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中說“家鄉”

疫情中說“家鄉”.mp33:11

來自東大街5號

  疫情在美國暴發後,有個說法在華人微信群裡傳開了:“抗擊新冠疫情,中國打上半場,外國打下半場,海外華人打全場。”

  武漢疫情告急時,群裡的捐款、捐物活動此起彼伏。有的群列出長長的捐獻人名單,宛如一個光榮榜。更有人多群捐獻——老鄉群、同學群、文學群,等等。捐錢的還好說,捐物的最辛苦。人們四處打聽,各顯神通來籌備醫護物資,還要尋找運輸渠道……捐助祖國的活動還未結束,美國本土開始告急,群裡響起另一種聲音,開始了另一波捐助行動。這一次對象不是祖國,而是所在國美國。

  據我觀察,其他族裔的美國人鮮有如華人這般“打全場”的。我在洛杉磯,在我身邊,從疫情初期到形勢日漸嚴峻,沒看到哪個人像我們華人一樣關心著自己祖國的同胞,大家除了每天關注疫情的最新消息外,都只顧著管好自己。華人與祖國聯繫之密切是有傳統的,當年孫中山先生就把華人華僑當作中國革命的一支重要力量。時空移轉,世界格局發生了改變,華人華僑的生存環境、思想情感也和百年前有所不同,然而,第一代移民和母國之間的情感紐帶傳承了下來,從未改變。由於對移居國語言的生疏,多數華人甚至是通過中文媒體來獲取美國的新聞信息。

  另一方面,華人也明白,美國是他們自己小家的所在地,是他們日常生活的地方。如此,華人肩上便有著情感和道義的雙重承擔——一般來說,對母國的情感要深一些,對移居國又懷著道義。這正是華人“打全場”的原因。

  有人用“尷尬”來形容華人在家鄉認同上的掙扎。在一次華文文學論壇上,有與會者說,對於海外作家而言,真正的家鄉存在於自身。筆名“水仙花”的英國中英混血兒作家伊迪絲·伊頓說:“畢竟,我沒有民族,也不急於尋求。個性比民族更重要。”我並不同意這樣的說法,在我看來,民族和個性沒有必然的矛盾,民族不必刻意尋求,它就流淌於我們的血液中。當然,一如“什麼是幸福”是主觀的,人們對“何處為家鄉”的感覺也是主觀的,它會隨著時間的推移、經歷的增多和情感的沉澱而改變,我們應當互相理解、包容和尊重。

  至於我自己,對祖國的深厚情感是我的初心,已成信念。這初心從閩南到北京,從中國到美國,從未改變,也從來沒有褪色過。多年來,美中兩國的摩擦、矛盾沒有停止過,我唯有祈禱美中兩國之間的和平友好,併為此做出自己的一份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