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漫談46 勤奮耕耘:一個寫作者必備的基本素質

每個寫作者的天賦條件確實有差異。但是,我認為,寫作者能否取得成就,它並不起決定作用,真正起決定作用的是後天的勤奮與努力。

頭條寫作與我們做任何事情一樣,唯有勤奮才能達到理想的目標。如果不勤奮學習,即使再聰明人的才智也終究會泯滅,相反,只要勤奮學習,就能克服天賦的不足,最終就會有所成就。這一點,早已被無數事實所證明。

寫作漫談46 勤奮耕耘:一個寫作者必備的基本素質

宋朝王安石在《傷仲永》中說,江西金溪縣有個叫方仲永的,他聰明超人,文思敏捷,5歲能作詩,一時譽滿四方。因此,邀請作詩者接踵而至,但後來他的父親經常帶他到處會客,使他放鬆了學習,數年之後,居然神童詩人成了平庸之輩。

梅蘭芳小時候愛演戲,但師傅說他有對“死魚眼睛”,“不是演戲的材料”,將他拒之門外。可是,梅蘭芳不信那一套,平時刻苦地“觀魚”、“看飛鳥”,終於克服了天賦不足,後來經過多年的苦練,最終成為京劇藝術大師。

這正像高爾基所說:“人的天賦像火花,它可以熄滅,也可燃燒起來,而使它燃燒成熊熊大火的方法只有一個,就是勞動,再勞動。”在我的同行中,有許多“高手”、“名手”都是頂一頭“糠花”,從高粱地裡走出來的成功者。

寫作漫談46 勤奮耕耘:一個寫作者必備的基本素質

有的人也許認為,自己不是專業,寫不出好文章。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創始人之----恩格斯中學尚未畢業,由於他在長期的革命實踐中刻苦自學,使他獲得淵博的知識;英國著名物理學家焦耳沒上過學,從小跟他父親釀酒。他除參加釀酒勞動外,其餘時間都花在學習和實驗上。一生中,他在物理學研究上做出了重大貢獻。他死後,人們為了紀念他,物理學上用他的名字“焦耳”作為功的單位名稱。

曾經譜寫我國國歌《義勇軍進行曲》的我國著名音樂家聶耳,沒有進過專門的音樂院校,只上過一段時間的師範;我國國畫界的一代宗師,聞名中外的大畫家齊白石,原來是鄉下的一個木匠,沒有受過專門的美術教育,他一生的成就完全是刻苦自學取得的。

據有關資料統計,在我國近幾年來寫出有較大影響文學作品的95名作家中,沒有上過大學受過專門教育的佔52.6%。在我國當前50多萬新聞專業隊伍大軍中,約有四分之三左右的記者、編輯,原先並無大專以上文憑,沒有受過系統的專門教育,他們都是在自學實踐中成長起家的,使自己的文化知識不斷增加,達到了一定的水平。

寫作漫談46 勤奮耕耘:一個寫作者必備的基本素質

原中國青年報記者、曾擔任《中國婦女報》記者部主任的雷收麥同志,身高不足“根號三”(1.73米),自稱“二等殘廢”,自小生活在黑龍江省林甸縣一個人口稀少的鄉村,上初中時,還從縣城哭著鼻子,跑了幾十裡山路回家去找媽媽。

他16歲上高中時才第一次見到火車,父親是一個老長工,解放後是一名郵電工人,家境也較貧寒,沒錢買書,成本成本地抄寫《唐詩》、《宋詞》。1968年“接受再教育”回家當農民,早出晚歸,披星戴月,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放羊、趕牛車,寫了一篇小詩在《嫩江日報》發表,一發不可收拾。

雷收麥1972年調到縣宣傳部任幹事,1978年《中國青年報》復刊,他去擔任通訊幹事、記者、站長,1988年5月調《中國婦女報》任記者部主任,其作品《憤怒的燒雞》、《來自大慶立體檔案的報告》、《紅色的警告》、《黑色的詠歎》、《綠色的悲哀》影響很大,最終成為我國新聞界一個不可多得的“名牌”記者。

寫作漫談46 勤奮耕耘:一個寫作者必備的基本素質

這就是說,實踐才能夠出人才。就像學習游泳一樣,如果光在學校裡學習一些有關游泳的理論知識,而不下水去實踐,那就永遠也學不會游泳。只有親自下水去遊,在游泳中學習游泳,才能真正學會游泳。同樣的道理,只有親自寫稿,在實踐中學習寫稿,才能真正學會寫稿。

