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跑腿經濟”重在做好B端 主流快遞加碼“供應鏈”業務

紅星資本局:聚焦資本市場,專注上市公司,提供投資參考。歡迎關注“紅星資本局”公眾號

近日,順豐3月業績報告顯示,3月速運物流業務營業收入121.63億元,同比增長48.56%;供應鏈業務營業收入4.65億元,同比增長18.32%。

而就是一年前,即2019年3月順豐才將供應鏈營收納入披露範圍。2019年4月20日,順豐發佈了2019年3月快遞業務經營簡報,與以往不同的是,順豐表示“隨著公司供應鏈業務的發展,為了更準確地反映公司相關經營情況,公司自2019年3月起,將供應鏈業務收入單獨列示,該類業務不以票件量為關鍵運營指標”。

2020年3月24日,順豐發佈了2019年年度報告,報告內容顯示,營業收入方面:2019年,公司速運物流業務實現件量48.31億票,同比增長25.84%,實現速運物流及供應鏈收入1,109.01億元,同比增長23.67%,實現總營業收入1,121.93億元,同比增長23.37%。

2019年下半年速運物流及供應鏈收入實現遠高於行業平均的增長率,公司快運、冷運及醫藥、國際、同城 、供應鏈等新業務持續發力,新業務收入佔整體營業收入的比重進一步上升至25.63%,新業務收入的快速增長拉動公司整體營業收入增長。

而這裡的新業務增長主要歸功於供應鏈業務的增長,報告數據顯示,2019年順豐供應鏈業務帶來的收入為49.18億元,較2018年增長1128.09%。順豐實現千億營收,供應鏈帶來的效益功不可沒。到底什麼是供應鏈?為何順豐、菜鳥等巨頭爭相佈局?

順豐牽手國際巨頭

向供應鏈服務延伸

對於傳統快遞而言,最重要的是“分撥”、“運輸”、“網絡”。隨著市場需求的變化,以及發展的必然趨勢,順豐等主流快遞企業逐漸從傳統單一型快遞企業走向綜合型物流企業。

為何近年來快遞紛紛開始佈局供應鏈?物流專家楊達卿接受紅星資本局採訪時表示,首先,從DHL、UPS等國際快遞巨頭髮展規律可見,快遞企業要延展價值鏈,必然向綜合物流和供應鏈服務延申服務;其次,數字經濟正加速物流網絡點線面的深度協同,打通全鏈數據流和服務,順豐等頭部企業必然推進從“快遞”到“快鏈”(高效敏捷供應鏈服務)的服務。

紅星資本局梳理發現,作為快遞代表企業,順豐在2018年開始了其供應鏈板塊的規劃。

2018年8月,順豐牽手麥當勞物流供應商美國夏暉成立了新夏暉。新夏暉經營夏暉在中國已有的部分業務——中國內地、香港和澳門的供應鏈及物流業務。

夏暉1974年成立於美國芝加哥,最初為滿足麥當勞的需求而成立,目前也是麥當勞全球物流供應商之一。作為擁有世界領先的冷鏈和多溫度食品分發技術的物流公司,隨著麥當勞進入中國,夏暉也將物流服務帶入中國市場近40年。

公開資料顯示,目前新夏暉及順豐DHL已經與順豐大網、倉儲、同城、冷運等業務板塊打通協同,切入了食品生鮮、新零售餐飲及3C等多個行業頭部客戶。擁有近40年冷鏈供應鏈管理經驗的美國夏暉,聯合順豐冷運、快運的網絡覆蓋能力及運輸資源,為某高端連鎖茶飲客戶提供到店物流總包,為某咖啡連鎖品牌提供到店物流服務。

繼牽手夏暉之後,2018年10月,順豐宣佈以55億元收購德國郵政敦豪集(DPDHL)在中國內地、中國香港和中國澳門地區的供應鏈業務。

德國郵政敦豪此前在汽車及工業製造、生命科學與醫療、高科技及備件物流、快消品及零售等領域的客戶資源和口碑積累,也幫助順豐打入了汽車、醫療、消費電子以及半導體等具有高壁壘、高附加值服務的領域。順豐方面的數據顯示,2019年,順豐DHL業務持續快速增長,3月至12月收入實現兩位數增長,全年完成了數十個重點項目的落地。

供應鏈方面,順豐屢屢牽手國際巨頭,順豐大手筆的佈局在當前看來已經獲得了顯著的效益。

做好B端

才能改變快遞的“跑腿經濟”

2017年10月,原本在小區做攬件的快遞員朱永蓬在華陽租了一間清水房做“小倉庫”,他告訴紅星資本局,“單純的攬派件已經不能滿足客戶的需求”。朱永蓬利用租下來的清水房和一家經營寵物用品的淘寶店家進行了合作。“店家將貨品放在我這裡,C端消費者下單後,我直接幫他打包發送,我可以賺取一點儲存費用外,更重要的是獲得了更多的單量”,紅星資本局當時對多個快遞網點進行了調研,哪一年像朱永蓬一樣自建“小倉儲”的快遞員不在少數。

