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晚年的爺爺

爺爺在能死的時候死了,他沒麻煩任何人。享年78歲。

爺爺去世的時候,我因為忙著在校複習考後期本科,等我暑假到家之時,爺爺已經走了,永遠的走了。我強抑著悲慟,跑到爺爺墳前燒了三炷香,磕了三個頭,放聲地哭了一通,稀釋了一下心之愧怍。

爺爺一生勤勞。晚年,他經營著小菜園,靜守著時光慢慢地流淌。菜園有半畝大小,裡面種有黃瓜,柿子,豆角,瓠子,芫荽,角瓜,倭瓜,生菜等。一畝園十畝田。年邁的爺爺每天太陽未出,就起來侍弄他的小菜園,給秧苗除草,鬆土,施肥,澆水。爺爺用粗糙的手吃力地搖著轆轤把,把井繩一圈一圈地纏繞在轆轤肚上,再弓著腰一斗一斗地將水提上來,而後,讓它唱著歌兒撒著歡兒從溝渠奔進了菜畦裡,愉快地和秧苗繾綣去了。到了黃瓜和柿子上架的時間,爺爺就更累了,他除了每天的固定工作外,還得給黃瓜、柿子打杈,掐尖,上架。由於白天的過度勞累,晚上睡覺的時候,有時衣服脫到一半就睡著了。

冬天裡,爺爺睡不著的時候總是抽菸。那根旱菸袋嗆得爺爺直咳嗽,屋裡的那盞油燈時明時暗地陪他一起咳,屋外的滿天星星一閃一閃地陪他一起咳,直到咳到青筋暴突才恢復了平靜。

爺爺心靈手巧。他沒有拜過師學過藝,有些活計,他只要看過一遍,就能做。他自己做的農用獨輪車,非常好用,鄰里都爭著借用。此外,還自己做了木銑,木杈,鈀子等農具,非常輕便,比集市上買的鐵農具都好使,村人爭相購買。最不能忘記的是,小時候,爺爺為我製作的玩具車。上面一塊板,下面兩個軲轆,用繩子拉起來滿村子跑,太招風了。在那個玩具缺乏的年代,爺爺給我做的玩具著實讓好多同齡孩子羨慕嫉妒恨。

爺爺讀過私塾,粗通文墨,閒暇時常給我講仁義禮智信,告訴我如何做人。什麼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什麼做人要做一個熱愛生活的人,只有你自己熱愛生活,生活才會熱愛你。什麼做人不求成功但求有用等等。我當時很不以為然,覺得爺爺有點愚。但是出於對爺爺的尊重,還是將他的話聽完。有一次,爺爺競給我背起了《三字經》,煩得我閉目塞聽。現在想起來,自己當時太幼稚了,這些都是古人智慧的結晶,也是爺爺風雨滄桑幾十年對社會的認識與感悟。後悔當初不聽爺爺的話,讓自己的人生走了那麼多彎路。

老兒子大孫子,爺爺奶奶命根子。爺爺在我們的兄弟姐妹中最疼愛的是我,每次去爺爺家,爺爺總是停下手中的活讓奶奶拿出最好吃東西讓我吃,他慈祥的看著我吃著他舍不吃的食品,露出幸福的微笑,舒展著臉上的皺紋,憨態可掬地對我說:“好好吃,快快長,早些讓我見一下重孫子模樣”。然後,再給我拿上一些時新的蔬菜,讓我回家。多少年來,月亮靜靜地圓著,任性地瘦著,爺爺的願望也在詩情畫意地浪漫著。遺憾的是,爺爺臨終之時非但沒能見到他重孫子的影兒,連他最愛的孫子也沒能見上一面,抱憾地走了。一想起此事,我心如刀絞,五內俱摧。

爺爺,你是普通的農民,沒有英俊的外表,沒有顯赫的出身,也沒有值得炫耀的業績,混在人群中根本找不見你的蹤影。你普通的如一粒沙,大漠中找不到自己的面目;你普通的如一片絮,雖然昂首前行,卻從未揚起一路沙塵。但你畢竟愛過,痛過,生活過,此生足矣!天空雖沒有痕跡,鳥兒畢竟飛過。

我晚年的爺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