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看如何打造“康養”業態進入藍海

國家康養政策與各地康養規劃最全解析

繼國家提出建設“美麗中國”、“平安中國”之後,2015年“健康中國”被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之中,要求以“普及健康生活、優化健康服務、完善健康保障、建設健康環境、發展健康產業”為重點,加快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從此“健康中國”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開啟了“大健康”時代的新藍海。

康養行業的國家觀點

2020年看如何打造“康養”業態進入藍海


康養行業的地方規劃

1、河北省:打造環京津康養產業平臺

鼓勵社會資本進入。全面落實稅收等優惠政策,吸引社會資本進入康養產業。鼓勵社會資本與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合作,促進康養產業發展。鼓勵採用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共建康養服務機構。

促進融資支持。按照“政府引導、市場運作,公開透明、開放包容,依法合規、防範風險”的原則,引導社會資本、金融資本投資發展各類康養產業機構,通過財政支持引導鼓勵金融機構創新金融服務,拓展投融資渠道。

推進創新創業

。聚焦康養產業發展需求,推出創新產品和新型康養模式,培育形成康養產業自主創新和產業競爭優勢。實施康養產業關鍵技術創新工程,圍繞醫藥、食品、醫療器械、中醫經方研發等領域,加大省級科技計劃導向,聚焦關鍵技術集成創新,推動醫、養、旅、居、文、體科技創新

推進重點項目。建立省級康養產業重大項目庫,謀劃一批帶動作用強、技術含量高、市場效益好的重大項目,在項目審批、要素保障等方面給予重點支持。

扶持領軍企業。加大康養產業領軍企業培育扶持力度,在醫療醫藥、健康產品、康旅健身等領域,每年認定一批帶動作用強的康養骨幹企業。實施康養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康養企業兼併重組,進一步發揮企業龍頭作用。

建設產業園區。依託雄安新區河北省國家級、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整合資源要素,完善基礎設施,建設一批康養產業製造園區,組建省級康養產業園區創新發展聯盟。打造具有較強區域影響力的休閒度假、健康養生、體育健身、健康旅遊等特色健康服務園區。

打造環京津康養產業平臺。發揮廊坊、保定等市區位優勢,積極疏解京津健康養老功能,按照“醫、護、養、學、研”一體化建設目標,建立一批醫養結合機構,打造環京津康養產業平臺。支持康養企業在雄安新區建立康養產業園區,加快形成一批康養行業關鍵技術、標準、專利等知識產權。

建立智慧康養平臺。推動信息技術產業轉型升級,構建“互聯網+康養”產業發展模式,形成“立足當地、服務全省、輻射京津”的智慧康養公共服務模式。在雄安新區打造有核心競爭力的康養產業“硅谷”,建設數據應用、康養產品、康養教研的康養創新平臺,授權承建企業在“互聯網+康養”服務及運營中,存儲開發、開放共享、安全保障相關數據。

打造醫養結合平臺。加快推進“政府保障與社會資本相結合、居家養老與機構養老相結合、縣鄉村相結合、中西醫相結合,突出重點人群”的“四結合一突出”模式,打造醫養結合工作的河北品牌。鼓勵和扶持護理院、康復中心、安寧療護中心等醫療機構發展,完善治療、康復、中期、長期護理服務鏈,推動醫療機構、養老機構資源互動融合,實現醫療、養老資源效益最大化。

2、山東省:建設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北方中心

關於產業發展思路

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以打造萬億級產業為目標,以創建全國醫養結合示範省和建設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北方中心為抓手,圍繞“醫藥養食遊”等重點領域,著力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產業結構、轉換增長動力,推動醫療、養老、養生、文化、旅遊、體育等多業態深度融合發展,擴大醫養健康產品供給,完善全方位、全週期醫養健康產業鏈條,努力把醫養健康產業培育成為我省新的經濟增長點和重要支柱產業,為健康山東和新時代現代化強省建設提供強有力支撐。

