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杨国忠一生,靠妹妹上位却终究没有善终!

若以邪恶指数对唐朝的诸多奸臣进行排名的话,口蜜腹剑的李林甫恐怕还得甘拜下风,大唐第一恶棍非杨国忠莫属。李林甫虽然够阴险,不过毕竟是受过教育,他坏得不够彻底、不够纯粹,而杨国忠同志显然要比他纯粹多了。

宰相杨国忠一生,靠妹妹上位却终究没有善终!

杨国忠从小就显示出了做坏人的杰出天赋,每时每刻都在做偷鸡摸狗、坑蒙拐骗、吃喝嫖赌的事。

三十多岁的杨国忠已经娶了老婆,生了孩子,还在剑南节度使 章仇兼琼家里打杂,事业毫无所成,不过可贵的他依然有强烈的事业心,事实证明,是“金子”早晚都会发光的。杨玉环册封贵妃的消息传来,杨国忠果断地抓住了这个机会,带着厚礼,一路上餐风露宿 ,千里迢迢赶赴长安。抵京后,杨国忠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先找到妹妹,接着,利用堂妹的关系接近另一个堂妹杨贵妃。其实,之前他根本没有与这个堂妹见过面,不过凭借出色的口才和过人的心机,很快与杨贵妃建立了亲密的兄妹关系。

下一步,杨国忠利用杨贵妃的关系,见到了唐玄宗。再接下来,凭借其坚忍不拔的意志和老谋深算的智慧一步一步往上爬。当然,其夺权过程并非一帆风顺,特别是与李林甫的明争暗斗更是惊心动魄,荡气回肠。 杨国忠展开乾坤大挪移神功,愣是说服了李林甫的心腹吉温投诚,吉温为其提供妙计,一举剪除李林甫的党羽亲信刑部尚书、京兆尹萧炅御和史大夫宋浑。可怜的李林甫事先一无所知,眼看着自己的亲信被流放贬官,这才明白自己被结结实实耍了一回。

宰相杨国忠一生,靠妹妹上位却终究没有善终!

当然,李林甫绝不是好欺负的主儿,时时刻刻都在寻觅着反击的机会。不久,机会来了。由于南诏屡次骚扰 , 边境,蜀人上表奏请身兼剑南节度使的杨国忠 前往平叛。狡诈而阴险的李林甫君马上奏请唐玄宗顺应民意,派遣杨国忠率兵平叛,打算借机让杨国忠演一回“风 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这一招自然瞒不过杨国忠,可是他一时也无良策,只好酝酸一下感情,找唐玄宗表演嚎啕大哭,再加上杨贵妃的求情配合,终干搞定了 唐玄宗。于是,皇帝答应让杨国忠想去平叛,然后再召回朝廷担任宰相。

宰相杨国忠一生,靠妹妹上位却终究没有善终!

杨国忠还在赴蜀的路上的时候,李林甫大人没来得及品尝胜利的果实,竟然病重。玄宗当机立断,派使者召还了杨国忠 杨国忠可不好糊弄,他决定亲自前往探望李林甫。见了病床上 的李林甫,他丝毫不敢怠慢,又是跪拜又是问安。李林甫此时见到杨国忠,不由得百感交集,流下了激动的泪水,他对杨国忠说:“我是将死之人,我死之后公当入相,请公善待我的儿孙,身后之事就托付你了!”杨国忠见李林甫说穿了自己的心事,心不由得一沉,表情也很不自然。不过稍加调整,他便恢复了冷静,用无限关怀的声音说“相公养病便是,病愈之后,国忠自当为相公效力。”

不久李林甫便死了,杨国忠也很好地发挥了自己的奸人本色,将李氏一族及其党羽杀头的杀头,流放的流放,处理得井井有条,干净利落 杨国忠经过多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当上宰相后,杨国忠没有忘记昔日那些好兄弟,见缝插针四处为自己的亲信谋官位、谋福利。

在选拔官员方面,杨宰相也展开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他提出以资历为标准,凡有空缺,按资历高低授官。这样,一大批入职以后一直在原地踏步的“人才”终于盼出头了,感叹杨宰相英明。

宰相杨国忠一生,靠妹妹上位却终究没有善终!