同理而言,快遞企業供應鏈的佈局不可或缺,是進一步獲得市場,提供優質服務的必要佈局。

物流專家楊達卿說到,“B端企業的物流與供應鏈服務需求是比C端百姓消費物流更大的金山”。“但快遞企業目前不具備像阿里、京東等電商巨頭對B端貨主的控貨優勢,但如果永遠都在下游,就很難真正做大做強,要做大做強就需要向供應鏈上游拓展,對快遞企業來說,做C端市場是打天下的,但贏天下的還靠吃透B端市場,做好B端供應鏈服務,物流企業掌握更多場景數據,也就獲得更多利潤接口,改變目前快遞企業的‘跑腿經濟’”。

“無論做不做電商件,快遞企業要延申價值鏈都必須向供應鏈服務佈局,只是電商物流發展趨勢讓快遞企業發力供應鏈更顯緊迫。如果電商巨頭深入佈局數字化供應鏈,而快遞企業還在快遞環節原地踏步走,就跟不上電商巨頭要的全價值鏈服務需求”,楊達卿說。

“今年雙十一我的快遞怎麼那麼快就到了,往年一週才能到的快遞,今年2天就到了”,2019年雙十一,不少消費者感慨到。對普通消費者而言,最直觀的感受是快遞時效的提升和更好的服務體驗,對於快遞企業而言則是供應鏈的升級。英國供應鏈管理專家馬丁·克里斯多夫說,21世紀的競爭不再是企業和企業之間的競爭,而是供應鏈和供應鏈之間的競爭。

百世集團一直定位於中國智慧供應鏈解決方案與物流服務提供商,百世快遞成為國內較早打造供應鏈的快遞企業,近年來也一再強調供應鏈的佈局。

3月12日晚,百世集團(NYSE:BEST)公佈了其截至2019年12月31日未經審計的2019年第四季度以及全年業績。財報顯示,2019年全年,百世總收入為351.8億元,同比增長25.8%;供應鏈管理業務增長5.6%至21.9億元。

百世供應鏈方面,儘管營收僅維持低位增速,不過從全年雲倉履行訂單量來看,同比增幅達到44.7%,達到3.6億單。截至2019年底,百世供應鏈擁有直營及加盟雲倉共401個,總管理面積320萬平方米。

實際上,百世早在2007年便成立了百世供應鏈,2017年以“綜合性供應鏈服務提供商”的名義上市。而且百世集團總裁兼CEO周韶寧也曾表示,百世想做什麼,不能說去做物流,要做一個綜合的供應鏈。

中通、申通、韻達等主流快遞企業近年來也紛紛發力供應鏈業務,加持了在供應鏈板塊的規劃與佈局。

中通:發力雲倉 為B端企業提供增值服務

中通雲倉科技有限公司是中通集團投資的供應鏈管理公司。中通雲倉核心在於“互聯網+倉儲”,實現倉儲、配送運輸一體化,打造扁平化的供應鏈,提高倉儲運輸效率。

2020年3月,中通雲倉科技為康師傅集團打造的全國第一個F2C模式雲倉在杭州正式開倉,併發出首單。

接下來,中通雲倉科技將為康師傅集團提供F2C模式的精細化倉儲管理和智能配送等供應鏈服務,幫助康師傅集團實現供應鏈轉型升級。

此次開倉,也標誌著中通雲倉科技F2C倉配服務成功落地,未來其將可以為更多品牌企業提供工廠倉配服務。

申通:設立供應鏈公司佈局冷鏈

2017年4月,申通設立了全資子公司上海申雪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主要提供冷藏、冷凍倉儲並提供冷鏈當日配、次日配、隔日配等供應鏈服務。另外,2017年12月申通收購上海申通易流物流有限公司並對其增資,主營業務是依託申通的物流網絡為電子商務行業提供倉儲、精細加工及配送管理等一站式服務,致力於成為專業的第三方倉儲物流供應鏈服務商。

圓通:構建產業生態供應鏈

2016年9月圓通的BSS級項目——圓通供應鏈上線和運營。

2018年6月,圓通與深圳市年富供應鏈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在跨境貿易、運輸及倉儲等領域進行深度合作,優化資源配置,構建產業生態供應鏈。

2018年10月,圓通和承諾達特快運營方——圓碩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正式對外發布獨立品牌“承諾達特快”,給品牌主要是對標國際,服務中高端客戶,打造國家化快遞供應鏈網絡。

韻達:發展“生態圈”戰略 為客戶提供B2C倉配一體服務

韻達要構建以快遞為核心、以周邊產品開發和新業態發展為兩翼的“生態圈”發展戰略。

韻達在供應鏈方面的佈局主要體現在倉配一體化供應鏈服務當中,通過建立的OMS、WMS、TMS、CRM等信息處理平臺和信息系統,投入智能化倉儲設備,整合資源為客戶提供B2C倉配一體、B2B、跨境電商、行業供應鏈等產品和服務,依託公司國內外的物流服務網絡,構建一個科技驅動、資源共享、對外開放的服務平臺,實現倉儲、運輸、配送等業務互聯互通。

紅星資本局 費成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