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前十大知名對衝基金盤點

說到基金大家可能都不陌生,甚至現在這個社會環境下,很多人可能漸漸的已經將基金當做一種常規的投資方式和理財手段,隨著社會結構已經年齡結構的變更,傳統的銀行儲蓄已經是慢慢的走到了資本增值的末端,但是說到對沖基金,可能就有很多人不明所以了,今天我就帶大家瞭解切盤點一下什麼是對沖基金以及全球比較知名的對沖基金

對沖基金

採用對沖交易手段的基金稱為對沖基金,也稱避險基金或套期保值基金。

它是投資基金的一種形式,意為“風險對沖過的基金”。對沖基金採用各種交易手段進行對沖、換位、套頭、套期來賺取鉅額利潤。這些概念已經超出了傳統的防止風險、保障收益操作範疇。加之發起和設立對沖基金的法律門檻遠低於互惠基金,使之風險進一步加大。

其實說白了什麼叫做對沖呢,比一個很簡單的例子,就是你在減肥,但是你又想出去吃東西,那在這個過程中,你想吃東西是你的訴求,也就是說期許收益,吃完東西發胖那可能是你吃東西所帶來的風險,那麼就有一種方式可以既滿足你吃飯的需求,又可以將你發胖的風險降到最低,那就是你在出去吃東西的時候帶著減肥藥,這樣的一個組合就是很簡單的一個對沖組合。

全球前十大知名對沖基金盤點

世界十大對沖基金

1、Bridgewater Associates 橋水聯合基金

去年橋水基金宣佈在上海自貿區註冊投資公司,引起了金融界的廣泛關注。這家常年在世界對沖基金榜單上位居前列甚至是榜首的美國公司掌管約1500億美元,客戶主要由機構客戶組成,包括外國政府、央行,企業和公共養老金,大學捐款和慈善基金。它總部設在美國康涅狄格州,總共擁有約1500名僱員。

橋水的歷史超過40年,可謂對沖基金中的常青樹。它在2008金融危機中獲得了正收益,迄今為止獲得數十項獎項,與它獨特的投資理念不無相關。橋水以全球宏觀策略為主,提出了全天候投資策略,alpha與beta策略分離等理論。其中的全天候投資策略強調在不同的宏觀經濟時期進行不同類型的資產組合配置,從而達到始終盈利的狀態。這也是其在2009年雷曼兄弟倒臺之後仍然表現良好的關鍵原因。

2、AQR Capital Management

AQR資本管理公司成立於1998年,總部在美國康涅狄格州的格林尼治,管理規模達1592億美元,僱員數量達到693人,在波士頓、芝加哥、洛杉磯、倫敦和悉尼設立辦公室。

AQR將金融理論和實際應用相結合,管理養老金、保險公司、大學捐款、主權財富基金等多種資產。它強調研究驅動、高科技帶來的實用洞見、經濟直覺和嚴格的風險管理。

AQR的投資策略十分廣泛,包括長短倉、套利、股權、全球宏觀、保險、絕對收益、動量、多策略等。它的首要目標是價值股和動量股。選擇投資組合時,AQR強調基本面與量化分析和自下而上選股的結合。投資核心是三個原則:系統化方法、多樣化投資和alpha技藝。

此外,AQR還有其專門的圖書館,在線提供逾300篇論文期刊等,將他們的投資研究發現與其他投資者分享。

3、Millennium Management 千禧管理

千禧管理成立於1989年,管理規模達336億美元。它擁有超過1900名僱員,在美國、歐洲和亞洲均設有辦公室。

千禧管理的投資方法十分注重風險。比起高風險高收益,它更偏向於在一定的風險(比如低的夏普率)之下有較高的收益。此外,它也希望交易團隊能在賺錢的日子裡有較小的收益,在虧錢的日子裡有較小的虧損,在這種情況下爭取較多的賺錢日。如果有在有高損失的風險前提下獲得高收益的機會,AQR會讓團隊放棄掉這樣的機會。這種對於風險厭惡的投資理念成為了交易團隊的一道規則。

