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三種詩境中體會ERP實施服務的過程


從三種詩境中體會ERP實施服務的過程


一、關於ERP實施服務

ERP實施模式與用戶的信息化現狀、軟件企業的規模、產品的成熟性及行業特性有關。筆者認為,當前ERP實施模式大致可以分為三類:

(1)定製型。客戶的需求比較複雜和特殊,軟件企業只好量身打造、定製開發ERP.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將軟件需求調研、開發設計、實施維護全部納入到一個項目中,統稱為“實施”。

(2)產品型。軟件企業的產品比較成熟,具有可重構特性,或者已經平臺化,能提供多種業務解決方案,能適應某些領域或行業的需求。在這種情況下,實施不包含軟件開發工作。

(3)半定製型。軟件企業已經開發出一個ERP產品,但是由於軟件缺少一定的靈活性,或很難迎合特定客戶的需求,而採取的二次開發策略。這時,實施的內容涵蓋了二次開發工作。從總體上看,無論哪種實施模式,ERP實施都包含了需求調研、瓶頸診斷、流程梳理、產品安裝、培訓、數據準備、試運行、系統切換、用戶測試、驗收、售後維護等內容。

一個ERP項目的成功並不代表一個行業的成功,一個ERP項目的失敗並不意味著一個產品的失敗。雖然不同的ERP實施模式在實施內容、實施流程、實施方法上大同小異,但不同的ERP實施境界所產生的效率、效果、效益卻大相徑庭。清代學者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罔不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本文藉此談談ERP實施服務的三種境界。

二、ERP實施服務的第一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王國維借晏殊的《蝶戀花》以喻:做學問成大事業者,首先要登高望遠,瞰察路徑,明確目標與方向,瞭解事物的概貌。ERP實施服務也是如此。如果實施工作從一開始就失去了目標,沒有了方向和動力,缺乏規劃和控制,那麼項目很容易陷入瑣碎的細節問題,進而捨本逐末,相互推諉,最終“流產”或“爛尾”。這樣的實施服務談不上境界,只能說成是矇昧狀態或混沌狀態。

一般情況下,ERP實施的主體是由軟件企業和用戶構成,有時諮詢公司也會參與。“第一種境界”是ERP實施成功的前提。具體而言,在選型之前,用戶要做個IT規劃,分析企業的經營戰略和業務需求,掌握技術選型、硬件選型、軟件選型的要點。這個可以由諮詢公司或有管理諮詢和實施能力的軟件企業來完成。在軟件選型階段,用戶要有明確的目標,要將ERP選型同企業的戰略部署結合起來,不能簡單停留在產品的功能和品牌上。這個目標應該來自企業本身業務發展的需求。

軟件企業,特別是有諮詢和實施能力的軟件企業,也要明確目標。這個目標主要指軟件企業要為客戶解決什麼業務問題,解決到什麼程度。這要求需求調研必須認真、徹底、周細。軟件企業要在調研階段瞭解客戶的信息化現狀,評估企業現有的信息系統,進而採取針對性的實施策略。一般而言,ERP是面向管理層和決策層的旨在實現業務集成和協同管理的信息系統,它較適合於那些具有一定信息化基礎的企業,如已經應用了CAX(如,財務軟件、CAD、CAM、CAE、CAPP等)、PDM(或PLM)等。在諾蘭模型中,處於成熟階段的企業實施ERP的週期快、難度小,而越靠前的企業實施ERP的工作量大,難度大,週期長。因為企業需要將所有階段的信息化工作全部集中到ERP的實施工作中,這種情況下,最好選擇分期實施的策略。不僅如此,軟件企業還必須制定一個總體實施方案,包括實施團隊的組建、實施計劃與步驟、實施里程碑、驗收標準等內容。為協調步驟,確保進度,軟件實施方應當主動與客戶磋商,共同做好實施準備和實施支持工作,共同討論和修正實施方案。

三、ERP實施服務的第二境界:“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王國維借柳永的詞來表達:成大事業、大學問者,不是輕而易舉,隨便可得的,必須堅定不移,辛勤耕耘,廢寢忘食,孜孜以求。ERP的成功實施也需要堅定不移的決心和孜孜不倦的拼搏精神。目標、總體規劃、解決方案只是給實施雙方指明瞭方向和度量標誌,因而還要一個細化和執行的過程。