按照“一年全面起勢,三年初見成效,五年取得突破,十年塑成優勢”的要求,提出到2020年,全省醫養健康產業增加值達到8300億元,年均增長18%左右,其中健康服務業增加值佔比達到55%左右;到2022年,全省醫養健康產業增加值力爭達到1.15萬億元,佔地區生產總值的11.5%,成為我省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其中健康服務業增加值佔比達到60%以上,打造濟南、青島、煙臺、淄博、臨沂等一批醫養健康產業千億級城市。對醫養健康產業涉及的一二三產,集群園區建設、大型企業培育、品牌價值提升等方面,分別提出了預期指標。

關於產業區域佈局

一是“三核引領”。充分發揮濟南、青島、煙臺產業基礎優勢,率先實現突破發展,打造全省醫養健康產業發展高地。

二是“三帶集聚”。包括藍色海洋健康產業帶,由青島、東營、煙臺、濰坊、威海、日照、濱州七市組成;運河養生健康產業帶

,由濟南、棗莊、濟寧、德州、聊城、菏澤六市組成;魯中南山區健康產業帶,由泰安、淄博、萊蕪、臨沂四市組成。

三是“多點支撐”。結合各地產業特色和地域特點,確定了濰坊(健康食品)、濟寧(健康文化)、泰安(健康旅遊)、威海(醫療器械)、臨沂(養老養生)、菏澤(生物醫藥)等6個產業發展支撐點。

關於產業重點領域

經過與相關部門、專家學者反覆研究論證,明確了產業概念,釐清了產業邊界,確定了十大重點領域:醫療服務、健康教育與管理、健康養老、生物醫藥、醫療器械與裝備、中醫中藥、體育健身、健康旅遊、健康食品和健康大數據。

在醫療服務領域,提出加快醫療服務創新發展,推進山東質子治療中心、國家人類遺傳基因庫山東創新中心、中科院中能醫用直線加速器等重大項目建設;提出推動智慧醫療發展,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構建覆蓋衛生健康全過程的線上線下一體化服務模式。

在健康養老領域,提出推進醫養結合,加快適老化建設改造,推廣普及老年教育,增加老年用品供給,重點發展適合老年人的情感陪護、娛樂休閒、殘障輔助、安防監控等智能化產品。

在生物醫藥領域,重點發展生物技術藥物、海洋藥物、小分子藥物等。提高原研藥、首仿藥、中藥、新型製劑等創新能力和產業化發展水平,做大做強藥品流通業,打造面向全省、輻射全國的藥品現代物流配送中心。

在健康大數據領域,全面深化健康大數據應用,發展健康大數據新業態,促進大數據支撐下的健康維護、健康保障、健康產業三大體系融合發展。


3、山西省:以康養小鎮和康養社區為主抓手

2019年

率先推動實施大同桑乾河森林康養小鎮、垣曲左家灣生態康養小鎮、山投太谷孟母文化健康養生城、盂縣梁家寨溫泉康養小鎮、榆社雲竹湖康養小鎮、晉中小西溝文旅康養小鎮、沁源靈空山康養小鎮、定襄鳳凰山溫泉康養小鎮等8個康養小鎮項目,大同興雲康養社區、忻州頓村溫泉康養城、長治大辛莊綠城柳岸曉風康養社區、晉城瑜園康養社區、陽泉固莊智慧生態康養社區、潞城盧醫山康養城等6個康養社區項目

2020年

重點推動實施晉中晉龍澤康養小鎮、霍州七里峪康養小鎮、黎城黎侯白巖康養小鎮、忻州奇村溫泉康養小鎮等4個康養小鎮項目,山醫大一院太原上蘭康養社區、澤州春風十里度假康養社區、夏縣夏都溫泉康養社區、晉城康馨園康養社區、安澤本草香泉中醫藥康養社區等5個

