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首湖光看不厭 千秋惟有一黿頭

淅淅瀝瀝的小雨洗去了塵霾,澆息了炎熱,給無錫太湖黿頭渚景區帶來一派清新,翠綠的葉、五彩的花被濯的更加豔麗。水景苑裡接天蓮葉無窮碧,荷花在雨中含羞綻放;長春橋下映日荷花別樣紅,一片蔥蘢中清水芙蓉亭亭玉立。漫步在雨中,細細的品味著朦朧中的黿渚湖光山色,如入仙境。

昂首湖光看不厭 千秋惟有一黿頭

昂首湖光看不厭 千秋惟有一黿頭

“黿頭渚”位於無錫西南郊的太湖之濱,是國家重點風景旅遊區,AAAAA級景區。“黿”是一種龜類爬行動物,“渚”是三面鄰水的小塊陸地,這個地名比較形象地指明瞭這裡是橫臥太湖西北岸的一個半島,巨石突入湖中形狀酷似昂首的神龜。

昂首湖光看不厭 千秋惟有一黿頭

昂首湖光看不厭 千秋惟有一黿頭

黿頭渚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成熟景區了,蕭梁時此地就因“廣福庵”而聞名,明時這裡被認為是無錫境內的“桃花源”。解放後政府將這裡原有的園林、別墅合併為“黿頭渚公園”,1982年又進行了大規模的擴建,形成了現在的規模。

昂首湖光看不厭 千秋惟有一黿頭

昂首湖光看不厭 千秋惟有一黿頭

充山隱秀

車過寶界橋向右一轉,就到了太湖黿頭渚風景區牌坊,標誌著從此就進入了景區範圍。此牌坊八柱三門五樓,坊身彩繪,坊頂金黃。我國近代大文豪郭沫若在1959年遊太湖時曾經寫下了“太湖佳絕處,畢竟在黿頭。”的詩句,坊上的“太湖佳絕處”五個鎏金大字為郭沫若手書。

昂首湖光看不厭 千秋惟有一黿頭

進入景區大門,靜靜沿著步行遊覽道前行,這裡是“充山隱秀”,路邊遍植了各種花草樹木,成團的繡球頂著雨露顯得更加水靈,湖中的黑天鵝在雨中更加悠閒自得。

昂首湖光看不厭 千秋惟有一黿頭

昂首湖光看不厭 千秋惟有一黿頭

走過一段青藤纏繞的“隧道”,眼前就是聶耳亭,聶耳1934年來無錫拍攝《大路》時就住在這裡,譜寫了著名的《大路歌》和《開路先鋒》兩首插曲。雕像塑造的聶耳正沉浸在音樂構思中,下面是大路歌的曲譜。

昂首湖光看不厭 千秋惟有一黿頭

無錫黿頭渚素來以櫻花而聞名,櫻花是日本的國花,80年代日本青年友好訪問團這裡種下櫻花樹,築有“中日友誼亭”,現在這裡闢為中日櫻花友誼林,還建有“賞櫻樓”。

昂首湖光看不厭 千秋惟有一黿頭

江南蘭苑

“江南蘭苑”是黿頭渚的一個園中園,它幽靜地坐落在櫻花林旁的齊眉路邊。外觀看上去並不起眼,可走進一看卻令人沉醉。一塘池水,掩映在茂密的竹林中,池中蓮花清香,錦鯉浮行。

昂首湖光看不厭 千秋惟有一黿頭

這裡的一點一滴都體現著江南園林特有的精緻:茂林修竹,亭臺錯落,曲徑通幽,春藻風浥,波光浮香。

昂首湖光看不厭 千秋惟有一黿頭

昂首湖光看不厭 千秋惟有一黿頭

昂首湖光看不厭 千秋惟有一黿頭

蘭苑裡引種蘭花50餘屬,180種,有數千盆之多。主建築“蘭居”以圓臺、方桌、高腳茶几陳列著珍貴的蘭花展品,牆壁上掛著歷代文人雅士的詠蘭詩畫。目前雖不是賞蘭的季節,但室內仍然瀰漫著一股蘭花的清香。

