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游西安:暴走城东老街旧巷,邂逅市井生活和人文风景

这是小渔的行旅日记,走走停停,和我一起看西安。

徒步游西安:暴走城东老街旧巷,邂逅市井生活和人文风景

古都西安,人文古迹遍布。除了那些声名在外的著名景点,古城犄角旮旯里也藏着许多少为人知的人文风景。前两天趁着天气晴好,我免费预约游览了西安钟鼓楼。而后顺着“东大街—大差市—东县门—东仓门—下马陵—和平门”的路线一路溜达,开启了一次走街串巷逛西安的徒步之旅。

在西安城东的老巷旧巷中,我邂逅了平凡生动的市井生活,也发现了很多有趣的古都历史。

西安有个东县门,不是县也没有门

游览完西安钟楼,我顺着西安东大街一路前行,到“大差市”后准备步行走到“和平门”。当时只知道大概方向,便跟着感觉走了,一路走街串巷,也算换了个角度看西安。

徒步游西安:暴走城东老街旧巷,邂逅市井生活和人文风景

走着走着,看到了一个“东县门”的路标牌,这成功引起了我的注意。说来惭愧,作为一名西安土著,我还真是第一次听说这个地名。

“东县门”的名字听起来很奇特,不过它既不是一个县,也没有门,而是西安城东的一条东西走向的普通街巷。东临东羊市,西接东厅门,整条巷子不过二百多米长。我匆匆逛了一圈,发现这条街两侧都是普通的居民区,并没有什么特别。但它的名字告诉我,这一定是条有“故事”的老街。

徒步游西安:暴走城东老街旧巷,邂逅市井生活和人文风景

查询资料发现,东县门指的是历史上分治西安城的咸宁县。当时西安城东有咸宁县,西有长安县,是西安城中等级最高的两个县级单位。当时咸宁县县衙就在东县门中段,虽然古迹已经消失了,但“东县门”的名字倒保留了下来。

逛过西仓早市,你知道西安还有个东仓吗?

很多人都知道西安洒金桥附近有个西仓早市,甚至有些外地游客为了寻找老西安风情,还专程去西仓探访。其实,在西安城东还有一个与西仓相对应的东仓。

徒步游西安:暴走城东老街旧巷,邂逅市井生活和人文风景

东仓和西仓,分别是明清时期西安官府的两大粮仓——“敬禄仓”和“永丰仓”。据说,“敬禄仓”曾经是专门为满清贵族服务的粮仓

如今粮仓遗址早已不复存在,只有一条南北走向的东仓门路保留下来。据说东仓也有早市,不过我来时是下午,也就没有见到这样的热热闹闹的市井文化,只能下次有机会再来体验了。

徒步游西安:暴走城东老街旧巷,邂逅市井生活和人文风景

沿着东仓门一路溜达,发现两侧最多的还是小吃饭馆。走着走着,被一座雕花照壁给吸引了,走进一看原来是南城清真寺。

南城清真寺始建于清康熙二十二年,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西大街回民街区域附近分布着好几座清真寺,最有名的化觉巷大清真寺,是全国四大清真寺之一,也是一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很多游客都买票进入参观过。南城清真寺则显得低调多了,若不是偶然遇见,我还真不知道城东还有清真寺呢。

走到近处发现古寺没有开门,从外墙远远看着,里面是关中四合院式的中式布局,琉璃屋顶在阳光的反射下闪闪发光,古色古香。

徒步游西安:暴走城东老街旧巷,邂逅市井生活和人文风景

​下马陵:皇帝路过也要下马的地方

从“东仓门”七拐八绕,很快便走到了“下马陵”。“下马陵”是西安城墙下顺城巷,东起和平门,西到文昌门,全长800多米。

和前两条老街相比,“下马陵”的名气就大多了,它和汉代大儒董仲舒有关。许多朋友读过唐朝大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诗中说到“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里面“虾蟆陵”就是“下马陵”的陕西方言版本。

徒步游西安:暴走城东老街旧巷,邂逅市井生活和人文风景

董仲舒是继孔子、孟子以来儒家先贤,当年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来自董仲舒的建议。可以说,汉朝汉武帝时代中央集权、政令畅通,首先来自思想的统一,董仲舒居功至伟。根据史籍记载:“昔汉武帝每幸芙蓉苑,至董仲舒墓下马”,足见董仲舒地位之高,同时,这也是“下马陵”名字的来源。

如今在“下马陵”上,还有董仲舒墓。具体位置就在“和平门”口向西100多米的一个干休所里。干休所不让游人进入,只能沿着墙根找到了董仲舒墓的文保石碑,也算是“打卡”成功了。

徒步游西安:暴走城东老街旧巷,邂逅市井生活和人文风景

值得一提的是,其实“下马陵”的位置是发生过迁移的。最早的董仲舒祠墓位于西安城外东南方向,明朝时候西安城市布局发生了转变,陕西巡按都御史赵廷锡于嘉靖二十一年(1542)将董仲舒祠墓迁移到今天这个位置,这条顺城街巷也随之改名“下马陵”,算起来也有将近500年了。

徒步游西安:暴走城东老街旧巷,邂逅市井生活和人文风景

和平门外两尊人物雕像,你知道是谁吗?

打卡董仲舒墓文保碑后,我便从城内穿过“和平门”走到城外。回望绿树掩映中的西安城墙,只觉得高大巍峨、气势壮观。作为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西安城墙也成了古都的绝对标志

徒步游西安:暴走城东老街旧巷,邂逅市井生活和人文风景

西安城墙一周13.8公里,现有18座城门,“和平门”是其中的一座。不过西安明城墙原本只有四座老城门,后续的十几座城门,都是民国以来因为城市交通发展需要陆续开凿的。

“和平门”开凿于1953年,它的命名表达了西安人民对和平的渴望。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在和平门外的广场上,还竖立着两尊人物雕塑。他们分别是“二虎守长安”中守卫西安的两位功臣——杨虎城、李虎臣。

“二虎守长安”是一场民国时期的西安解围战。1926年春,匪首刘镇华在吴佩孚,张作霖的支持下,纠集10万人进攻西安,围城8个月之久。当年西安城中四分之一的人口,都死于那场战乱。如今革命公园里面的两座万人冢,便是死去军民的墓冢。当时杨虎城、李虎臣率全城军民坚守西安,直到冯玉祥率军入陕,西安之围被解,史称“二虎守长安”。

如今很多人只知道西安古代辉煌的历史,却忽略了它近代的苦难史。“和平门”以及和平门外的两尊雕像,还是值得了解一下的

徒步游西安:暴走城东老街旧巷,邂逅市井生活和人文风景

拉高视野,从空中俯瞰西安棋盘式的城市布局,会发现“和平门”位于西安火车站、大雁塔这一条南北中轴线上。出了和平门,往南继续走就是西安著名的大雁塔景区了。

徒步游西安:暴走城东老街旧巷,邂逅市井生活和人文风景

走街串巷,让我从另一个角度观察了西安、发现了西安。这些满满烟火气息的市井生活片刻,却藏着不为人知的人文风景。西安城里这样的老街就巷还有很多,下一次我们继续逛。

想了解更多冷门又好玩的旅游地,欢迎大家关注小渔的行旅日记。和小渔一起发现世界更多美景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