康養社區項目

2021年

重點推動實施平遙天鷺湖康養小鎮、寧武東寨康養小鎮、晉城洞頭康養小鎮等3個康養小鎮項目和廣靈壺流河康養社區、晉城白馬寺康養社區、陽曲黃寨中社康養社區、迎澤東山康養社區等4個康養社區項目

2020年看如何打造“康養”業態進入藍海


4、北京市:基本建成健康中國首善之區

階段目標

到2020年,城市健康基礎設施水平全面提升,城鄉健康環境條件持續改善,影響健康的主要因素得到積極治理,居民健康生活方式廣泛普及,人均期望壽命穩步增長,市民健康水平明顯提高,健康城市建設水平位居全國前列。

到2030年,與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相適應的現代化衛生與健康治理體系基本建立,人人享受健康生活、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人人擁有健康環境的局面基本形成,人均期望壽命、嬰幼兒死亡率、孕產婦死亡率等主要健康指標繼續保持國際先進水平,健康中國首善之區基本建成。

主要任務

在此基礎上增加了京津冀健康協同發展、生命全週期健康服務、無煙環境推進行動等具有首都特色的重點工作。將衛生計生、體育健身、環境建設、食品藥品等領域統籌融合,涉及全市40餘個部門,逐步將促進健康的理念融入公共政策制定實施的全過程,體現了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和新形勢下黨的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就是以基層為重點,以改革創新為動力,預防為主,中西醫並重,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

重點內容

推動健康城鎮、健康村鎮建設。推廣健康城市理念,完善相關公共設施體系、佈局和標準,到2030年,健康社區比例達到80%,健康村鎮建設比例達到50%。

營造綠色宜居生態環境。開展環境汙染綜合治理、保障供水飲水安全、建設綠色景觀休閒空間及提升城鄉市容環境質量。在本部分中,提到首都將建設成為“環帶成心、三翼延展”的空間結構,擴大森林綠地面積,著力構建青山為屏、森林環城、九楔放射、四帶貫通、綠景滿城的城市園林綠化生態格局。

加快健康產業與其他產業的融合發展。培育以健康服務為主要內容的旅遊項目和產品,發展中醫藥、特色醫療、療養康復、美容保健等健康旅遊,打造一批健康旅遊基地。

5、上海市:圍繞“健康”主題,更加重視“全面”

圍繞“健康”主題,更加重視“全面”,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關注影響健康的各種因素;更加重視“參與”,從“治病”轉向“防病”,鼓勵民眾共建共享;更加重視“公平”,關注全人群、全週期健康,提升服務質量與保障水平。

規劃綱要對標全球城市,提出了23項建設指標。其中,主要健康指標“人均預期壽命”要保持發達國家水平;同時,特別增加了“健康預期壽命”——到2020年≥70歲;到2030年≥72歲、“常見惡性腫瘤診斷時早期比例”——到2020年,≥30%;到2030年≥40%等民眾關注、體現健康水準的10個指標。

健康的生活方式:

在影響健康因素中,生活和行為方式佔比60%。規劃綱要從加強健康教育、塑造健康行為、建設健康文化、提高身體素質等四方面,大力普及健康生活方式。據此,到2030年,上海民眾健康素養水平將達到40%,參加健康自我管理小組的人數將達到120萬。

注重體育生活化:到2020年,上海將建成區級體育中心23個,新建市民健身活動中心50個、市民多功能運動場150個、市民足球場100個、市民健身步道300公里。到2030年,上海將實現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2.8㎡、城鄉居民體質達標率達96.5%、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數達到46%。

健康科技創新:規劃綱要將突出全人群、全生命週期健康管理、慢性病防控、建立整合型醫療服務體系、中醫藥傳承創新等。上海還將強化健康科技創新,突出創新對健康的支撐引領作用;完善醫學科技創新制度,支持醫療衛生機構、醫學科研機構、生物醫藥企業聯合開展醫學科技創新;整合新興學科、交叉學科和邊緣學科,在重點領域率先建設醫學協同創新集群。