千禧管理的投資策略著重分散投資和全球化,包括相對價值、統計套利、併購套利、固定收益和商品等。它在資產類別、商品所屬行業、投資標的所屬地等方面十分多樣化,投資標的包括國內外股權、債權、貨幣、期貨、遠期、期權等。

值得一提的是,千禧管理十分注重高科技的運用。它的附屬量化部門有能夠讓業餘交易員提交算法來進行特定交易的系統。

4、Citadel 城堡投資

城堡投資集團由肯尼斯·格里芬創立於1990年,旗下有兩家公司——城堡資產管理公司和城堡證券。其中城堡資產管理公司管理規模超過240億美元,也在僅有的百分之三的經營超過20年的對沖基金之列。

城堡因其良好的業績吸引了許多世界上最大的機構投資者,包括主權財富基金、養老金、大學捐款等。公司擁有超過1400名僱員,總部設立於芝加哥,在北美、亞洲、歐洲均設有辦公室。

城堡的投資方法由嚴密的基本面研究、高端量化分析和一個經過驗證的技術平臺共同驅動。投資原則是努力、情景規劃和重複。投資策略注重世界上最大的金融市場上主要的一些資產類別,主要包括股票、信貸、量化策略、商品、固定收益和宏觀。

近日,Citadel宣佈任命微軟首席運營官(COO)凱文·特納(KevinTurner)為公司副董事長,同時兼任Citadel證券公司(Citadel Securities)CEO。特納已擔任微軟COO長達11年,擁有管理大型、複雜企業的豐富經驗,是一名傑出的企業運營管理人員。隨著越來越多的對沖基金從高科技行業招兵買馬,對沖基金策略也變得越來越依賴高科技。想要獲得高於對手的收益,科技創新或將成為關鍵因素。

5、Soros Fund Management, LLC 索羅斯量子基金

喬治索羅斯幾乎是金融界無人不知的狠角色。他的索羅斯量子基金也曾經是對沖基金行業的翹楚,現金已經轉變為一家家族辦公室。

公司成立於1969年,總部設立在紐約,管理規模超過200億美元。它在2010年被評為對沖基金行業最賺錢的公司之一。在40年的時間裡,它獲得了年均20%的收益。

公司的投資標的包括股票、世界範圍內的固定收益產品和外匯、貨幣、商品、私募股權基金和風險投資基金。公司在交通、能源、零售、金融等行業有大量的投資。2016年,該基金為希拉里的總統選舉捐贈了超過700萬美元資金。

提到這家公司,就不得不說說創始人,傳說中“富可敵42國”的索羅斯。這位匈牙利裔美國富豪曾經阻擊英鎊從而打垮英格蘭銀行,也狙擊泰銖和港元,引發亞洲金融風暴。他在投資界以獨有的哲學思想上的投資架構而聞名,愛好哲學文學,通過對一個國家政治文化歷史的研究來進行投資決策。此外,他熱心政治,參與格魯吉亞、烏克蘭等國顏色革命,也是美國民主黨的擁護者。

目前,索羅斯量子基金雖已轉型為家族辦公室,它在對沖基金行業的影響力則永遠不會消失。

6、Winton Capital Management 元盛投資

Winton成立於1997年,管理規模超過300億美元,在全世界九個辦公室擁有超過400名僱員。

Winton是一家系統化的投資公司,運用科學手段進行交易。它通過對歷史數據的統計學分析和數學建模來尋找獲利機會。它的產品跨度很大,從高分散的多資產到地區性多頭股票都有。它不聽從傳統市場,採取嚴謹的、系統化的、基於事實、無情感偏見的決策。它相信,在最好的製藥公司、工程和信息技術公司裡研究發展部門的傳統方法在金融界也是能夠被很好地運用的。也因此,該部門有超過三分之一的僱員。

值得一提的是,該公司還有許多的特殊項目開放給大眾。這些項目得益於Winton投資系統(WIS)——一個在接近二十年的將科學技術和統計研究運用到投資管理實踐後出現的產物。這個系統讓大眾參與投資決策,從而也為公司自己的投資形成建議池。這些項目則是具體的參與渠道,包括Winton分散投資項目、Winton期貨項目等。

