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健事件應有後續:不能總是肉眼凡胎識不得真容

權健事件應有後續:不能總是肉眼凡胎識不得真容

文/榮榮

眾望所歸,權健倒下了!

可我們細想,在龐大的保健品行業中,權健不是個例。還有無數打著直銷之名,行傳銷之實,掛羊頭賣狗肉的不良企業。

藉此契機,有沒有必要對整個保健品行業,來一次全面清查,讓我們消費者不用成天提心吊膽,心驚肉跳?

可以想見,倘若沒有孤膽英雄“丁香醫生”仗義執言,“譚醫生被跨省”等意外出現,這些披著合法外衣的欺詐商品,還會堂而皇之的繼續禍害百姓。

在一個法治社會,其實一切可以變得很簡單,按規則辦事就行了。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治標不治本,點穴式處理問題的方式,終究不是長久之計。

再說,一個從創立開始,就長期飽受垢議的企業,居然能做大做強成為百億商業帝國;其創始人還頭頂無數社會光環,其間疑惑,難免讓人心生聯想。

權健事件應有後續:不能總是肉眼凡胎識不得真容

自古以來,我們社會就有個通病:不按規則辦事,精於利益關係權衡。譬如“法外開恩”“規則是死的,人是活的”“法理不外乎人情”等等。

此種中庸之道遺風在社會上大有市場,直接的後果是成就了一批深得人生三昧,“難得糊塗”之士,怕得罪人。

一旦出現了問題,他們則虛與委蛇,為己開脫。比方說“有些東西太專業,在我們範圍內很難界定,很難識別”之類打馬虎眼的推辭。

言外之意——我們又沒有火眼金睛,肉眼凡胎,哪裡分辨得出“妖”與“神”的不同。

總之,都想做“十世好人”唐長老。

權健事件應有後續:不能總是肉眼凡胎識不得真容

話說,有著與傳銷異曲同工之妙的部分直銷企業,它們對社會構成了極大危害。無數從業人員被成功洗腦,做著異想天開的發財夢,成了社會懶蟲。

她們不斷輻射周圈人群,金字塔網狀的發展模式,呈幾何級增長的人數,近似於邪教組織。

不然,為何區區幾年光景,權健就成了百億商業帝國?

而如此眾多人員,散佈於社會的各個角落:培訓、聚會、推銷。他們大肆宣傳,行如鬼魅,卻沒能引起有關方面重視。這是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在《西遊記》中,有些妖怪是人間的,而有些妖怪是天庭的。

但無論哪種,我們應該如孫大聖對老君所說:

“你這老官兒,著實無禮。縱放家屬為邪,該問個鈐束不嚴的罪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