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求跑得快,只要走得穩

什麼叫不求跑得快,只要走得穩?

"穩'字川安身也。”修身養性,培養自己的浩然之氣、容人之量,保持自己的高遠志向,必須要抑制急躁的脾氣、暴躁的性格。

不求跑得快,只要走得穩


做事戒急躁,人一急躁則必然心浮,心浮就無法深入到事物的內部中去仔細研究和探討事物發展的規律,無法認清事物的本質。氣躁心浮,辦事不穩,差錯自然會多。

《郁離子》中記錄了這樣一個故事:

在晉鄭之間的地方,有一個性情十分暴躁的人。他射靶子,射不中靶心,就把靶子的中心揣碎;下固棋敗了就把棋子兒咬碎。人們勸告他說:“這不是粑心和棋子的過錯,你為什麼不認真地想一想,問題到底在哪裡呢?"他聽不進去,最厲因脾氣急躁得病而亡。容易急躁,氣浮心盛的例子還不止這一個。不少人辦事都想一蹴而就,應該知道,做什麼事都是有一定規律、有一定步驟的,欲速則不達。

戰國時期魏國人西門豹,性情非常急躁,他常常扎一條柔軟的皮帶來告誡自己。魏文候時,他做了鄴縣令。他時時刻刻提醒自己,要自己克服暴躁的脾氣,要忍躁求穩求安求靜,才在鄴縣做出了成績。

唐朝人皇甫蒿,字持正,是一個出了名的脾氣急躁的人。有一天,他命兒子抄詩,兒子抄錯了一個字,他就邊罵邊喊邊叫人拿棍子來要打兒子。棍還沒送來,他就急不可待地狠咬兒子的胳膊,以至於咬出了血。如此急躁的人,怎能寬容別人?這樣教育後代,能教育得好才怪呢!後來他也意識到這樣急躁,氣性過大,對人對已都沒有好處,便開始學習忍耐。

相反,止住急躁而不亂行事,於人於事有從容的風度,東漢時劉寬就是這樣的人。漢桓帝時,他由一個小小的內史遷升為東海太守,後來又升為太尉。他性情柔和,能寬容他人。夫人想試試他的忍性。有一次正趕著要上朝,時間很緊,劉寬衣服已經穿好,夫人讓丫環端著肉湯給他,故意把肉湯打翻,弄髒了劉寬的衣服。丫環趕緊收拾盤子,劉寬表情一點不變,還慢優地問:“燙傷了你的手沒有?”他的性格氣度就是這樣。其實湯已經酒在了身上,時間也確實很緊,即便是把失手灑湯的人罵一頓、打一頓,時間也不會不間來,急又有什麼用處呢?倒不如像劉寬那樣,以自己的容人雅量,從容對事,再換件朝服,更為現實和有用。

明朝的趙豫。

宣德和正統時期,趙豫任松江知府。他對老百姓問寒問暖,關懷備至,踩得松江老百姓的愛戴。

趙豫處理日常事務,有他自己的一套工作方式。每次他見到來打官司的,如果不是很急的事,他總是慢條斯理地說:“各位消消氣,明日再來吧。”起先,大家對他的這套工作方法不以為然,甚至還暗地裡給編了.一句“松江知府明日來”的順口溜來諷刺他。這句順口溜慢慢地在老百姓中間流傳開來,老百姓見到他都叫他“明口來”。聽到這個綽號,趙豫總是仁慈地笑笑,從不責備叫他綽號的人。

趙豫曾對人說起過“明日再來”的好處:“有很多的人來官府打官司,是乘著一時的忿激情緒,而經過冷靜思考後,或者別人對他們加以勸解之後,氣也就消了。氣消而官司平息,這就少了很多的恩恩怨怨。

“明日再來”這種處理 般官司的做法,是合乎人的心理規律的。以“冷處理”緩和情緒,不急不躁,才能理智地對待所發生的一切,避免不必要的爭執,忍一時的不冷靜,對人對已都有好處。

正反兩而的例子,我們都看到了,從中我們也總結出一些經驗。中國文化的精要就在於以靜制動,少安毋躁。浮躁會帶來很多危害。想有所作為,而又不能馬上成功,會產生急躁情緒;本以為把事情辦得很好,誰知忽然節外生枝,一時又無法處理,必然生出急躁之心;因為他人的過錯,給自己造成了一定的麻煩,心氣不順,也會產生急躁。

望子成龍,盼女成風,天下父母之心皆然,但偏偏兒女不爭氣,心中也同樣急;受到別人的責怪、批評,又無法解釋清楚,心中也會產生急躁的情緒。無論是哪一種情況產生的愈躁,其實對已對他人都沒有好處。急浮之氣生於心,行動起來就會態度簡單、粗暴,徒具匹夫之勇,這樣不是太魯莽了嗎?因此,應當學會多走幾步慢棋!

【歷史科普】

西門豹(戰國時期魏國安邑人)

不求跑得快,只要走得穩

西門豹(生卒年不詳),戰國時期魏國(今山西省運城市鹽湖區安邑一帶)人。魏文侯時任鄴令,是著名的政治家、水利家,歷史治水名人。曾立下赫赫功勳。初到鄴城 (今河北臨漳縣一帶))時,看到這裡人煙稀少,田地荒蕪蕭條,一片冷清,百業待興,於是立志改善現狀。後來趁河伯娶妻的機會,懲治了地方惡霸勢力,隨後頒佈律令,禁止巫風。教育了廣大的百姓。原先出走人家也回到了自己的家園。同時,他又親自率人勘測水源,發動百姓在漳河開圍挖掘了12渠,使大片田地成為旱澇保收的良田。在發展農業生產的同時,還實行“寓兵於農、藏糧於民”的政策,很快就使鄴城民富兵強,成為戰國時期魏國的東北重鎮。

皇甫嵩(東漢末年名將)

不求跑得快,只要走得穩

皇甫嵩(?-195年),字義真。安定郡朝那縣人。東漢末期名將,雁門太守皇甫節之子、度遼將軍皇甫規之侄。

皇甫嵩出身於將門世家,最初被舉為孝廉、茂才。漢靈帝時被徵為侍郎,遷北地太守。黃巾起義爆發後,與宦官呂強上疏請求解除黨禁,被授為左中郎將,率兵討平黃巾之亂,“威震天下” 。戰後升任左車騎將軍,領冀州牧,封槐裡侯。到任後,他奏請減免冀州百姓一年的租稅。後因得罪權宦趙忠、張讓而被罷免,改封都鄉侯。中平五年(188年),被起用為左將軍,擊破王國叛軍。董卓掌權時,皇甫嵩遭到陷害,經其子皇甫堅壽求情,才得以保全性命。董卓被誅後,出任徵西將軍,誅滅其宗族。晚年曆任車騎將軍、太尉、光祿大夫、太常等職。

興平二年(195年),皇甫嵩去世,獲贈驃騎將軍。唐德宗時,位列武成王廟六十四將;宋徽宗時,位列武廟七十二將之一。

趙豫(明代松江太守)

趙豫,字定素,安肅人。燕王朱棣起兵攻下保定後,豫以生員身分而受命催督賦稅,守衛城池。永樂五年(1407),授為泌陽縣主簿,未上任又提升為兵部主事,再升為員外郎。母死守喪,期滿復職,洪熙時進為郎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