昂首湖光看不厭 千秋惟有一黿頭

昂首湖光看不厭 千秋惟有一黿頭

太湖佳絕處

過了江南蘭苑就是這所門樓,它是黿頭渚精華區的起點,正面題“黿頭渚”3個餾金大宇,背面的“山輝川媚”點名了黿頭渚風景的特點。

昂首湖光看不厭 千秋惟有一黿頭

粉牆黛瓦的“太湖佳絕處”牌坊頗具江南建築特色,外形古樸典雅,斗拱相連,飛簷翹角。牌樓右邊門洞兩面分別題有“問津”、“利涉”。

昂首湖光看不厭 千秋惟有一黿頭

牌坊邊,凌霄花在雨中展開傲人的英姿。

昂首湖光看不厭 千秋惟有一黿頭

櫻堤兩邊載滿櫻花樹,堤上的這座石拱橋是建於1936年的“長春橋”,每年4月櫻花盛開,繽紛絢麗,又名“長春花海”。此時的橋邊夏荷盛開,一片蔥蘢。

昂首湖光看不厭 千秋惟有一黿頭

“誦芬堂”四面臨水,池中漁船一道曲橋引接黿頭。這裡為“藕花深處”地,既有江南水鄉特色,又有古典園林風格。

昂首湖光看不厭 千秋惟有一黿頭

黿渚春濤

這片鄰水的巨石就是黿頭渚的核心“黿頭”了,這裡晴日裡風平浪靜,風雨時驚濤駭浪,遊人們紛紛在此留影合照。

昂首湖光看不厭 千秋惟有一黿頭

黿頭上方是建於工1924年的燈塔,它開始是用於夜間導航的,現在已失去了導航功能,成了黿頭渚的標誌性建築。

昂首湖光看不厭 千秋惟有一黿頭

從燈塔這裡向向南,沿湖的一條步道就是“黿渚春濤”景區。

昂首湖光看不厭 千秋惟有一黿頭

昂首湖光看不厭 千秋惟有一黿頭

前行不遠處是八角形的“涵虛亭”,這裡是觀賞太湖山水的最佳地方。

昂首湖光看不厭 千秋惟有一黿頭

遙望對面絕壁,上面分別刻有“橫雲”、“包孕吳越”六字大,這是清末無錫縣令廖綸於1891年所書。 。

昂首湖光看不厭 千秋惟有一黿頭

昂首湖光看不厭 千秋惟有一黿頭

湖邊巨石危立,有點“巨石陣”的感覺,石上的波紋記載著太湖山水千百萬年的變遷。

昂首湖光看不厭 千秋惟有一黿頭

“震澤”是太湖的古稱,黿”在古代被尊稱為神物,它能鎮住太湖水龍保佑太湖地區風調雨順。“震澤神黿”用青銅製作的,長1.7米,高1.3米,寬1.1米,重達700多公斤,旁邊建有吳越亭。

昂首湖光看不厭 千秋惟有一黿頭

“澄瀾堂”建於1931年,是黿頭渚的最高處,這裡居高臨下視野開闊,是觀賞太湖四時多變景色的最佳位置。

昂首湖光看不厭 千秋惟有一黿頭

天色放晴,走了一段山路已是汗流浹背,眼前出現一“憩亭”,此地正是遊人休息之處。這裡原額為“雲階”,為廣福寺引渡香客的路亭。

昂首湖光看不厭 千秋惟有一黿頭

“飛雲閣”立於湖邊巨石之上,它建於1931年,共兩層建築。在這裡回望黿頭,觀巨石臥水,浪花拍岸,更壯志凌雲,豪情滿懷。

昂首湖光看不厭 千秋惟有一黿頭

廣福寺

“廣福寺”是黿頭渚最古老的建築了,原來的寺廟在後山,雖然比較小,卻建於蕭梁時代。

昂首湖光看不厭 千秋惟有一黿頭

首進的殿堂裡供奉著三尊佛祖,上額為“大圓滿覺”,是時任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題寫,由此也看出了該寺的地位。

昂首湖光看不厭 千秋惟有一黿頭

這個殿堂供奉的佛祖後面還有許多個小神龕,裡面應該都是施主供養的菩薩,保佑家人平安的。

昂首湖光看不厭 千秋惟有一黿頭

來過廣福寺兩次,都是到此止了,可工作人員告訴我裡面還大著呢!果然,穿過這長廊來到後山的殿堂。看到滿眼的綠蔭突然想起了劉禹錫的《再遊玄都觀》:“百畝庭中半是苔,前度劉郎今又來。”

昂首湖光看不厭 千秋惟有一黿頭

昂首湖光看不厭 千秋惟有一黿頭

這裡才是正殿,名“圓通寶殿”,裡面供奉的是“南無觀世音菩薩”,菩薩旁邊是兩排坐著的鎏金雕塑,看打扮有佛家的,有道家的,還有皇帝般模樣的,不知都是哪路的神仙。

昂首湖光看不厭 千秋惟有一黿頭

昂首湖光看不厭 千秋惟有一黿頭

昂首湖光看不厭 千秋惟有一黿頭

萬浪卷雪

看到“聆濤”亭就到了“萬浪卷雪”景區了,這裡是黿頭渚北部的一個天然水灣,30年代築曲堤,建小橋,形成了一處別開生面的景緻。太湖風大浪急,浪拍曲堤,擊打岩石,如同雪花散落一樣,所以名為“萬浪卷雪”。

昂首湖光看不厭 千秋惟有一黿頭

昂首湖光看不厭 千秋惟有一黿頭

昂首湖光看不厭 千秋惟有一黿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