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富競爭日益激勵,互聯網企業擴張邊界在哪裡?

中國首富競爭日益激勵,互聯網企業擴張邊界在哪裡?

文/雙月

互聯網的迅速發展,造就了一批新貴,在短短20年的時間裡,阿里和騰訊的市值紛紛突破5000億美元。馬雲和馬化騰的身價也不斷超越傳統的房地產、製造業公司,持續位列國內富豪前二。

與財富相應的是企業版圖的擴大。馬化騰的財富帝國也擴展到文娛傳媒、遊戲、電子商務和金融多個板塊。騰訊總裁劉熾平在今年1月公開表示,截止目前騰訊投資超過800家企業,其投資收益已經超過了其核心業務的收益。

同樣的,馬雲爸爸率領的阿里也不甘示弱,其版圖橫跨電商、文娛和金融等多領域。據阿里的CFA武衛透露,阿里戰略性投資價值約830億美元,截至2019年9月底,已經退出50多個投資項目、實現投資收益180億元。

01

做大做強是所有企業家的夢想,但是企業做大後,就不得不面對多元化發展和專業化經營的選擇。

很多民營企業在多元化的發展中迷失了自己,最終走下了滑鐵盧,知名企業家史玉柱曾經所帶領的巨人集團就是一個典型案例。在巨人集團最為輝煌的時候,旗下涉足了電腦、房地產、保健品等多個行業。

由於行業之間的跨度太大,新進入領域並非自己的核心優勢。在擴張的過程中,企業有限的資金被套牢,因此企業不得不陷入財務危機,公司面臨破產清算的局面。

那麼為什麼阿里和騰訊等互聯網企業,能夠持續且迅速的擴張版圖,卻沒有出現較大的財務危機呢?

全球知名管理學家拉姆·查蘭曾思考過亞馬遜版圖擴張的秘訣,他將其歸納為四個方面,痴迷客戶、為客戶創造、長線思維、投資未來。

可以看出,企業的擴張並不是無目的的多元化,成功的多元化發展總是圍繞企業的核心優勢展開。另外,阿里和騰訊等企業都能夠迅速的創造大量的現金,保持一個正向的現金流,快速的增長反而使自己有更多的現金去投資未來。

02

在互聯網快速發展的同時,一個商業模式的出現,往往會出現相同的產品來進行競爭。在這個背景下,不少企業選擇燒錢補貼來獲得更多的用戶,從而佔據更多的市場份額。

比如,近來因業績造假鬧得沸沸揚揚的瑞幸咖啡。一年半上市,在短短兩年多的時間內,門店超過2500多家。

此前,共享單車OFO的燒錢發展也是曇花一現,不但沒有在擴張中佔據市場壟斷地位,反而面臨著進入破產清算。

但是,也有不少企業在燒錢擴張中不斷髮展,出行領域的滴滴、外賣平臺餓了麼以及當前的生鮮平臺每日優鮮等都在通過燒錢來補貼用戶提高市場份額。

截止目前,滴滴在出行領域一家獨大,餓了麼在外賣領域與美團各佔半壁江山,每日優鮮在疫情期間,話語權不斷增大。

可以發現,燒錢的模式可行,但是不可持續。通過燒錢補貼來吸引用戶,培養用戶的習慣,進而通過產品優勢留住客戶,就像那句話所說的,“欣賞一個人,總是始於顏值、陷於才華,忠於人品”。

燒錢只是公司獲得用戶的一個敲門磚,後續發展如何,還是在於企業自身的能量。

結語:見過太多曇花一現的成功,但令人欣喜的是,越多越多的企業認識到長期價值,把“做一家百年企業”當作自己的目標和使命。

確實,外界的誘惑太多了,規模是一方面,但是企業更需要做精,做專。只要產品或服務有價值,那麼企業就有擴展的動力和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