7、D.E. Shaw& Co. 德劭

在當今的對沖基金行業,科技含量的高低逐漸成為收益好壞的關鍵因素。德劭便是一個正面的例子。

該公司成立於1988年。創始人David E. Shaw是哥倫比亞大學計算機系的教師,也擔任過政府科技顧問等職位,十分精通信息技術與相關科技。在他的帶領下,德劭十分注重量化交易,其高速交易系統多次被媒體報道。

目前該公司管理規模達到300億美元,員工數量超過1300。如前所述,該公司十分注重量化技巧在投資中的運用,也開發了高精尖的計算機技術用於交易。此外,德劭也有私募股權投資,還將一部分資產投向科技公司。

最後,值得一提的還有創始人德劭的故事。他在斯坦福博士畢業後快速拿到了哥倫比亞大學的教職,之後加入摩根士丹利的量化部門。兩年後,在公司內部鬥爭中敗北的他創立了德劭基金,並運用當時罕見的高頻交易技術在華爾街橫空出世,利用市場的無效性剪市場的羊毛。到2015年,他的個人財富已經達到41億美元。然而,他不滿足於此,內心的geek本色暴露,又跑去搞計算化學了!他僱了一群基礎科學博士,在2004年成立D.E.Shaw Research,用了三年時間開發出Anton第一代,比一般的超級計算機快10000倍!之後,團隊不斷斬獲世界知名科學雜誌的論文發表機會,學術聲譽也是節節攀升。

天才的人生不需要解釋,然而背後也看出金融與科技相結合的趨勢。得科技者得金融,或將成為將來的不二法則。

8、Renaissance Technologies LLC 文藝復興科技

文藝復興科技成立於1982年,管理規模超過650億美元。

提到這家公司,就不得不說說它的創始人,大名鼎鼎的詹姆士西蒙斯。在揚名華爾街之前,西蒙斯的另一個身份早已獲得全世界的肯定,那就是數學家。他在23歲獲得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數學博士學位,一年後出任哈佛大學數學系講師,後又去到紐約州立石溪大學出任數學系主任,那一年他僅30歲。西蒙斯在石溪大學做了8年的純數學研究,其間與華裔知名數學家陳省身聯合創立了對數學和物理學影響深遠的Chern-Simons理論。1976年,西蒙斯摘得數學界的皇冠——全美維布倫(Veblen)獎,其個人數學事業的成就也就此達到頂峰。

在金融方面,他發明獨特的“壁虎式投資法”,即在投資時進行短線方向性預測,同時交易很多品種,依靠在短期內完成的大量交易來獲利。用西蒙斯的話說,交易“要像壁虎一樣,平時趴在牆上一動不動,蚊子一旦出現就迅速將其吃掉,然後恢復平靜,等待下一個機會。”無論是1998年俄羅斯債券危機,還是本世紀初的互聯網泡沫,西蒙斯管理的大獎章基金歷經數次金融危機,始終屹立不倒,令有效市場假說都黯然失色。對此業內人士普遍認為,西蒙斯的不敗神話主要得益於其“壁虎式投資法”。轉戰投資界“第二戰場”二十年後,西蒙斯用一系列數據證明了自己的成功:1989年到2009年間,他操盤的大獎章基金平均年回報率高達35%,較同期標普500指數年均回報率高20多個百分點,比“金融大鱷”索羅斯和“股神”巴菲特的操盤表現都高出10餘個百分點。即便是在次貸危機爆發的2007年,該基金的回報率仍高達85%。

創始人的數學天分自然也影響了整個公司的文化與氛圍。文藝復興科技可謂是量化交易的先鋒。研究員們在數據庫中運用幾十年的數據進行分析、預測統計意義上證券的價格走勢。如今大數據如此火熱,然而在20多年前,文藝復興科技就已經在運用大數據的概念進行交易了。一直以來公司僱傭的很多專家幾乎毫無任何金融方面的背景,包括數學家、物理學家、統計學家等,在300多個僱員中超過三分之一擁有這些基礎科學的博士學位。也因此,公司被稱為是“擁有全世界最好的物理和數學部門”。

公司現在運營的基金叫做文藝復興制度資本基金,Renaissance Institutional Equities Fund (RIEF)。這個基金的歷史並沒有公司旗下著名的大獎章基金悠久。而大獎章基金僅僅接受公司的內部人員的錢進行投資。