杨宰相在私宅办公时,还每每让杨氏姐妹过来垂帘偷看,吏部侍郎韦见素和张倚穿着紫衣服,被随意差遣。

此时,杨宰相指点江山,不可一世,朝中已无敌手,只有安禄山。安禄山,是胡人,父亲姓康,母亲阿史德是突厥巫师。此君名字粗鲁,外表也粗鲁,心思却比大海里的针还要细,这种形象用来骗人无疑是有先天优势的。安禄山十分注意发挥自己的优势,把唐玄宗哄得团团转。由于身体肥胖, 肚子下垂。一次,唐玄宗指着他的肚皮开玩笑:“你肚子里装的是什么东西?怎么这样大? 安禄山老老实实地回答:“没有别的东西,只有忠于陛下的一颗赤心!”唐玄宗听后大喜。

宰相杨国忠一生,靠妹妹上位却终究没有善终!

还有一次,唐玄宗叫安禄山拜见太安禄山画像,他却站着不动。左右催促他赶快跪下,安禄山傻乎乎地说“我是胡人,不懂朝廷礼节,不知道太子是什么官。”善良的唐玄宗竟然主动给他解释说:“太子是储君,我百年之后,由他接替我做君主。”安禄山这才“恍然大悟”,憨头憨脑地说:“我天生愚蠢,过去只知道陛下一人,不知道还有储君。死罪!死罪!”然后,赶忙跪下拜见太子。

唐玄宗对于安禄山的表现十分满意,更加喜欢他了。安禄山深知,要想获得唐玄宗的进一步欢心,讨好唐玄宗的女人至关重要。他见杨贵妃没有儿女,就不依不饶地请求做杨贵妃的干儿子,玄宗欣然应允。举行收养子典礼的时候,安禄山故意不拜唐玄宗,只拜杨贵妃。唐玄宗责问他为什么不先拜自己,安禄山唐玄宗带着十二分真诚回答:“我是胡人,只知道有母亲,不知道有父亲。” 杨国忠与安禄山同受唐玄宗的宠遇。不过杨国忠起步要比安禄山晚得多。安禄山做平卢节度使的时候,杨国忠还不知道在哪呢,所以李林甫在相位时,安禄山十分惧怕。因为在李林甫面前,安禄山从骨子里看不起他。 任何一个阴谋诡计都藏不住。现在杨国忠为相,虽然够无耻够阴 险,但其资历、威望、能力均很有限,所以安禄山根本瞧不起他。

眼看若安禄山宠遇日增,势力日益壮大,拉不成,又无力制服,杨国忠便转而向玄宗多次陈述论证安禄山的造反迹象及可能性,想借唐玄宗之手除掉安禄山,不过唐玄宗并不这么看。他长期宠信安禄山,认为这只不过是二人争宠的小把戏。 杨国忠说安禄山要造反一多半是想制造一个合理的杀人动机,其实,安禄山确实有反叛之心,不过条件尚未完全成熟,他还不想过早地暴露自己的野心。当时太子李亨根据自己的观察也预言安禄山将叛乱,但玄宗根本听不进去。

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初八,安禄山调集15万人,号称20万,引兵南公开造反,不过打出的是讨伐杨国忠的旗号。此时,唐玄宗和杨贵妃等正在华清宫里寻欢作乐,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象。由于叛军行动诡秘,河北方面没有传来一点消息。直到安禄山起兵反叛的第七天,唐玄宗这才确信安禄山真的叛乱了。他立刻召见宰相杨国忠,商讨如何制服安禄山。

杨国忠一听不但不惊慌反而十分得意,因为这证明了他有先见之明,狂妄地说:“如今真正想反叛的只有安禄山一个人,将士们都是被逼迫造反的。不出十天半个月, 安禄山的首级一定会被送来。”唐玄宗当然希望叛乱早日结束,所以也轻信杨国忠的分析。

宰相杨国忠一生,靠妹妹上位却终究没有善终!

