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時期的嶗山兵工廠

抗戰時期的嶗山,青保(國民革命軍青島保安總隊)在山內建了很多兵工廠。因為戰爭的需要,這些兵工廠有些建在古廟道觀裡,有些建在人工搭建的石屋中,有些則直接建在人跡罕至的山洞。

建在庵觀中的如白雲洞。李先良的《嶗山抗戰憶往》曾經回憶到:“白雲洞在抗戰初期,抗戰部隊常在此處製造槍械,後來為敵人察覺,於二十八年三月(1939年)掃蕩嶗山的時候,包圍搜索,翻出旋床及其它制械工具器物,敵人即把殿宇一齊放火焚燬,並慘殺道士六人、火夫二人,使這個白雲洞也塗上血跡”。

白雲洞的位置從現在看來,不具備建設兵工廠的條件,因為離公路比較近,容易被發現。但在抗戰時期,進嶗山的路比較崎嶇,靠近大海的白雲洞反而有一種運輸的優勢,利用這種優勢,這兒不僅建立過兵工廠,還擔負過戰時政府的迎賓館,對抗戰做出了貢獻。

類似的地方還有太平宮。從今天的眼光來看,太平宮靠近村莊和大路,應該是比較不安全的地方,但在當年,太平宮卻成了青保的軍需品糧秣庫。原因在於其旁因巨石堆積,石縫洞穴到處連接,曲折貫通,入其中者一如走進八陣圖,不得其口而出,所以躲藏的人,好比狡兔入窟。依靠這些地理優勢,抗戰八年,太平宮始終平安無事,是真正的“太平”。

除了白雲洞,熟陽洞和神清宮也曾被作為兵工廠。這些地方都在嶗山的外圍,靠近村莊,主要目的是為了運輸的需要。

抗戰時期的嶗山兵工廠

建在寺廟道觀的兵工廠雖然方便,但容易被天上的敵機發現並被破壞。於是抗戰後期兵工廠轉移到了巨石搭建而成的山洞中,這樣的兵工廠在長嶺西山上最多。

長嶺西山有日起石,日起石下有高石屋,被認為是青保的糧食貯存基地,另外在村西的高山深谷中,有一個至今被稱為“工廠”的地方,另有一處被稱之為“團場”的山谷,利用地勢配合人工建設一些製造車間,既隱蔽又便於作業,山洞內至今遺留有鑄造廢渣塊,被稱為青保的第一兵工廠。

抗戰時期的嶗山兵工廠

當年白雲洞的修械所被敵人焚燬後,為了選擇一個安全而固定的地方,使敵人無法到達,兵工廠被移到了臨近巨峰的‘’山腰深處猿猱難攀“山洞中(李先良語)。這裡被認為是青保的第二兵工廠。

這個“猿猱難攀”的洞到底在什麼地,因為缺乏相關的資料,很多人都在尋找。有的老師認為這個洞在一個名叫“六合常庵”的地方。從大鞍子北的迷魂澗向東北過幾道山樑,便到達狗皮嶺。翻過嶺,就是六合常庵。

這個地方地勢險要,海拔在800米以上,一片開闊地的後面有一個山洞,有幾百米長,目前洞塌陷堵住,裡面情況不得而知。開闊地周圍有很多房間廢墟,有10多間。

抗戰時期的嶗山兵工廠

從地勢看,據有兵工廠的所有元素,但在抗戰時期是否有能力鑿如此深的洞令人生疑,又有人認為這是解放後開鑿的山洞,房屋則是林場使用。個人認為這應該是後期部隊開鑿的山洞。

另一個說法是此洞位於虔女峰下。這個洞曾經與相熟的山友考察過,後期諸位山友又進行了多次考察。虔女峰的洞位置隱蔽,大洞套小洞,猶如迷宮。洞內有人工痕跡,適合進行隱蔽施工。可惜是洞體地形複雜,不適合進行較大規模的作業,另外洞中沒有任何工廠的遺蹟,所以說其是兵工廠也缺乏足夠的證據。

結論,目前的青保第二兵工廠的位置仍然是個謎。

臨近抗戰結束的時候,為了戰爭的需要,青保又在磚塔嶺西北一個叫蟹子夾的海拔500米的山峰處設立了第三兵工廠。此處兵工廠是青保與日偽作戰最頻繁時期的產物,其曾經兩次被破壞並有軍工人員被害,其設立的時間確定了其存在的時間也不長。

嶗山兵工廠是嶗山當年抗戰的遺蹟,是珍貴的歷史遺存,可惜現在無人發掘保護,都已湮沒在荒草野藤之中,逐漸的被世人所忘卻。

(文圖源自行者老魚的公眾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