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時行樂?不!把報復性存款進行到底

疫情過後,大家以為的報復性消費沒有來。反而迎來了報復性存款。

央行數據顯示,2020年第一季度,全國居民存款增加6.47萬億元,同比增加了4000億元。

你的存款增加了麼?

1. 2020.活著就好

2020年,過得異常艱難。大家都調侃說,2020,活著就好。

一場疫情,讓我們提前經歷了太多,風險就這麼突然出現,疾病距離我們如此之近,而封閉期,我們的收入大幅削減。

身邊有很多朋友,疫情期間收入縮減,沒有存款應對各種貸款和超前透支的信用卡,直接被記上徵信的黑名單。

我家也是岌岌可危的度過了這個疫情。最近常常在反思怎麼會有這麼多債要還,搞得自己這麼焦慮。

今天聽了一節課,讓我也開始反思自己家的財務問題。


及時行樂?不!把報復性存款進行到底

2.我們為什麼要存錢?

我這個不折不扣的月光族提出這個問題,想來可笑。我最開始到保險公司,就是被別人給我講了,規劃好人生可以月月月光。多麼快意人生!誰不想過這樣的生活?

而現在,每個月的房貸、車貸、房租、車子保養費、子女教育、家庭生活開支、老人贍養……一項一項,壓得我們喘不上氣。我真後悔自己怎麼沒有早點存錢,多存點錢,讓現在的自己過得不那麼艱難。

存錢,是為了應對某一天沒有收入,是為了讓自己有更多可以喘息的機會。

直到今年的疫情出現,生活才給我重重一棒,讓我意識到我們家的財務問題多麼嚴峻,要開始給自己家的財務做下規劃。

3.財務規劃前我們需要知道什麼呢

在瞭解財務的組成之後,我們才可能正確的做出自己的財務規劃。

財務就是收入、支出和盈餘三部分組成的。盈餘這部分,每個家庭又有了自己的處理方式,有的儲蓄了,有的投資了。

瞭解完這些之後,我們就要開始審視自己家庭的財務情況了:

每個月收入多少,這些收入都是勞動收入還是被動收入?如果突然被中止工作,我們還有多少可以支配?

每個月支出多少,這些收入又去了哪裡?哪些是硬性支出,哪些是衝動消費?

盈餘的錢又做了什麼安排?用作儲蓄還是投資了?這個比例又是如何分配的呢?

如果入不敷出,又該怎麼處理呢?只能想辦法增加收入,減少不必要的支出。


及時行樂?不!把報復性存款進行到底

知道錢需要用到哪裡,可以減少衝動消費

4. 怎麼給自己做財務規劃呢

首先我們得有個財務目標。

1,有存款,即使出現突發事件,無法獲得勞動收入,短期內也不用為生活擔憂。

2,財務自由,可以隨時主動放棄勞動收入。

你想要過哪種生活?

反正我是第二種,當初做保險就是為了可以安心月光。


及時行樂?不!把報復性存款進行到底

當然了,第一個目標得首先解決。減少不必要開支,努力存錢是王道。不過即使發生了突發事件,辛辛苦苦存下的錢,花出去都是很心疼的,誰也不想一朝回到解放前不是?

我來給你們分析下,這突發事件中,哪些風險是保險可以轉移的風險。保險能解決的,都是錢的問題,而且是因為風險所產生的錢的問題。那在我們人生中,都有什麼問題需要用到錢呢?無外乎是生、老、病、死、殘。這其中會導致我們突然失去勞動收入的都有哪些呢?那就是病、死、殘了。這幾種都是可以通過保險轉嫁的(當然需要符合購買標準哈,現在假設都是健康人群,身體無異樣)。買了對應的保險、足夠的保額,就為發生此類風險做出了金錢方面的準備。我們的存款就不會因此受損。

第二個目標怎麼實現呢?其實夢想沒有那麼遙遠,一張圖展現給你看:


及時行樂?不!把報復性存款進行到底

把我們的盈餘合理安排就可以實現。當我們有持續的被動收入,而我們的被動收入又可以覆蓋掉我們的支出,那我們不就是財務自由了麼?

回想畢業到現在,收入其實是持續增長的。但因為沒有規劃,衝動消費,日子反倒過得捉襟見肘。現在想來就是因為支出不斷增加,而且沒有被動的收入,只能拼命地賺錢,一刻也不敢停歇。今天才知道我脫髮嚴重不是因為熬夜,而是因為慾望太多,壓力太大。解決了財務問題是不是可以盡情熬夜了?

下一步計劃:

1,當然還是努力賺錢,畢竟窟窿這麼大,光減少開支是不行的。

2.每月記賬,減少不必要的開支。拒絕衝動消費。

3.每月發工資,拿出一部分,存起來。畢竟,收入-儲蓄=開支,存的多,可供亂花的錢就越少

4,存哪?存款利息一直下調,年金和增額壽險是保證利率的好渠道。銀行存款少量,基金定投十分之一,大部分放在年金和增額壽險上。這樣才會有個確保的不低的利率。加快我實現財富自由!


我要開始了,你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