安禄山有备而战,而且速战速决,所过州县,望风披靡。唐玄宗设置的防线,根本挡不住叛军的进攻。河南的几道防线顷刻瓦解,陈 留、洛阳与陕郡相继被占领,唐王朝军队明显不是叛军的对手。 随着战局的急转直下,唐玄宗懊丧不已,打算御驾亲征,下诏令朔方、河西、陇右各节度使带领他们的人马,除留守边镇城堡的兵 员外,在20日之内,全部赶赴京师汇集。

玄宗亲征,由皇太子李亨监 国。对于杨国忠来说,太子监国比叛军作乱更可怕。因为他一向压制太子李享及其党羽,如果真是太子监国,杨氏一族岂不失势?,杨国忠急忙找杨氏姐妹商量,对她们说:“太子平时仇恨我们家专横,他若监国,我们的性命就危险了。”杨氏姐妹立刻到兴庆宫找杨贵妃,希望她能阻止此事。为了外戚家族的利益,也为了自己的地位和利益,杨贵妃跪在唐玄宗面前,苦苦请求收回成命。唐玄宗已是71岁高龄的老人了,亲征的决心本来就不很大,爱妃一求情,只好作罢。

宰相杨国忠一生,靠妹妹上位却终究没有善终!

在当时国家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情况下,唐玄宗对杨贵妃一味迁就、让步,听凭杨氏兄妹的摆布,这就使朝廷上下对杨国忠、杨贵妃 更加怨恨,太子李亨与杨国忠之间的矛盾更为激化 杨国忠在朝野丧失人心,导致了一些潼关守将回兵诛讨杨国忠的倾向。守将王思礼曾秘密向哥舒翰建议,要他向唐玄宗上表请求诛杀杨国忠,以谢天下,哥舒翰迟疑不决。王思礼又请命率30骑到长安, 将杨国忠劫至潼关诛杀。哥舒翰认为这样做风险太大,如果事情败露 就会背上叛臣贼子的罪名,所以没有同意

对于自己的危险处境,杨国忠敏感地觉察到了。有人对他说 “如今朝廷的重兵都掌握在哥舒翰手里,他若倒戈向西杀来,宰相大 人岂不是很危险吗?”杨国忠听后大吃一惊。如果真的出现这种情 况,那比安禄山叛军入关还可怕,自己的性命定然难保。所以,他奏 请唐玄宗派杜乾运率万人驻扎在灞上,名义上是防御安禄山叛军,实际上是对付哥舒翰倒戈向西讨伐他。哥舒翰也意识到杨国忠想加害自己。于是设计斩了杜乾运。这一下,杨国忠见自己意图被识破,更害怕了,竭力把哥舒翰往死路上推。

恰在此时,郭子仪、李光粥部在河北告捷,叛军军心动摇。加之潼关久攻不下,安禄山终日惶惶不安,打算放弃洛阳,退兵回范阳老巢。整个战略形势对唐军十分有利。由于求胜心切,判断失误,唐玄宗下令哥舒翰率军出关作战,尽快攻下陕郡,收复东部洛阳。哥舒翰 据理争辫,坚持守关。远在河北的郭子仪、李光弼也根据当时形势陈 述利害,上奏说:“若潼关出师,有战必败。关城不守,京室有变,天下之乱,何可平之。”

宰相杨国忠一生,靠妹妹上位却终究没有善终!

就在这出不出潼关的关系整个战局成败的决定性时刻,宰相杨国忠在唐玄宗跟前的言论,起了极坏的作用。他只盘算着如何防备哥舒翰的威胁,唯恐哥舒翰不出关,对自己不利,而不考虑国家安危,所以屡次向唐玄宗进言,要哥舒翰出关,玄宗下定决心,接二连三地派宦官催促哥舒翰率军出关。哥舒翰无可奈何,知道出关必败,不禁恸哭。 哥舒翰率大军东出潼关,结果大败。潼关失守,战略形势急转直下。对唐玄宗是一个巨大的打击,由于惧怕安禄山攻进长安,他产生了逃跑的念头。

唐玄宗在兴庆宫,召见宰相杨国忠,紧急商议。杨国忠提出让唐玄宗移驾入蜀,打算向四川方向逃跑。唐玄宗早已心慌意乱,也没有别的高招儿,只好同意。安禄山起兵叛乱,打的是诛杀杨国忠的旗号,对此,杨国忠不能不考虑自己的退路。杨国忠曾身领剑南节度使之职,在四川有相当的势力。如果唐玄宗逃往蜀中,对巩固他的地位十分有利,甚至可以“挟天子以令天下”,而不必整日担心被诛杀。所以他赶紧派心腹提前赶往四川安排。四川物产富饶,周围有崇山险关可据,对于如惊弓之鸟的唐玄宗而言,也是一个比较安全可靠的去处。

