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时期社会等级

起始语:本为自己读吕思勉著《秦汉史》所做总结,勿要攻伐,有所曲解,还望指正改善,拜谢。

秦汉时期的社会等级,也分五个方面:豪强贵族 ,奴客门生部曲,游侠,君臣,士大夫

一、豪强贵族

豪强贵族,在当时有着非同一般的优势,无论是心理上还是物理上,即便陈胜曾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不外乎是当时历史强音,然而反过来看,我们便可揣测出民众认为王侯将相是有血脉相乘的,非平常人所能触及;《史记。项羽本纪》也记载:陈胜吴广起义后,东阳少年杀其县令,欲推举陈婴为王,然而他的母亲就认为,自打入陈家后,从未听说过陈家祖上有富贵的时候,所以不赞成陈婴立为王。由此可见,当时平民百姓在心理很难有成王富贵的念头,大多都是安贫守分。汉朝建立以后,汉高祖刘邦以平民之身而得天下,故汉时选举并不是特别重视门阀,然而中枢要职,依然多为贵族子弟,《汉书。地理志》记载:“汉兴,六郡良家子选给羽林、期门。”所谓良家子,即为名门贵族家庭的子女。累世而行,门第之见,便更加深入人心了,然而豪强贵族,尤其是强宗巨族,在平时便已经扰法乱政了,乱世的时候就更加后患无穷,《汉书。酷吏传》记载:涿(zhuo)郡,有大姓人家,高氏,郡吏一下的人等,在路上遇到了他们,都避开,不敢与之正面相逢。有盗贼逃到了高氏院里,连吏兵们都不敢进去抓捕。所以对于强宗巨家的法律也特别严苛,一是凡两千石以上官吏,不可阿附豪强,否则便直达天听,祸已至矣;二是当时封疆大吏,多视豪强犹如外寇,以致小民有罪,多有容贷,豪强有罪必定罪加一等,《汉书。酷吏传》记载:严延年治郡,务在摧折豪强,扶助贫弱,贫弱虽陷法,曲文以出之,其豪桀侵小民者,以文内之。

二、奴客、部曲、门生

所谓奴客,即为奴婢,其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俘虏,《史记。项羽本纪》记载:秦军降诸侯,诸侯吏卒乘胜,多奴虏使之。二是罪人,一般皆为触犯法律所判刑处罚的人士及其家属,是由官家登记造册的,即所谓官奴婢。三是粥买,多为因贫困不得不卖为奴婢,虽法律禁止买卖人口,但是又实难禁也,更何况为奴或尚可活命,不为奴,必定饿死乡野。又或有先为质,后渐渐沦为奴婢的,而且当此时已有买卖外国人的,《三国志。陈群传》记载:子泰,为护匈奴中郎将,京邑贵人,多寄宝货因泰市匈奴婢。所谓奴婢,多可买卖,或者赏赐,如汉武帝曾赐其同母异父的姐姐修成君奴婢三百人;《汉书。毋将隆传》记载:傅太后曾派谒者收买官家婢女,收取价钱极其低贱。随后又从毋将隆府中收买婢女八人。而当时奴婢之命贱若薄纸,《史记。韩长孺列传》记载:韩安国被人掠走卖到了宜阳为奴,天寒,为其主人到山里采炭,又有奴婢百人在所筑暖岸下为其主人取暖,岸崩塌了,所有人都被掩埋,由此可知,主人对奴婢的生命是置之不顾的。然而一旦为奴婢其所生子女亦为奴婢,当时称之为家产奴,而且若有良人娶嫁奴婢,则亦被视为奴婢了。既有收罗为奴,亦有赦免为民,如汉高祖五年五月即赦免粥买为奴者为庶民;汉文帝四年,大赦天下,免官奴婢为庶民。又有私家免奴的,比如韩桌,虽有奴婢腊月偷窃食物祭祖,然感其孝心,便免除了他的奴隶身份,不过此等义举,并不常见,常见多为用钱财赎身,如三国时期,杨俊因为战乱被人掠去卖做奴隶,而后其宗族用财物赎回。

所谓部曲,为军中行伍之词,将军五部,部下有曲,曲下有屯,多指乱离之世,无所归去,永随主帅的兵士,后因有利可图,便渐渐便成了私属的代名词。后世常为平时之宾客,乱时以兵法部勒之,即成部曲。

所谓门生,分为两种,一种与宾客相似,也是依附于豪强世族,也谓之为食客,其地位略低于宾客,不过暂时还没有查询到其具体的区别;另一种即为学生,弟子,例如追随墨子推行墨家主张的墨家弟子都可以称之为墨子的门生。

三、游侠

所谓游侠,其多为“阴鸷(zhi)善谋之士,驭愍(min)不畏死之徒”,此实乃一语中的,也如韩子曰:“儒以文乱法,而侠以武犯禁。”,所谓游侠实乃多行作奸犯科之事,《汉书。货殖传》记载:如曲叔、稽发、雍乐成之辈,多为掘冢搏掩,犯奸成富,此其实和暴徒已经没有多大区别了,为何呢,因为游侠多为生计所迫,不得已而为之,类似于我们现在的江湖流丐,地方恶棍了,虽投奔豪强世族,为其所养,然其名为利人,其实都是自利而已,朝三暮四之辈也是不少的,而太史公所言:“其言必信,信不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生死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此游侠者,实少有啊,然当时士大夫亦喜与游侠交往,多因两者性情相近,更兼有此少有游侠的缘故啊。

四、君臣

秦汉时,其民尚有各忠其君之心,《史记。孝景本纪’》记载:临江王刘荣,因为侵占宗庙的土地修建宫殿而获罪,被景帝召往长安,临行时,其所乘坐车的车轴突然折断,其治下百姓哭泣的说“我们的王没有造反啊。”,此等民情非后世所能有,又有凡为所辟置或举荐之功,即同家臣,如三国时,王脩为孔融主薄,守高密令,听闻孔融有难,便连夜赶去救孔融。此为生死存亡之际,亦不为背弃的;又有庞淯(yu)以凉州从事守破羌长,武威太守张猛造反,杀了凉州刺史邯郸商,庞淯便手持匕首假装拜谒,想依靠此能刺杀掉张猛。此为外战陈之际,即便身死也要极力捍卫君主的。除此之外亦有见君被俘虏,以自身代替君主的,即便最终无可奈何,也要冒死去收葬的,并赡养其家人,乃至为之君守葬而弃官不做的。

五、士大夫

士大夫,专制之世,国家的桢干,贾谊言:“为人臣者,主而忘身,国而忘家,公而忘私。”;董子言:“皇皇求财利,常恐匮乏者,庶人之意也。皇皇求仁义,常恐不能化民者,大夫之意也。”,此皆为士大夫的美德,不惜命,不爱财。然而后世士大夫的风气也渐渐崩坏了,原因何在?盖因后世人君奢侈淫靡,以致于亡国败家,士大夫不得不自谋生活,往商贾之行渐近了,而后商贾之气漫延,士大夫中忠良耿直之辈就越来越少了,乃至后来竟然不知仁义,不明是非,只为利往了。《续汉书。五行志》记载:顺帝末年,民间有童谣说:“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候”,由此可见当时士大夫之风崩坏到何种程度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