新型现代化驱逐舰。在当时,苏联建造水面舰艇实力薄弱,本国根本无法独立建造和设计新型驱逐舰。在苏联实行计划经济后,苏联整体经济实力得以恢复,迫切希望建造大舰队核心海军规划。这时,苏联建造的列宁格勒级驱逐舰和明斯克级驱逐舰存在工艺技术和技术能力跟西方驱逐舰相比较存在严重劣势。迫于现实困难和压力,再加上高层的好大喜功,苏联走上跟西方传统海军强国学习的道路,进而获得先进军舰成熟技术,减少在建造和设计过程中犯下严重错误和弯路。

研发背景-前辈们的尴尬

在1933-1938年,苏联海军决心建造出45艘新型驱逐舰,大舰队规划最终让苏联投入到意大利的怀抱中,在获得意大利“箭”级驱逐舰和“西北风”级驱逐舰核心技术其中包括图纸,经过消化和吸收最终打造出前苏联“愤怒”级驱逐舰。“愤怒”级驱逐舰整体保留着意大利驱逐舰风格,严重的说就是翻版,这导致在整体继承意大利驱逐舰,也把意大利驱逐舰难以剔除的弊病嫁接到苏联海军驱逐舰。虽然,苏联海军实力短时间内获得提升,但造成伤害也是颇大。

苏联实验性驱逐舰:步入直流蒸汽锅炉死胡同的“熟练”级驱逐舰

苏联海军主力舰- 愤怒级驱逐舰全速前进

“愤怒”级驱逐舰在加入苏联海军后,存在缺点也是日益暴露出来,其中就包括高速航行中存在振动严重,糟糕的情况很可能导致推进器桨叶断裂,而苏联设计局针对此种问题作出动力机械装置布局调整,依然收效甚微无法解决实际问题,导致治标不治本。眼下,苏联在发展大舰队海军初期,一直盲目的追求意大利驱逐舰经验,在短时间增加海军作战实力。可是,对苏联海军驱逐舰在未来服役中造成严重的困难,以及在苏德战争中因整体作战实力不足和舰体机构强度不够,都让“愤怒”级驱逐舰在苏德战争落下败仗。

苏联驱逐舰探路者

由于德国驱逐舰整体吨位受到《凡尔赛条约》限制,建造大吨位驱逐舰被掣肘。而德国另辟蹊径在机械动力进行改进弥补作战吨位不足,努力提高船速。而提高船速根本办法则是增加主动力装置的功率,并增加其质量和尺寸。德国研发出瓦格纳型高压重油专烧锅炉,这种新型锅炉被布热津斯基深深着迷,原本在新型驱逐舰中采用瓦格纳型锅炉。可是,苏联研发的“拉姆辛”式盘管直流蒸汽锅炉也进入试生产阶段。渴望打造本国驱逐舰的苏联工程师,相中直流蒸汽锅炉作为新型驱逐舰动力。或者是命运安排,这款新型战舰就这样诞生,带有苏联海军实验性驱逐舰-“熟练”级驱逐舰,也成为了直流蒸汽锅炉作为动力驱逐舰探路者。

苏联实验性驱逐舰:步入直流蒸汽锅炉死胡同的“熟练”级驱逐舰

苏联驱逐舰探路者-“熟练”级驱逐舰

当时船舶制造的革命性步骤是电焊的广泛使用,这对驱逐舰建造帮助很大。而且,苏联在建造“熟练”级驱逐舰过程中采用电焊,增加舰体吨位,同时将直流电切换为交流电来减轻电气设备的重量。

“熟练”级驱逐舰作为苏联实验性驱逐舰,在项目初期思路是在低油耗情况下增加航程,同时部署新武器装备。“熟练”级驱逐舰整体技术和武器装备要求如下:


苏联实验性驱逐舰:步入直流蒸汽锅炉死胡同的“熟练”级驱逐舰

“熟练”级驱逐舰初始设计方案


技术要求:

1、保证驱逐舰43节航速

2、标准排水量达到1437吨

3、在经济航速下保证3200海里的续航实能力

装备要求:

三门76毫米34K防空炮

两门45毫米21K防空炮

两门12.7毫米防空机枪

两具533毫米口径433毫米鱼雷发射管


苏联实验性驱逐舰:步入直流蒸汽锅炉死胡同的“熟练”级驱逐舰

“熟练”级驱逐舰批准的设计方案

其实在设计初期,“熟练”级驱逐舰采用76毫米高射炮。苏联海军则对这款驱逐舰提出更高要求,在布热津斯基权衡和取舍中达成妥协,不得不对武器配置做出调整,取消舰首主炮和三门76毫米34K防空跑,但为保证火力部署三门130毫米双管火炮。然而,在“熟练”级驱逐舰实际建造中,这款驱逐舰整体参数频繁被修改,导致建造进度大幅度被拖延,而且舰艇锅炉没有经过台架试验直接上舰驱逐舰测试,火炮和瞄准装置的重量增加,决定重新制造两个后置锅炉的上部结构并放弃过热器,以补偿稳定性的降低。

“熟练”级驱逐舰船体结构

苏联实验性驱逐舰:步入直流蒸汽锅炉死胡同的“熟练”级驱逐舰

“熟练”级驱逐舰船体结构

“熟练”级驱逐舰船体结构外表皮装配在普通的背对背板条上,并与三排铆钉接缝相连。甲板桁用焊接连接甲板甲板铆接一圈。在保留“愤怒”级驱逐舰外形和布局,强调结构强度而采取全焊接拼缝工作,动力采用四个直流蒸汽锅炉,交替安置锅炉和汽轮机机械布局,增加1座烟囱数量。

“熟练”级驱逐舰实验过程

苏联实验性驱逐舰:步入直流蒸汽锅炉死胡同的“熟练”级驱逐舰

“熟练”级驱逐舰实验过程

“熟练”级驱逐舰建造工作在1937年由于布热津斯基被捕,这让驱逐舰建造工作更加困难重重,在缺少布热津斯基情况下,“熟练”级驱逐舰的后继者工程师都头疼不已,根本不知道如何处理这款驱逐舰,一直到1938年春天驱逐舰的建造才恢复。“熟练”级驱逐舰采用直流锅炉显著特点需要根据负荷同步给水,燃料和空气供应,这就需要自动化调整来实现,但结果却相当复杂。由于本国没有此类设备,只得打算采用德国锅炉自动控制装置,可是德国处在二次大战的整军备战中,根本无暇顾及苏联。不得不掉头回来,采用国产控制装置,实现自动运行调整模式来确保直流锅炉的效率。

1940年,“熟练”级驱逐舰开始进行试验测试,该舰总共出海试验五次,在手动控制锅炉情况下达到35节航速,这跟该舰最初设想达到43节航母相差甚远,其实际功率只有40000余马力,最大航速勉强达到25节。其实,最困难因素还是“熟练”级驱逐舰无论如何都无法实现锅炉控制自动化系统的可靠运行,必须采用极为落后的人工操作调节。

“熟练”级驱逐舰服役过程

苏联实验性驱逐舰:步入直流蒸汽锅炉死胡同的“熟练”级驱逐舰

“熟练”级驱逐舰进行火炮射击

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熟练”级驱逐舰国家测试被迫中止,参加对德国军队的作战中,被编排在苏联保卫战中,作为浮动炮台提供远程火力打击,总共发射1069枚炮弹。但是,在参加保卫战中船尾烟囱遭到炮弹袭击,导致第二个锅炉舱破坏,而后再次被炮弹袭击导致退出战斗进行维修。维修工作完成之后,再次参加对列宁格勒的保卫战,承担起苏联地面部队的海上火力支援,参加星火行动-发射27次火力打击,打破对列宁格勒的封锁。。随着,苏德战争后期局势发生变化,“熟练”级驱逐舰逐渐退出战斗一线支援。最终在第二次大战结束后,“熟练”级驱逐舰被苏联海军纳入波罗的海舰队的新建舰队,中断的国家海上测试再次重启,测试结果依然效果不佳,最重要则是锅炉自动控制系统无法操作,这艘经历二战战火洗礼的驱逐舰被苏联从从舰艇名单中剔除,结束作为实验舰艇生涯被解体。

总体评价:

“熟练”级驱逐舰虽然成熟的布局和设计特征。但是,采用直流蒸汽锅炉的蒸汽轮机装置根本不适合军舰使用,这类驱逐舰发展结束绝对是死胡同。在当时,德国依靠着高超的技术也无法实现蒸汽参数较高类似装置稳定运行,必须进行反复试验,何况苏联工程师根本无法掌握这种复杂的控制装置。因此,“熟练”级驱逐舰如果在继续发展,也会走入死胡同,所以这款驱逐舰最终建造一艘也就戛然而止。反过来说,这款驱逐舰为苏联后续舰艇设计打下基础,毕竟作为苏联自主设计的首款驱逐舰存在种种缺陷,这也是必须要交付的学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