健康環境建設:良好的生態環境是人類生存與健康的基礎,也是全球面臨的共同挑戰。上海將構建安全的食品藥品環境,充分運用互聯網+、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手段,進一步完善食品安全全程追溯系統,實現智慧監管。同時,上海將優化傳染病和相關因素監測體系,建成菌毒種保藏中心、公共衛生生物樣品庫、感染性動物實驗室基地、高等級生物安全實驗室等重大公共衛生設施,切實保障城市公共衛生安全。


6、廣東省:突出大衛生、大健康的發展理念

5大重點健康領域:普及健康生活、優化健康服務、完善健康保障、建設健康環境、發展健康產業。

12個重點行動計劃:健康生活促進行動、全民健身行動、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行動、現代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行動、中醫藥振興發展行動、重點人群健康保障行動、健康保障提升行動、藥品供應保障行動、健康環境建設行動、食品藥品安全行動、公共安全保障行動、健康產業發展行動。

6方面支撐與保障:體制機制改革、人才隊伍建設、科技創新、信息化建設、健康交流合作和籌資保障。

2020年看如何打造“康養”業態進入藍海


康養旅遊,顧名思義為健康養生類旅遊,國際上,一般被稱為醫療健康旅遊。近兩年,康養旅遊作為新興旅遊產品,越來越受青睞。目前,世界上有超過100個國家和地區開展健康旅遊,2013年全球健康旅遊產業規模約為4386億美元,約佔全球14%的旅遊產業總體規模經濟。2017年預計將產生6785億美元的收入,佔世界旅遊收入的16%。

《大健康十大投資熱點市場規模預測》顯示,2016年,我國大健康產業的規模將近3萬億元,居全球第一位。預計到2020年,大健康產業總規模將超過8萬億元。

康養旅遊:爆發的前夜

然而,包括養生旅遊在內的一些細分領域還是一片藍海。據統計,養生旅遊佔旅遊交易總規模的1%左右,2015年中國旅遊市場總交易規模為41300億元,養生旅遊的交易規模約為400億元。

現階段,養生旅遊市場擁有良好的市場環境,發展空間巨大。未來5年,養生旅遊的市場規模將呈快速增長態勢,年複合增長率有望達到20%。2020年市場規模將在1000億元左右。養生旅遊作為大健康產業和旅遊產業的複合型產業,值得投資者重點關注。

當下,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健康、愉快、長壽”的慾望越來越強烈,而單純的養生已難以滿足人們對高品質生活的追求,融合時下發展迅猛的休閒旅遊,養生旅遊迎來重大發展機遇。同時,進入21世紀,中國步入老齡化社會,中國現有老齡人口已超過2億,且每年以近800萬的速度增加。到2050年,中國老齡人口將達到總人口的三分之一,而老齡人口更傾向於養生旅遊。

2014年,《國務院關於促進旅遊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要積極發展休閒度假旅遊,推動形成專業化的老年旅遊服務品牌,並發展特色醫療、療養康復、美容保健等醫療旅遊,養生旅遊是醫療旅遊的一個細分行業;2015年《關於進一步促進旅遊投資和消費的若干意見》明確指出,大力開發休閒度假旅遊產品,鼓勵社會資本大力開發溫泉、滑雪、濱海、海島、山地、養生等休閒度假旅遊產品。

預測分析稱,從地域角度來看,以珠三角地域養生市場為主,輻射海外華人及亞洲市場;從年齡角度來看,以中老年人群為主,中年為輔,中老年市場的休閒度假消費數量較大,消費訴求為醫療、延年益壽;從性別角度來看,以女性市場為主,養生保健消費較大,其養生商品的購買力較強;從商務市場看,養生保健消費量大,對養生餐飲消費要求較高;消費者較為注重生態養生場所的檔次規格,消費額較高。

那麼,鄉村旅遊開發如何與康養旅遊相結合呢?

