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米格尔街》:从人性和时代的背后,看生命的激情与悲凉

在2001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评选中,出生于北美洲的印度裔作家维·苏·奈保尔获奖,从而成为21世纪的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米格尔街》是奈保尔带有自传色彩的短篇小说集,是他实际上的处女作。作品共有17篇,用语精炼,行文简洁。每一篇主要讲述一个人物的喜怒哀乐。

书中的人物形象饱满、生动,令人产生更多的联想与思索。在这些思索背后,集中反映了奈保尔对这些人物的复杂情感:既同情又批判。通过对这些人物的描写,奈保尔写出了生活在殖民地边缘人物的“彷徨”、“无望”的生存困境和悲凉。

十七篇中虽然没有连贯始终的情节, 却都彼此有联系,当我们把这些故事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我们的脑海中便出现了奈保尔精心构筑的那一条米格尔街,接下来“我”将带大家走进这条街,来看一看这群生活在社会边缘人物眼中的世界及价值观念。

走进《米格尔街》:从人性和时代的背后,看生命的激情与悲凉

一、面对殖民者的有心无力

这条街位于中美洲小国特立尼达的首都西班牙巷,要是有陌生人开车经过米格尔街时,只能说一句“平民窟”。

“在特立尼达,你听说过有哪个说了真话的会有好下场?你越天真,他们越让你坐牢,你出的贿赂就得越多。你得贿赂法官,还得贿赂那些检察官...”这是贯穿全书人物—哈特的话,他对法律失去了信任,愤怒到要把法律书统统都烧掉。

《懦夫》里的大脚比佛明明看上去孔武有力,在当地也是威名赫赫,却在和一个来自英国的毫无名气的拳击手比画时落荒而逃。因为英国是特立尼达的宗国主。表面上的逃并非真逃,是他眼中“实力”的悬殊不得不逃。

伊莱亚梦想着成为一名医生,由于没有贿赂考官等种种原因,连考三次都没有通过。伊莱亚斯被迫降低了追求并最终放弃他的梦想,接受了“他选择的工作”——垃圾清除车司机。与他原来的医生梦想, 垃圾清除车司机的工作则是对他崇高的梦想耻笑和侮辱。但作为出生在社会底层的一个男孩,

他的失败并非个人的不努力,而是他的殖民地的地位决定了他的身份。

走进《米格尔街》:从人性和时代的背后,看生命的激情与悲凉

二、自我身份归宿的严重模糊

《火焰师》中的墨尔根在这条街上像是一个小丑,他有一个可笑、卑微的理想:用各种滑稽、愚蠢的方式来取悦于大家。然而,即便是这样卑微的理想,也不能够实现。他是个焰火师, 但是米格尔街的人却几乎很少有人会用他制作的焰火;他总是想出新鲜的蠢主意逗大伙儿开心,每次露面都想出洋相给人逗乐, 一旦他知道有人在看他, 他便手舞足蹈。

他最终完成他的“理想”, 真正博得人们的笑,但是这代价有些高昂:因一次偷情事件而被身材高大的老婆抓个正着,被狠狠地当众羞辱, 让米格尔街的人“迄今还在笑”;他一把火烧了自己的房子,完成了自己的另一个心愿,制作出了最壮观的焰火,但却又被指控犯下纵火罪。

《曼门》中的曼门掌握了宗主国的语言文字,参加宗主国的政治选举,投身宗主国的宗教信仰,而最后的结果却是差点被信徒砸死,在最后一刻一直在充当“局外人、看客”的警察一拥而上, 曼门面临的则是暴力机构的终身监禁。曼门如此全身心地投身于宗主国的文化之中, 试图实现身份认同,结果却是接踵而至的失望。

《B·华兹华斯》中的布莱克他出场的身份是个乞丐,自己构建的理想身份是一位诗人。他立志每个月写一句诗,然后用22年的时间汇成一首最伟大的诗篇。为了遇到一位知音, 布莱克到处兜售写有自己诗歌的纸片,但是没有人与他产生精神的共鸣,最后他带着他未完成的诗篇郁郁而终。

走进《米格尔街》:从人性和时代的背后,看生命的激情与悲凉

米格尔街人在试图追寻自己的身份,但是这些梦想都以失败而结束。殖民统治下的社会边缘地位使米格尔街上的人们缺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他们的生存状态变得扭曲而疯狂,也导致了他们对身份归宿的严重模糊。

三、环境同化了个人意志和自我选择

米格尔街上还有一个特别的人,就是博勒。他由于受过骗和对殖民地政府极大的不信任,就发现了一条真理,即“决不能相信报纸上讲的事” 。这是博勒全部的人生哲学。再后来, 博勒觉得自己一个孤零零的老头子活着没啥盼头,就想赌一把,买张彩票。后来中奖了博勒却不肯相信,愣是撕掉了价值300块的彩票。这究竟是生活捉弄人,还是人自己作的?

《母性的本能》中的女人劳拉,生活没有正经的经济来源,与七个不同的男人生了八个孩子,她不仅尽力喂饱她的孩子们, 还让大女儿罗娜跟着塞克维尔街的一个男人学习打字。“世上没有什么比教育更重要, 我可不想让孩子像我这样生活”。

走进《米格尔街》:从人性和时代的背后,看生命的激情与悲凉

劳拉将重构罗娜身份的希望寄托在教育上, 试图打破殖民地女性始终处于社会底层的困境。然而罗娜是在母亲不停地与其他男人生孩子的环境中成长的,罗娜不可避免地走上了母亲曾走过的道路,最终在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压力中投海自尽。

孩子们通过殖民地统治下的家庭得来的基础认知是落后的,后天教育的力量也抵抗不了来自家庭环境根深蒂固的影响。

《直到大兵来临》中的爱德华是一个迷失者、模仿者。他在长期的被殖民过程中被抹去了自身的本土文化记忆,他以怨恨、鄙视特立尼达,模仿英美人的姿势、口音为荣。“爱德华彻头彻尾地投靠了美国人。他的衣着越来越美国化,还学会嚼口香糖,就连说话也拼命撇美国腔。他开始注意衣着和服饰,他戴上项链,还学那些网球手, 在手腕上缠些布条。这种时尚在当时西班牙港的时髦青年中风行一时。”但是, 爱德华的这种行为最终也没有得到好的下场:老婆跟着美国大兵走了, 自己也黯然远走他乡。

爱德华的选择说明了他试图以殖民者帝国的荣耀来获得自豪感和地位。但模仿者终究是个模仿者,永远也不能进入主流社会,只会是一个跟随者和效仿者。

走进《米格尔街》:从人性和时代的背后,看生命的激情与悲凉

写在最后:

《米格尔街》中人物的行为滑稽可笑,人物的命运是可怜和可悲的,殖民地下的这条街就像是一条“死胡同”,一切欲求认可身份归宿的努力势必是无望而徒劳的。正如作者奈保尔所描述的那样, 他们最好的选择就是珍惜世界没有希望的生活和学习忍受社会中的残酷和不公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