侦察英雄杨子荣后人今何在?过继儿子仍健在,3代当兵报效国家

《林海雪原》在刚一发表时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书中的杨子荣,敢打敢拼,只身深入龙潭虎穴捣毁匪窝,成功完成任务,使这本小说有了别样的色彩。

而所谓国之大国,是取决于人民。国之强国,则取决于少年。像梁启超在《中国少年说》里提到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正是有千千万万像杨子荣这样的人存在,国家才会更加的强大。

抗战时期,不论年龄大小,只要愿意都可以保卫家国。家国之大,敌人之多,不能是我们放弃保护国家的原因。俗话说,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在那个国民被压迫的时期,有无数的英雄挺身而出,在时代的洪流里,坚持自己的信仰,而要说解放时期的战斗英雄,杨子荣,就是这样一个代表时代的英雄

侦察英雄杨子荣后人今何在?过继儿子仍健在,3代当兵报效国家

杨子荣,是个家喻户晓的剿匪英雄。他在剿匪期间创造了很多奇迹,像进入匪窝以少胜多、只身一人战斗擒获敌首等等,这样家喻户晓的故事。

小说《林海雪原》多次被翻拍,可以看出在大家的心中,对于杨子荣的光荣事迹,也是充满着钦佩和赞扬的。

侦察英雄杨子荣后人今何在?过继儿子仍健在,3代当兵报效国家

杨子荣的成长经历

杨子荣,1917年出生在山东牟平,父亲杨世恩是个瓦匠工,母亲是个农村妇女,年少时,父亲和姐姐在辽宁丹东谋生,母亲则带着他和其他的孩子,在老家生活。

不久后由于军阀混战,导致杨子荣在家里并不安全,于是杨子荣在母亲的安排下,去丹东投靠父亲。在丹东上完学后,他到姐姐工作的工厂干活。不久后,厂子裁人,失去了工作的他,到码头上去做苦力。

1938年底,杨子荣在矿区当矿工,因保护工友,而离开了矿山。回到了牟平。跟随八路军一起解放了牟平。同年秋,29岁的杨子荣加入八路军,成为胶东海军支队的其中一员。不久后跟随部队前往牡丹江进行剿匪。

11月,杨子荣加入我党,牡丹江地区由于匪患成群,于是杨子荣他们潜入海林镇,凭借自己的智慧进入地主武装孙江司令部,随后海林镇解放了。

侦察英雄杨子荣后人今何在?过继儿子仍健在,3代当兵报效国家

随后在杏树沟追击李开江部,因战斗僵持,杨子荣让副班长和战士们隐藏好,自己独自一人冲出去吸引对方注意力,使得敌方400余名敌人放下武器,迫使李开江部投降,杨子荣因为这场战斗被评为团战斗模范。

之后化装成敌人,深入林海雪原,探查敌方底细。1947年,杨子荣只身一人,进入匪窝,跟外面的人里应外合。抓获了一直很难抓住的土匪首领,为此授予了他三等功的嘉奖,还授予他“特级侦察英雄”的光荣称号。

当时的他在追击敌匪郑三炮、丁焕章时,因林海雪原天气过于严寒,导致他的手枪枪栓被冻住,开不了枪。在这命悬一线的时刻,手枪冻住,无疑将他推向了死亡的边缘,被敌方的炮弹击中,英勇就义。经领导决定,杨子荣生前所领导的侦查排,命名为“杨子荣排”。

侦察英雄杨子荣后人今何在?过继儿子仍健在,3代当兵报效国家

参加八路军的时间虽然只有一年多,但他历任战士、班长、团侦察排长等职,进入林海雪原剿匪后,参加了战斗大大小小上百次。

2009年,杨子荣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由此可以看出,虽然杨子荣军龄不长,但也为剿匪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林海雪原》的诞生

杨子荣牺牲之后,故事并没有结束,杨子荣的身世成为了一个谜。尽管调查局随时追查,查阅了近3000份档案,也没有找到杨子荣的过去。

在调查局的调查陷入僵持时,山东牟平城关公社由一位干部,提供了打破僵持的重要线索,多年前横岬河村有个老太太曾来访过很多次,说自己的儿子不知所向,名字叫做杨宗贵。

调查组对杨宗贵进行了调查,发现杨宗贵的参军时间、年龄、外貌特征都和杨子荣相符,但杨宗贵的家人说杨宗贵在东北当了土匪,是听一位闯关东的人所说的。

侦察英雄杨子荣后人今何在?过继儿子仍健在,3代当兵报效国家

为此杨宗贵的母亲还去当地进行了询问,之后撤掉了当时因为杨宗贵当兵挂上的光荣牌。在这种情况下,很难把他跟“特级侦察英雄”杨子荣联系在一起,直到杨宗贵的母亲去世前也没有找到自己儿子的信息。