9、Two Sigma

這不是一家典型意義上的投資公司。它遵循技術與創新的原則,在機器學習、分佈式計算的引領下進行決策。2001年成立的它始終在投資之外研發最新的技術,用以做出更好的決策。

創始人大衛與約翰都是技術投資領域的佼佼者,在電腦驅動、以模型為基礎的交易系統發展領域有超過40年的經驗。公司有超過22,000,000GB的數據,每秒能完成10的14次方次計算,研發部門員工佔比超過三分之二,超過百分之六十員工無金融背景,管理規模達到350億美元。

公司結合海量數據、世界級的電腦系統和金融專家來完成高端的交易模型,同時也用科技的眼光來優化投資、管理風險。如前所述,公司運用機器學習、分佈式計算等科技前沿方法,也將新鮮觀點、經濟學假設作為起點,結合科學手段測試、拓展它。

這樣的公司無疑是引領時代潮流的典範。引領科技者,其傳奇或將繼續被續寫。

10、Paulson & Co. 鮑爾森

公司成立於1994年,管理規模約193億美元,僱員數量約為125,總部設立於紐約,另外在倫敦、香港設有辦公室。

公司擅長事件驅動套利策略,包括併購套利、破產重組和不良信貸、結構化信貸、資金重組、重構等。目標是保護資產,在長期獲得超越平均的收益,以及與市場保持低相關性。公司依賴於自下而上的基本面分析。

提到這家公司,就不得不提到約翰·保爾森(John Alfred Paulson,1955年12月04日---),哈佛商學院MBA學位,美國投資家,億萬富翁,現為Paulson&Co.公司總裁,因在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中大肆做空而獲利,被人稱為“華爾街空神”、“對沖基金第一人”。

海外對沖基金看重中國區的發展。

其實無非是三大原因:

一是漸漸國際化的人民幣,逐步開放人民幣資產的跨境流動,讓中國部分的資產管理人或投資人提供大量走出去的機會的同時,也會給海外大量機構投資人和高淨值客戶提供進入中國市場的機會。

二是監管層和中國基金業對對沖基金的態度越來越開放,基金法正在不斷修改和完善,這使得對沖基金所參與的二級市場會有更多的流動性,讓對沖基金能真正發展起來。三是中國財富的增值。銀行高淨值客戶管理著17萬億元的資金,而公募基金管理的資金規模才2萬億元,陽光私募也只有2500億元,未來中國人的財富將會流向更有效和積極管理型的投資領域。

儘管如此,隨著中國投資市場的逐漸向國際放開懷抱,以下幾家對沖大佬早已先行一步,搶灘內陸

1.Bridgewater Associates

雷·達里奧(Ray Dalio)的橋水聯合基金(Bridgewater Associates),連續兩年都登上了LCH英雄榜。這家基金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對沖基金,約有1300億美元的水平。除了管理資產龐大以外,橋水的獨特之處是它的300家客戶都是機構投資者。它們的平均投資額為2.5億美元。

在戴利奧和羅伯特·普林斯的共同領導下,橋水善於創造不同的利潤流,鑑別貝塔源,市場驅動型回報,阿爾法,基於技能回報,然後把它們打包成與客戶需求的兼容的戰略。該公司通過債券和貨幣管理外包提供源阿爾法。但是當機構開始轉向其他資產類別和關注額外利潤源時,橋水也在調整戰略。

達里奧在2012年初被業內評為對沖基金史上最成功的基金經理——公司旗下純阿爾法基金(Pure Alpha Fund)在1975年至2011年為投資人淨賺了358億美元,超過了索羅斯量子基金自1973年創立以來的總回報。美聯儲前主席保羅·沃爾克曾評價說,達里奧的橋水基金(Bridgewater Associates)對經濟的統計分析甚至比美聯儲的更靠譜。

這家掌管著1300多億美元資產的頂級對沖基金隱匿在康州Westport的樹林裡,與紐約華爾街的喧囂保持遠離。橋水聯合基金已於2012年底在上海低調的成立了代表處。