鄉村旅遊資源的六種養生方式

1、景觀資源——以靜養生

鄉村景觀經過悠久的歷史演變,山、水、生物等風光展現了“天人合一”的精神本質,和諧的景觀通過視覺給人以美的享受,使人心靈上受到美的薰陶,產生與自然融為一體的感覺,進而沉澱浮躁與喧囂,釋放鬱悶與壓抑,調節機體的免疫系統,起到養生、保健、治療的作用。

2、空氣資源——以氣養生

空氣中的負氧離子具有養生功能。現代科學證明,當負氧離子濃度達到4000個/ cm3時,可以滿足人類疾病預防及治療和健康長壽的要求。富含負氧離子的空氣可以與其它活動一起,形成特色的養生產品。可將負氧離子與療養保健機構、相關儀器等結合,實現負氧離子對相關疾病的針對性治療。

3、農耕活動——以動養生

“以動養生”是我國古人們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逐漸形成的樸素的養生觀念。三國時的醫學家華陀認為:“動則谷氣易消,血脈流利,病不能生”。唐代孫思邈在《千金方》中記述:“養生之道,常欲小勞,但莫大疲及強所不能堪耳。且流水不腐,戶樞不蠹,以其運動故也”。原始農耕,可讓人們體驗古老農耕文化,感受對天地的敬畏之情;農場租賃,可利用都市人閒暇時間修身養性;科技農場,讓人們在農業科技的魅力中得到養生鍛鍊。

4、人文資源——以和養生

鄉村人文資源包括鄉村文化、民間習俗和傳統節慶等。鄉村人文資源是鄉村在悠久的歷史發展中,逐漸形成的人與人及與天、地和諧統一的相處方式,展現了鄉村悠久且和諧的整體面貌,是以和養生的基礎。

鄉村的生活習慣、民俗活動以及對自然的敬畏思想等,都是養生的人文資源,讓遊客參與到鄉村豐富多彩的民俗藝術中,或者讓遊客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播人,讓鄉村的人文活動陶冶遊客的身心,實現鄉村養生與傳統文化傳承的雙贏。

5、飲食資源——以食養生

飲食是生命賴以存在的物質基礎,《黃帝內經》、《素問·平人氣象論》、《太平聖惠方》中的很多篇章都有關於飲食對健康和疾病產生影響的論述。鄉村的“以食養生”主要體現在時令養生和有機養生兩方面。時令養生指根據季節,注重“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不同養生之法,堅持“不時不食”的理念;有機養生則是指由鄉村提供的綠色、無汙染食材構建的養生食品。

6、環境資源——以睡養生

良好的環境有助於人的睡眠,而睡眠與人體健康與否有密切關係。清代李漁說過“養生之訣,當以睡眠為先”,莎士比亞把睡眠稱為“生命宴席”上的“滋補品”。城市睡眠環境和鄉村睡眠環境有很大差異,鄉村中的各種聲音構成了一首美妙的催眠曲,人們更容易養成健康的生物鐘,進入深度睡眠,進而實現“以睡養生”的目的。

2020年看如何打造“康養”業態進入藍海


鄉村旅遊養生的建設要點

養生項目的建設講究品質和品位,沒有品質非凡的旅遊環境、沒有奇趣自然的體驗項目,很難達到“休閒養生”的目的。想要做出品質和品位來,就要在開發過程中注重多種要素的相互融合:

1、將鄉村與田園融合

農業養生,以鄉村為載體,分為田園、村莊和自然三大板塊。在鄉村這一載體中,應以田園為主,以村莊為次,以自然為補充,做到田園的村莊化和村莊的田園化,將村莊和田園融合成一個整體,特別是將住宅建到田園中不宜耕作的地方,將田園變成住宅的庭院。比如在山嶺梯田種植作物,山頂建房造屋,建設村莊。

