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媒:中國是疫苗研發有力參與者

【歐洲時報羅德維、李靜編譯】據奧地利《薩爾茨堡新聞報》發表的一篇題為《中國兩款疫苗已進行人體測試》的文章稱,隨著新冠病毒繼續在世界各地肆虐,各國都在加倍努力加快疫苗的研發,以抗擊這種病毒。

目前中國有兩款疫苗開始投入臨床試驗,其中一種由北京諾華生物技術公司和中國國家醫藥集團武漢分公司的生物產品研究所共同開發,另一種由中國軍事醫學科學院和生物技術公司CanSino Bio合作開發。美國藥物開發商摩納哥(Moderna)也在3月份表示,它已經開始對一種疫苗進行人體測試。歐盟委員會主席烏爾蘇拉·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近日表示,疫苗有望在年底前可以上市。馮德萊恩指出,目前有兩支歐洲團隊的研究取得了不錯的進展,他們正在加班加點研製疫苗。賽諾菲(Sanofi)和葛蘭素史克(GlaxoSmithKline)近日宣佈正在共同開發一種新冠病毒疫苗。他們的目標是在2020年晚些時候開始在人體中測試一種潛在的疫苗,以準備在2021年下半年使用。這兩家歐洲製藥公司各自擁有數十年的疫苗研發經驗,兩家公司總市值超過2000億美元,擁有大約20萬名員工。

奧媒:中國是疫苗研發有力參與者

資料圖為廈門大學國家傳染病診斷試劑與疫苗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內展示的新冠病毒抗體檢測試劑盒樣品。(圖片來源:中新社)

來自英國牛津的學者Corinne Vandermeulen認為,疫苗可以在九月份上市,目前他的團隊正在研製以MERS病毒為基礎的疫苗,“在此基礎上,研究人員可以嘗試使用各種蛋白質來觸發體內的免疫反應”,因此,科學家不必發明新的疫苗,而只需要“改變”現有的疫苗,牛津團隊希望在接下來的兩週內開始對人體進行測試。

文章稱,目前人類對於新冠病毒還沒有特效藥物,因此疫苗研發被寄予厚望。雖然新冠疫苗用於人體仍需等待,但中國科學家近日發表了首個新冠病毒非人靈長類疫苗實驗結果,指出一種純化滅活的候選疫苗能夠為非人類靈長類動物提供完全保護,在有效性、安全性上均表現出積極結果。這將為用於人類的新冠病毒疫苗的臨床開發提供基礎。多國醫學專家、國際組織和機構代表表示,疫苗研發有一個相對比較固定的程序,通常需要相當長的時間。開展跨國家、跨領域的合作十分必要,中國積極推動並參與疫苗研發國際合作,為加快全球疫苗研發進程、幫助全球抗擊疫情做出了重要貢獻。各國在疫苗研發過程中需要團結,只有共同合作才能將優秀的科學家匯聚到一起,更快研發出有效的疫苗。

(編輯:秋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