2.Man Group

英仕曼集團是全球第二大對沖基金管理公司,管理的資產規模達680億美元,其業務框架主要由三大類別組成:AHL(管理期貨基金CTA)、GLG(由30多個策略的基金組成的多策略基金)以及剛收購的FRM(對沖基金的基金),此外,英仕曼擁有一支有卓越投資專家組成的龐大團隊,就投資管理以至客戶服務的每個範疇,給予強勁的支持。

英仕曼中國區主席李亦非透露,集團希望在中國首先推進的是旗下的管理期貨基金。據瞭解,AHL基金希望能通過中國期貨市場的國際化發展先進入中國,同時也想借助QFII、QDII等各種跨境方式,在中國尋找投資和合作的機會。

3.Paulson Co

保爾森公司管理著約為360億美元的資產(其中95%為機構投資者)。據《阿爾法》雜誌統計,僅約翰·保爾森個人在2007年的收入就達到了37億美元,一舉登頂2007年度最賺錢基金經理榜,力壓金融大鱷喬治·索羅斯和詹姆斯·西蒙斯。一時間,約翰·保爾森在華爾街名聲大震,“對沖基金第一人”、“華爾街最靈的獵豹”等稱號紛紛被冠在了他頭上。在接下來的三年中約翰·保爾森與保爾森基金持續的穩定盈利。

直到2011年6月3日,保爾森所持有3740萬股的嘉漢林業(Sino-forest)瞬間爆出一系列的財務醜聞,同時渾水調查公司給予嘉漢林業“強烈賣出”的評級,同時給出的估值不到1美元(當時股價為18加幣)。導致嘉漢林業公司市值在兩個交易日內蒸發了近33億美元,而保爾森基金面臨了4.68億美元的虧損。

距離該事件發生已經近兩年,約翰·保爾森這位曾經的“沽神”似乎逐漸淡出了華爾街。是歸於平淡,還是在醞釀又一場鉅額交易,我們不得而知。據悉保爾森基金已在北京金融街及上海陸家嘴分別設立了代表處。

4.Lone Pine Capital

孤松資本始建於1997年,由斯蒂芬·曼德爾(Steve Mandel)創建,總部設在康涅狄格州的格林威治,在倫敦,香港,北京,紐約均設有辦事處。隆派恩資本是一傢俬人擁有的對沖基金,在世界各地的公共股權市場進行投資。從最初的800萬美元開始,直到該基金成為了打理自有資金的“超級基金”,為約56億美元的投資者和自有資金估計為150億美元的曼德爾先生服務。

大多數人相信,曼德爾先生的成功可以歸咎於他的“自下而上”的投資。他的重點放在企業的基本面問題上。曼德爾先生認為,破譯業務進行深入的基本面分析,瞭解其做法,運營和未來的增長。這是重點,這影響到最後的選股和決定是否或長或短。不像大多數的對沖基金管理人,曼德爾先生巧妙地依靠他強烈的判斷和快速決策的位置和移動。孤松資本在花旗集團(Citigroup)和斯倫貝謝公司的增持是證明曼德爾先生靈巧之至最好的例子。

5.D.E. Shaw

德劭基金由數學家大衛·肖成立於1982年。DE Shaw大部分投資基於複雜的數學模型,旨在找出隱藏的市場趨勢或定價異常。不過該基金也進入到私人股本領域和自下而上的價值驅動型投資領域。

DE Shaw進軍中國內地的舉措,會讓人將之與其2006年和2007年在印度的擴張進行比較。該公司在印度看到了巨大的招聘和投資機遇。

就員工數量而言,DE Shaw令一些更靈活的競爭對手相形見絀。該公司大約有1700名員工——其中估計有100名擁有博士學位。只有英國曼集團(Man Group)的員工數量超過了DE Shaw。

過去兩年,不願拋頭露面的DE Shaw在其主要戰略方面表現穩健。該公司的旗艦基金Oculus回報率為8.7%。Oculus按照該公司的一系列定性及定量戰略進行投資。一位投資者表示,該公司旗下的另一支基金DE Shaw Composite實現了21.1%的回報率。