2、將自然與藝術貫通

自然與藝術的融合,就是儘可能保持原貌,儘可能減少人為的改造,體現鄉村的自然性。同時,使田園、村莊和自然環境的設計更符合美學規律,符合養生者的審美需求,使其更具有藝術氣息,更有品質。

3、將養生與生產結合

通過農作、農事和農活等方式,在實現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發展這一目標中,實現養生的目的。因此,在養生的過程中,將生產同時進行下去。將生產與養生融合,才是真正的農業養生,達到養生與農業齊發展的目的。

4、將趣味與勞動結合

要做到生活和勞動的結合。採茶作為勞動,講究的是採茶的速度、數量和質量;而作為生活,則是在保持一定的速度、數量和質量的基礎上,追求對採茶知識的認識、勞動的鍛鍊、技能的掌握、樂趣的獲得,這便是一種生活化的勞動。因此勞動的場景中要融入生活的元素,如將田園設計成景觀化的田園,將工具設計成玩具式的工具等。

1、與生態環境相結合打造生態養生

即依託項目地良好的氣候及生態環境,構建生態體驗、度假養生、溫泉水療養生、森林養生、高山避暑養生、海島避寒養生、湖泊養生、礦物質養生、田園養生等養生業態,打造休閒農莊、養生度假區、養生谷、溫泉度假區、生態酒店/民宿等產品,形成生態養生大健康產業體系。

2、與養生養老結合發展健康享老

將醫療、氣候、生態、康復、休閒等多種元素融入養老產業,發展康復療養、旅居養老、休閒度假型“候鳥”養老、老年體育、老年教育、老年文化活動等業態,打造集養老居住、養老配套、養老服務為一體的養老度假基地等綜合開發項目,帶動護理、餐飲、醫藥、老年用品、金融、旅遊、教育等多產業的共同發展。

3、與體育運動結合打造運動康體

依託山地、峽谷、水體等地形地貌及資源,發展山地運動、水上運動、戶外拓展、戶外露營、戶外體育運動、定向運動、養生運動、極限運動、傳統體育運動、徒步旅行、探險等戶外康體養生產品,推動體育、旅遊、度假、健身、賽事等業態的深度融合發展。

2020年看如何打造“康養”業態進入藍海


4、與文化休閒結合打造文化養心

深度挖掘項目地獨有的宗教、民俗、歷史文化,結合市場需求及現代生活方式,運用創意化的手段,打造利於養心的精神層面的旅遊產品,使遊客在獲得文化體驗的同時,能夠修身養性、迴歸本心、陶冶情操。如依託宗教資源,打造文化度假區、依託中國傳統文化,打造國學體驗基地等。

5、與休閒農業相結合打造健康飲食養生

藥食同源,是東方食養的一大特色。因此美食養生可以說是健康旅遊中至關重要的一項內容。健康食品的開發,可以與休閒農業相結合,通過發展綠色種植業、生態養殖業,開發適宜於特定人群、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生態健康食品,同時結合生態觀光、農事體驗、食品加工體驗、餐飲製作體驗等活動,推動健康食品產業鏈的綜合發展。

6、與中醫藥及現代醫學相結合打造康療養生

康療養生產品的構成主要是以中醫、西醫、營養學、心理學等理論知識為指導,結合人體生理行為特徵進行的以藥物康復、藥物治療為主要手段,配合一定的休閒活動進行的康復養生旅遊產品,包括康體檢查類產品。它是醫療旅遊開發中的重要內容之一。

2020年看如何打造“康養”業態進入藍海


7、與度假居住相結合打造居住養生

居住養生是以健康養生為理念,以度假地產開發為主導而形成的一種健康養生方式。這種養生居住社區向人們提供的不僅僅是居住空間,更重要的是一種健康生活方式。除建築生態、環境良好、食品健康等特點外,它還提供全方位的康療及養生設施及服務,併為人們提供冥想靜思的空間與環境,達到在恬靜的氣氛中修身養性的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