這個過程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確保ERP需求調研能有效地充分地提煉,這要求調研人員講究策略、耐心、細心,不僅僅停留於客戶的片言隻語。

(2)有效地控制ERP二次開發或定製開發,貫徹執行軟件工程相關標準,使軟件測試儘量全面、科學、徹底,同時加強軟件質量保證和管理工作,建立軟件質量指標體系及評估方法。

(3)ERP的培訓要分步驟分層次進行,培訓的效果要突出,要因材施教,如先培訓ERP管理理念,再培訓基本操作,最後培訓高級操作。

(4)安裝ERP,配置數據庫後,要雙方確認。

(5)為用戶診斷瓶頸問題,指導業務部門優化業務流程,特別是ERP系統運行趨於穩定後,實施者要根據系統制定新的業務流程。

(6)實施人員要監督數據準備和錄入工作,保證數據齊全、準確、完整,數據錄入的方式要科學。要協助和配合用戶測試,詳細記錄每一個不合格問題,並確保及時處理。

(7)項目實施過程中的溝通機制、反饋機制、監督機制要暢通。軟件產品的成熟度對下一步的實施工作有一定的影響,但不是致命的。因為一旦反饋機制建立起來後,用戶測試中的不合格問題都能得到有效的處理。

(8)其他。如,系統切換方案要科學;有效管理實施文檔,確保可交付性文檔的質量可靠,特別是用戶文檔要詳細完整、簡潔易讀;實施進度按計劃推進等等。

ERP實施需要一個規範、科學的實施流程,需要借鑑一些現存的實施方法和經驗,但我們不能依懶,也不能拘束於書面的《項目管理辦法》和《實施流程規範》。因為規範實施流程的目的在於提高實施效率,降低實施成本,而事實上,任何ERP項目都存在一些不確定性因素和風險,這恰恰是規範化的流程所始料不及的。相反,要充分發揮實施團隊這一主體的能動性。實施人員要時刻思考項目的質量、進度和難度,要不斷地總結和預測,要充分調配和利用有限資源,要加強與客戶溝通,切實從客戶的立場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爭取同客戶建立戰略伙伴關係,主動引導客戶跟進實施計劃。對於實施難題,如物流編碼、流程重組、具體的業務問題或軟件功能等,實施者要敢於推陳出新,創造性地解決具體問題。對於實施風險,如需求變更,實施者要及時請示上級主管,及時與客戶磋商,儘早提出風險控制方案。

可見,ERP的實施,單靠戰略規劃是遠遠不夠的,還要實施雙方同心協力,為共同的理想和事業而奮鬥。

四、ERP實施服務的第三境界:“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王國維藉詞喻事,以為:做學問、成大事業者,必須有專注的精神,經反覆探索、艱苦鑽研後,自然會豁然貫通,有所發現,有所發明,有所成就。ERP實施也是如此。經過第二境界的拼搏,ERP的實施工作應當有所收穫和頓悟。

在這一境界中,ERP的實施要繼續保持暢通的反饋機制、監督機制、溝通機制。並重點注意以下內容:

(1)做好驗收前的準備工作,協助用戶編寫驗收測試計劃,進行驗收測試用例設計,執行驗收測試活動,並準備用戶文檔(要求種類齊全、內容完整、可讀性強)和其他驗收文檔。

(2)做好項目實施過程中的管理工作總結和技術工作總結。

(3)加強與客戶溝通,及時處理客戶存在的問題,不要求每個問題都按照客戶的意思辦,但實施方必須讓客戶明白自己的責任心和對具體問題的處理意見。

(4)實施方必須讓客戶知道,任何軟件都不可能十全十美,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問題。ERP是企業管理創新的工具,而非全能的法寶。ERP的核心目標在於控制成本,保證交貨期,提高企業運行效率。它的運行及作用的發揮必須與制度建設、文化建設並駕齊驅。

(5)實施方主動與客戶共同評估實施工作,歸納實施工作中的收穫與感受,要讓客戶明白,ERP項目的實施不僅僅是軟件的安裝和調試,還包括培訓、業務流程優化、反饋服務、數據準備監控、制度建設等內容。

(6)實施方要幫助客戶企業建立ERP項目評估制度,對企業實施ERP的直接效益和間接效益進行驗收評審和定期評審。

(7)實施方要告知客戶能否提供持續優質的售後服務,要不失時機地促成驗收,並提供已承諾的售後實施服務,否則功虧一簣、前功盡棄。

(8)實施方應該要求實施人員作好實施總結工作,提煉具有借鑑價值的實施經驗和進一步完善ERP產品的策略和建議,並將其作為知識管理的重要內容,以便其他人員繼承和利用,也有利於ERP的進一步推廣應用。

