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妖魔化的味精,你還敢吃嗎?

味精是如何被推倒輿論的至高點的?

在外邊吃飯時,經常會聽朋友一邊抱怨這是放了多少味精啊一邊吃的帶勁,哈哈,人們總是一邊吃著味精,一邊怕著味精。

1968年美國人Robert 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的一篇文章中,寫到自己去中餐館吃飯後,突然四肢發麻、心悸、渾身無力、頭疼,並猜測可能是吃了中餐裡添加的味精所致。事件被媒體報道之後,立刻把矛頭指向了味精,認為是它罪魁禍首,並且將這種症狀冠名為“中國餐館症候群

從此,“味精有害論”以其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跨越太平洋,一步步潛移默化、家喻戶曉,近些年還有傳言吃了味精會致癌、會掉頭髮,甚至會變笨……

被妖魔化的味精,你還敢吃嗎?

標識為 HUNAN FOOD NO MSG,即無味精的湖南食物

味精真的是化學合成的有害物質嗎?

1908年,味精誕生於日本,由化學家池田菊苗發現,取名為穀氨酸鈉,還附贈了一個可愛的小名“味之素”。味精傳入中國後,廣受歡迎,1992年,中國成為世界味精生產的第一大國。

味精的主要成分是穀氨酸鈉,進入人體後可轉化為穀氨酸,谷氨醯胺和酪氨酸,這些氨基酸是構成人體蛋白質的重要成分,參與人體蛋白質正常代謝,促進氧化過程,對腦神經和肝臟有一定保健作用。

被妖魔化的味精,你還敢吃嗎?

味精主要成分穀氨酸鈉:monosidum glutanate,MSG

目前我國味精的生產都以糧食(玉米澱粉、大米、小麥澱粉、甘薯澱粉等)為原料,通過微生物發酵、提取、精製而得。其本身對人體是無害,只要你不是把味精當飯吃,或是做菜時拿大湯勺往裡加味精,都不會危害健康的

國際上許多權威機構做過味精的各種毒理試驗,目前為止,還未發現味精在正常使用範圍內對人體有任何危害的依據,即證明食用味精是安全的。味精在食品中的使用沒有一定的限制,日常生活飲食中無需擔心其安全性。

正確認識,科學食用,別把味精妖魔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