位為處於上海陸家嘴的辦事處擁有一支私募股權投資分析師團隊。拓展該集團在亞洲地區的業務,並標誌著首次進入中國內地。該辦事處將重點關注中國的收購機會。

6.Hoyder Asia

匯德亞洲(Hoyder Asia)是匯德投資集團於2001年成立的面向亞太地區的全資附屬公司。匯德亞洲投資於全球外匯、商品期貨以及股票方面,乃亞太地區最優秀的資產管理服務商之一。其憑藉對新興市場的專業認識及豐富經驗,於十年內迅速增長。匯德亞洲透過旗下的匯德品牌基金與信託為客戶提供不同層面的投資服務及產品,憑藉其專業及奉行多年的環球對沖與價值投資等方法,於國際資產管理巿場已建立優良的聲譽。

據悉,位於中國上海的匯德亞洲辦事處,在2013年初早已悄悄佈局內陸,公司高層也放言會從運營決策上更重視大中華市場。

7.Renaissance Technologies

文藝復興科技成立於1988年,其創始人為詹姆斯·西蒙斯(James Simons)。他是世界級的數學家,擔任著美國數學協會的主席(Math for America);他是歷史上最偉大的對沖基金經理之一,在全球投資業內,他的名氣並不亞於索羅斯,更是被認為是保爾森、達里奧這些業內領軍者的前輩。“量化基金之王”是這位國際投資行業領袖最顯貴的稱呼,雖然,他本人並不在意。

作風低調的西蒙斯很少接受採訪。在僅有的幾次接受國外媒體採訪時,他透露稱:“我們隨時都在賣出和買入,依靠活躍賺錢。”他只尋找那些可以複製的微小獲利瞬間,而絕不以“市場終將恢復正常”作為賭注投入資金。事實上,西蒙斯幾乎從不僱用華爾街的分析師,他的文藝復興科技公司僱傭了由數學博士,物理博士及自然科學博士組成的超過150人的投資團隊。用數學模型捕捉市場機會,由電腦做出交易決策。

文藝復興科技公司及旗下多家關聯子公司於2013年1月分別在北京,上海成立了代表處。

8.Chilton Investment

全球前十大知名對沖基金盤點

對沖基金

奇爾頓公司由理查德·L·奇爾頓(Richard L. Chilton)先生於1992年成立。管理著超過65億美元的資產。其核心的運作手法是通過價值導向的基礎研究和紀律嚴明的投資組合來進行管理。奇爾頓先鞏固了長期投資的理念,其紀律嚴格的文化是一個標誌。而奇爾頓公司正計劃採取一項不同尋常的舉措,奇爾頓公司在中國北京及成都分別成立了代表處,這是該公司在中國擴張戰略的一部分。

其實,以上這些筆者瞭解到進入國內的海外對沖基金,只是全球對沖基金大軍的冰山一角;中國這隻美味十足的大蛋糕,相信吸引到更多的大鱷只是時間問題。

9.Citadel Investment Group

城堡投資管理著130億美元,是目前最大的對沖基金之一,它的日交易量相當於倫敦、紐約和東京交易所當日交易量的3%左右。

對沖策略

1.套利策略:最傳統的對沖策略

2.指數增強組合+指數期貨空頭滾動年Alpha分佈,基於90只融資融券標的組合統計套利表現

3.Alpha策略:變相對收益為絕對收益

4.中性策略:從消除Beta的維度出發

投資策略

對沖基金常用的投資策略多達20多種,其手法可以分為以下五種:

長短倉

即同時買入及沽空股票,可以是淨長倉或淨短倉

市場中性

即同時買入股價偏低及沽出股價偏高的股票

換股套戥

即買入價格偏低的可換股債券,同時沽空正股,反之亦然

環球宏觀

全球宏觀策略的經典定義是為了從宏觀經濟趨勢中獲利,對任何資產類別(股票、債券、貨幣、商品等)、任何投資工具(現金、衍生品等),以及世界上任何資本市場,進行做多與做空的槓桿交易。

以上就是最簡單的對沖基金相對信息,隨著現在越來越多的金融衍生品的出現,我們在進行投資選擇的時候難免會眼花繚亂,所以提示各位不管選擇某種投資

,切記提前做好資產規劃,注重風控優先永遠為第一原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