事情的转折是来源于四年后,小说《林海雪原》的作者曲波,看到了1946年二团表彰的一张大合照,在合照中他看见了自己出生入死的战友,之后曲波放大合照里的杨子荣,这是杨子荣生前留下的唯一一张照片,曲波将照片寄给调查组,调查组拿着这张放大的照片,拿给杨宗贵的家人,最后发现杨宗贵就是杨子荣。

在作家曲波的《林海雪原》里,曲波写道:以最深的敬意,献给我英雄的战友,杨子荣、高波等同志。作者的这番话,告诉我们,杨子荣这个人物是真实存在的,不是自己为了艺术效果所刻画的人物。而这部作品是曲波纪念自己的战友,和他们战友的情谊。

侦察英雄杨子荣后人今何在?过继儿子仍健在,3代当兵报效国家

据曲波的女儿曲毳毳所说,曲波是15岁就参军,参与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曲波随着胶东的队伍转移到了东北,开始了剿匪的旅程,在哪里他认识了杨子荣,杨子荣是一个侦察英雄,他们经历过生死的友谊。

他们穿着很薄的衣服在冰冷的环境里开始剿匪。这一切刻骨铭心的经历,让身处和平时期的曲波决定记录下来,来寄托对战友的思念。有了《林海雪原》的出现。

在小说《林海雪原》的故事里,当杨子荣一个人假扮匪徒潜入地方的大本营,和在外的将士们齐心合力打败“冥顽不灵“的匪徒,像这样的孤胆英雄值得我们的钦佩。

侦察英雄杨子荣后人今何在?过继儿子仍健在,3代当兵报效国家

在他英勇就义的那个时刻,他又经历了什么,当时的情形有多凶险,光靠我们的想象无法想到的。据杨子荣的战友描述,杨子荣参与的战斗都是九死一生,险象环生的战斗。

杨子荣魂归故里

当知道杨宗贵就是杨子荣后,调查组完成了使命,终于为英雄找到了归处,可以魂归故里了。

在杨子荣前去当兵时,杨子荣与妻子育有一女,但在不久后此女夭折。因为杨子荣的继子跟杨子荣的女儿年龄差距不大,由杨子荣的母亲做主,将杨子荣哥哥的孩子过继给了杨子荣夫妇,继子杨克武也承担起了照顾杨子荣家庭的责任。

当知道杨子荣就是自己的父亲杨宗贵时,杨克武激动的泪流满面,跑到杨宗贵母亲和妻子的坟前告诉他们,杨宗贵不是土匪,而是剿灭土匪的英雄。

侦察英雄杨子荣后人今何在?过继儿子仍健在,3代当兵报效国家

尽管杨克武老人不是杨子荣的亲生孩子,但他也在周围人对杨子荣的叙述了解下,知道了杨子荣的光荣事迹,并在其影响下成为了一名军人。早早参军为国家做出贡献

杨克武老人住在了当年杨子荣的家里,时间过去很久了,原来的老房子现在面临倒塌的情况。想修缮一下也没有足够的金钱支撑,后来有人提议帮忙修缮,但想将其发展为红色旅游景点供人观摩,但被杨克武老人拒绝了,他说他只想让大家了解父亲的精神,不想用父亲作为噱头为自己谋利。

杨克武老人说,一家继承了父亲的遗愿,三代都参军,报效国家。距今为止,杨子荣牺牲已经过去了73年,但他明知前路艰辛,也要义无反顾走向前的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侦察英雄杨子荣后人今何在?过继儿子仍健在,3代当兵报效国家

除了有“杨子荣侦察连”的薪火相传,有杨子荣纪念馆位、杨子荣陵园的时代印记,我们更应该不断向前,实现报效国家的想法。

小结:

杨子荣的光荣事迹已经传承了很久,即使过了很多年后,人们在提起《林海雪原》时想起“智取威虎山”等之类的故事。

一家三代都是军人,不仅仅只是用嘴巴随口一说,这是三代人用自己的青春去保卫国家,向人民证明,这世间不是只用“书香世家”的存在。军人也有属于军人的纪律和忠于祖国的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