簡言之,ERP實施的第三境界在於評估實施效益/總結實施經驗/激發實施創新。沒有第三境界,ERP實施無法成功。

五、結語

ERP實施服務的三種境界對應於實施服務的三大階段,它們是相互依賴/相互促進的關係,沒有第一種境界,就不可能達到第二種境界,更談不上第三境界,後一種境界都是對前一種境界的繼承和延伸。這三種境界是“總-分-總”的關係,即第一境界提出總體目標、規劃、方案,第二境界在第一境界的基礎上分析和執行具體計劃,第三境界在第二境界的基礎上評估效益/總結經驗。

當前國內ERP的需求市場還沒有出現人們心中期盼已久的“井噴”現象,除了產品的不成熟性/價格定位等因素,還很大程度上與實施服務的質量和水平有關。廣大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承受風險的能力是有限的,如果它們對軟件實施方仍然心中沒數,那麼無疑增加了項目的不確定性和難度。因此,具有管理諮詢和實施能力的ERP軟件企業要敢於提升實施服務的境界,並將這種服務境界打造成核心競爭力之一。

如何解決“外行領導內行”的困境?


  管理者、領導者對業務、管理比較精通,在業務、管理解決方案方面要起到主導作用,領導者在ERP專業方面存在短板,但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威望,做好各個職能模塊之間的協調工作,做好對ERP專業人才的服務、支持工作。切忌不懂裝懂瞎指揮。

  作為ERP專業人員,ERP專業技能是其優勢,但對業務、管理解決方案卻是短板。要謙虛學習、消化各類業務專業解決方案;對於相對“外行”的領導,要尊重對方,充分借用領導的威望,即借力、借勢、借威望,來有力推進ERP系統的實施。切忌對業務問題和管理問題大包大攬,喧賓奪主。

如何消除員工的恐懼、焦慮心理?


  在ERP系統實施前期,員工產生緊張、焦慮、恐懼情緒都是很正常的,必須做好適當的疏導工作。如果置之不理,或是處理不當,就可能帶來嚴重的後果。

  多培訓、指導員工,尤其要加大現場指導,及時幫助員工消除失誤。

  員工出現失誤,要分析原因,不能一味處罰。如果是解決方案本身有缺陷,主管要及時檢討、糾正解決方案,並主動承擔失誤責任。

  適當包容員工早期的操作失誤,項目組、上級主管應該主動承擔責任,舒緩員工心理壓力。反之,上級推卸責任給員工,只能雪上加霜。

  實施新的流程或方案,項目輔導人員一定要現場指導,而且還要堅持一定的時間。萬不可讓員工獨立操作。否則,員工會恐慌,操作失敗又會導致悲觀情緒蔓延。

  不要實施員工無法完成的方案。項目組成員、管理人員不能自認為簡單,完全忽視員工技能和感受。

  整個系統實施過程中,應該多獎勵少處罰。每隔一段時間,適當放鬆或慶祝,尤其是階段性大戰之後的疲勞期。

老員工經驗豐富卻無法操作,如何解決?


  企業實施ERP系統存在一種非常錯誤的觀念,就是人人參與ERP 系統實施,必須人人能夠熟練操作ERP系統。

  各部門、各業務環節,實際上存在大量經驗豐富、文化程度不高的老員工,逼迫他們操作ERP系統無異於張飛繡花。企業裡有影響力的老員工一旦產生牴觸情緒,對ERP系統實施的消極影響很快就變得明顯。

  解決方法是,適當調整職能分工(即職能優化),這樣既能充分發揮老員工的優勢,又能對ERP 實施起到更好的促進作用。

  總而言之,企業的ERP實施、流程優化、組織變革、管理優化,實施內容基本相同,ERP軟件只是一個工具,要能“為我所用、不為其所困”,我們要回歸ERP本質,跳出ERP軟件的“陷阱”,一切問題便會迎刃而解,至少不至於陷入“當局者迷”的困境!

庫價化學:專為化學、生物、醫藥行業提供專業erp管理系統,產品、客戶、供應商、採購、銷售、倉庫、物流、財務一體化管理,降低企業運營成本,提高企業工作效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