唐玄宗命龙武大将军陈玄礼整顿禁军,赏给他们许多钱帛,挑选了良马九百余匹,以供保驾之用。唐玄宗和杨贵妃、皇太子、亲王, 妃嫔、皇孙、杨国忠、韦见素、高力士、魏方进以及亲近宦官、宫人 等,悄悄地离开未央宫,西出延秋门,向咸阳方向逃去。其他皇亲国戚、王公大臣,都被丢在京城,丝毫不知情。行至左藏库时,杨国忠 建议派人焚烧,唐玄宗伤感地说:“叛贼抢不到这些东西,必定要搜刮百姓们,不如留给他们,不要再加重子民们的负担了。天亮时分,唐玄宗带领的逃亡队伍匆匆过了渭水上的便桥。杨国忠一过桥就下令毁桥断路,唐玄宗知道后,气愤地说:“百姓们也要忏佞小人的不同归宿,避贼求生,为什么要断绝他们的生路呢?”特别命令高力士留下,监督着把火扑灭,然后再赶路。

宰相杨国忠一生,靠妹妹上位却终究没有善终!

由于唐玄宗等人在宫中享受尽了荣华富贵,此次入蜀,路上受尽了苦难,唐玄宗又气又恼,回想自己的大半生,百感交集,忽然产生 轻生的念头,一头撞向一棵大树。恰好高力士赶过来,牢牢抱住他的双脚,呜咽着劝说,唐玄宗这才作罢,不禁掩面而泣。一位名叫郭从谨的老人上前说道:“安禄山包藏祸心,已经不止一天了。也有人进宫报告他阴谋造反,陛下都把他们杀了,使得他的好计能够得逞,招致陛下流亡。所以先王重用忠臣良相来使自己耳聪目明。我还记得宋瑾担任宰相的时候,经常直言讲谏,因此天下太平。

从那以后,朝臣 都不敢犯言直谏,而是靠阿谀奉承来保全自己的乌纱帽,所以宫门外的事情,陛下都被蒙在鼓里,百姓们早就料到会有今天了,但宫廷警卫森严,我们根本进不去,无法表达自己的忠心。如果事情不达到这种地步,我哪能见到陛下,和陛下说起这些事情呢?”唐玄宗深受感动,一再安慰他,老人摇头叹息着走开了。

大队人马继续前行。队伍行至兴平县西郊马嵬驿,随从护驾的禁军将士疲惫不堪,再加上饥饿难忍,遂萌生出强烈的不满和愤怒情绪。禁军首领龙武大将军陈玄礼,早就看不惯骄横自恣的杨国忠,因为他的专权乱政,导致君臣们流离失所落到如此地步,所以早就想诛杀杨国忠。陈玄礼召集众将领,慷慨激昂地说:“如今天下分崩离析,皇上出逃在外,难道不是由于杨国忠盘剥百姓、朝野怨愤所造成的吗?

如果咱们不除掉他向天下谢罪,怎能平四海之愤呢?”大家反应非常强烈,异口同声地答道:“我们早就想这样干事情如果成功,就是死也心甘情愿!”恰在此时,有20多个吐蕃使者,因饿了好几天没东西吃,正围住杨国忠的坐骑诉苦。杨国忠还没有来得及答话,愤怒的禁军将士们大声叫喊:“杨国忠与吐蕃谋反。”有人箭射中杨国忠,杨国忠从马背上滚落下来,窜进马嵬驿西门内,军士们蜂拥而入,将杨国忠乱刀砍死,并用枪挑着他的脑袋挂在驿门外示众,随后又杀了杨国忠的儿子户部侍郎杨暄等人。

杨国忠被杀时,唐玄宗正在驿亭里休息,听到外面的喧哗声,就询问出了什么事。左右告诉他杨国忠已被军士以谋反罪名杀死。唐玄宗当然不相信杨国忠会谋反,但是作为一个政治家,他知道问题的起因。“祸由杨国忠”的舆论他早有耳闻,所以并没有责备冲动的军士,而是拄着拐杖走出驿门,慰劳将士,要军士们收兵归队。

宰相杨国忠一生,靠妹妹上位却终究没有善终!

杨国忠被杀后,他的妻子裴柔、幼子杨唏、二儿子杨昢等,被安禄山叛军杀死;三儿子杨晓,逃到汉中郡后,被汉中王李踽打死;而 杨国忠的心腹不是被乱军杀死就是被唐军杀死。

历史证明,公道自在人心,残害忠良,但他的人绝对不会有好下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