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健事件:我們不要“自罰三杯”式處理

權健事件:我們不要“自罰三杯”式處理

文/榮榮

我們“含笑半步顛”是用蜂蜜,川貝,桔梗,加上天山雪蓮配製而成,不需冷藏,也沒有防腐劑,除了毒性猛烈之外,味道還很好吃。實在是居家旅行,殺人滅口,必備良藥!——《唐伯虎點秋香》

在我們社會,任何熱點事件,一般都活不過三天。三天一過,太陽照常升起,形勢依然一片大好。

譬如曾經的三鹿、鴻茅、長生等事件,當時舉國沸騰,全民憤慨,可結果呢?

“自罰三杯”式處理之後,該怎樣還是怎樣。“優秀企業家”“行業標杆”“知名品牌”照樣出自其間,上下內外充滿了和諧的空氣。

對於權健事件,丁香園就表示:“我們堅持一件事情,並不是因為這樣做了會有效果,而是堅信,這樣做是對的。”

看來,有些問題大家都深有感觸,心照不宣而已。

權健是不是有問題,除了身中“蠱毒”的權健自己行業人員外,稍有點判斷能力的正常人,都能一目瞭然。

權健事件:我們不要“自罰三杯”式處理

一種保健品被宣傳成了“無病不治,無一不精”的“居家旅行,必備良藥”。

成了起死回生的“九轉還魂丹”,聞一聞能活三百六的“人參果”,甚至能讓太上老君葫蘆裡的“仙丹”,都自嘆弗如。

只無底線誇大產品效果,誤導了無數人這一條,就足以讓它原形畢露,板上釘釘。

加上其虛高的價格,眾多客戶糾紛,還與傳銷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的銷售方式,出了問題就甩鍋給加盟店,為自己規避風險的惡劣行徑……難道還不夠說明問題?

如何回應人民群眾的關切?如何讓保健品市場風清氣正?如何讓不法之徒付出代價?

顯然,有過改之,無則加勉,自罰三杯,握手言和的處理方式,不能解決根本問題。

而以納稅大戶,慈善企業,民族醫學之名,來道德綁架民眾,以達到功過相抵,免於處罰的企圖,我們也都看得明明白白。

一個法治的社會,對於咎由自取之人就應該:明正典刑,以儆效尤。

而不是如魯迅口中的:

“我以為各人均應先打屁股百下,以儆效尤,餘事可一概不提。”——魯迅《準風月談·文床秋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