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刻拍岸驚奇》之一本經書引發的冤案(故事梗概)

卷一 《金剛經》當米後面的經濟學

第一部分:故事梗概

《二刻》卷一,講的是白居易因母病發願手寫的百卷《金剛般若經》,經歷晚唐、五代、宋、元的兵戈戰亂之後,至明嘉靖年間,真跡已亡失殆盡,僅留一卷完好保存於吳中(今蘇州)太湖洞庭山的一山寺中。

圍繞著這卷《金剛經》,生出一個寺中僧荒年以經當米,相國婦篤佛誠心還經,黃無術強看首頁散失,柳太守覬覦構陷主持,三僧道回程尋得完卷的故事來。整個故事讀來曲折離奇,引人入勝,但礙於言語生澀,我且做個大概的故事講解。

《二刻拍岸驚奇》之一本經書引發的冤案(故事梗概)

話說嘉靖四十三年,吳中發大水,至田禾苗盡淹,進而引發了區域性的糧食危機。山寺的僧眾不事生產,荒年善主們又只能自保,對寺中的佈施幾近絕跡。和尚們不能坐以待斃,他們雖然頭光,但腦袋不光,眼瞅著無米下鍋,大夥一商量,決定找個大腿粗的善主抱抱,以白居易手書的《金剛經》為當,換些米麵以度時艱。

住持的徒弟叫辨悟的,帶了經卷找到相國府的嚴都管,嚴都管畢竟見過大世面,看到經卷上有相國大人的題印,當即給了辨悟五十石米。到了年底,嚴都管把賬冊抱給相國夫人審閱(嗯,果真從古至今都是女人當家嘛),相國夫人看到一卷經書當了五十石大米,奇了個怪,便叫管家取來,一看是樂天的真跡,篤佛信道的相國夫人趕緊叫管家把經還了,順帶再給和尚們五十石大米,算是承包山寺全年的伙食開銷(看得我都想去出家了呢)。

《二刻拍岸驚奇》之一本經書引發的冤案(故事梗概)

這等好事,辨悟自然歡喜,於是揣著經書高高興興的乘船回寺去了。途中聽船眾唸叨起各家長短,辨悟心生不服,講起善主爸爸的好。但船眾不信,你一卷破經書值五十石大米?便都叫嚷著要觀賞一二,猶以一個叫黃撮空的語言最毒。辨悟執拗不過,便展開讓船眾觀閱,誰知才一展開,首頁就飛天了。

《二刻拍岸驚奇》之一本經書引發的冤案(故事梗概)

辨悟回到寺中,瞞下不報。

這年有個姓柳的官人,補了常州太守的缺。上任前聽得家中一山客說挨著常州府的蘇州府,有一山寺中存有樂天的一卷《金剛經》真跡,價值千金,有緣可去一觀。

《二刻拍岸驚奇》之一本經書引發的冤案(故事梗概)

這柳太守是個貪得無厭之人,只記住了“價值千金”這四字。甫一上任,就惦念著這千金,只是礙於不在本府管轄境內,否則估計他得明搶了。隔府的地盤,明搶是不行,只能暗奪。柳太守先是讓本府商賈去求購,無果,後來本府境內江陰縣抓到了一夥盜賊,其中一人是個行腳頭陀僧(什麼是行腳頭陀僧?看看武松後來的樣子)。柳太守計上心來,喚下人去做那頭陀僧的思想工作(這套路眼不眼熟?),讓他構陷藏經那寺的住持。頭陀僧自然求之不得,這輩子“

打工是不可能滴”,但胡亂說幾句話,那是很有可能滴。

《二刻拍岸驚奇》之一本經書引發的冤案(故事梗概)

在頭陀僧的構陷下,柳太守發出協助辦案的公文,於是住持很快被蘇州府的公關機關捉拿歸案,押解到了常州府(嗯,看來明代的行政機關之間還是蠻配合的嘛,省了跨省抓捕的麻煩)。

柳太守故計重施,又讓下人去做主持徒弟辨悟的思想工作。這思想工作自然好做,在身死與獻經的選擇上,主持沒有兩難。

終不成為了大家門面的東西,斷送我一個人性命罷?”這是住持的原話,和尚不傻,也無什麼大義,但如此,才顯得真實。

和尚們馬不停蹄地獻上經,柳太守翻開一看,我艹,怎麼沒第一頁?這經再好,缺了一頁,就不值錢了,枉費一番心機,得個殘物有何用?於是,柳太守慈悲一發,把和尚打發回寺,順便把經還了。

《二刻拍岸驚奇》之一本經書引發的冤案(故事梗概)

佛說,放下徒刀,立地成佛。我問,為什麼相國夫人禮佛行善,卻甚難成佛,而柳太守構陷不得,只是把人放了,就能成佛?佛說,太守手裡有刀。

師徒二人虛驚一場,歡歡喜喜地帶著小道人一行三人賃船回寺。途經楓橋,夜泊時沒有聽到寒山寺的鐘聲,卻看到了漁家的滿天燭火。辨悟尋著燭火找到了一老者家,並在老者家中找到了當初在湖中飛走的那《金剛經》的首頁。辨悟叫來住持,師徒二人與老者勘核了原經,殘物重歸完整,破鏡得以重圓。後來老者請工匠新裱了經書,遇佛誕便去瞻禮、持念,歲八十,坐化而終。

未完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