記得《東坡志林》中有這樣一則記載:有人問歐陽修怎樣才能寫好文章,他回答說:“無他術,惟勤讀書而多為之,自工。”魯迅先生也說:“文章應該怎樣做,我說不出來,因為自己的作文,是由多看和練習,此外並無心得或方法。”這就證明:要想寫出好文章,一是勤讀書,二是多練習。

古人說:“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讀書是學習,實踐是更重要的學習。實踐出真知,實踐出才華。

下面,我給讀者講一下徐悲鴻畫馬的故事。我國著名畫家徐悲鴻,他畫的許多奔馬躍然紙上,千姿百態、栩栩如生,看了令人神往。他之所以畫馬達到了這樣的程度,是因為他對馬作了大量的觀察寫生。

寫作漫談46 勤奮耕耘:一個寫作者必備的基本素質

據說,徐悲鴻對馬的習性作了長期觀察,對馬的肌肉、骨骼作了精細研究,並畫了1000幅速寫。到這時,他已“胸有成馬”,畫起來揮灑自如了。

但是,徐悲鴻自己認為,他畫馬真正有成就,是在1940年訪問印度之後。這年,他應邀前往印度講學,有機會遊歷了大吉嶺和克什米爾,看到了許多罕見的駿馬,使他著迷了。他對著這些馬大量寫生進一步掌握了馬的最美的神氣和姿態。他還騎著這樣的駿馬遠遊,與馬朝夕相處,熟悉了馬的性格,以至成了馬的“知己”。

1978年我國發行了一套徐悲鴻畫的11幅駿馬的特種郵票,並獲得最佳特等郵票獎。這套郵票上的11幅奔馬,都是徐悲鴻從印度回國後的作品。

徐悲鴻畫馬,給我們的啟示是很深刻的。1947年,徐悲鴻在給南昌一個熱愛美術的小學生的信中,說過這樣一段話,“學畫最好以造化為師,故畫馬以馬為師,畫雞以雞為師。不必學我,真馬較我所畫之馬,更可師法也。”畫馬是這樣,寫文章也是如此。即以實踐為師,多寫多練,時間長了,稿子必然會寫好,這正如清代散文家姚鼐所說:“大抵文字須熟乃妙,熟則利病自明,手之所至,隨意生態……”。

寫作漫談46 勤奮耕耘:一個寫作者必備的基本素質

如何多學多練呢?南宋詩人謝枋得在《文章規範》中說“凡學文,初要膽大,終要小心-----由粗入細,由俗入雅,由繁入簡,由豪放入純粹。”這就告誡我們,開始寫作膽子要大,待到練筆有了一定基礎之後,就要講究“修整”筆藝了。

寫文章也應當這樣,不要受什麼清規戒律的約束,使人們感到寫稿並不難,很有樂趣,過了一段時間之後,就要講究什麼寫作技巧、語法修辭等。這種“收束”的階段,實際上就是總結提高的階段。寫文章可在練習寫消息的同時,也可以寫些小評論、小通訊、小故事等等。

順便說一句,有的初寫作者感到上稿難,難在什麼地方呢?概括起來主要有三個:一是住地偏僻,遠離報社、電臺,感到寄稿慢,上稿難。二是報社、電臺沒關係感到上稿難。三是所在單位工作一般化,擔心寫出的稿子難以被採用。

這個問題,我認為不是原因,關鍵是留心、留神、分析當地特點,寫出當地區別於它地的文稿。在1979年全國新聞評獎中受到好評的《直升飛機代替了馬拉爬犁》那條新聞,就發生在大雪封山,交通不便的北疆地區。

寫作漫談46 勤奮耕耘:一個寫作者必備的基本素質

這正像女作家航鷹說的那樣:“發表作品就像考大學,你的成績到了分數線以上,難免在同等分數線之間有個人情親疏,但你的作品不夠分數線,熟人想照顧你,還得照顧自己刊物的質量和榮譽呢?”。

總之,我們參與頭條寫作的每一位作者,必須要具備一個基本素質,那就是勤奮耕耘,堅持不懈。

閱讀說明:本平臺將連續發佈作者魯源的寫作漫談,擬用十期刊登發佈。昨天已經發布【寫作漫談45】,今天發佈【寫作漫談46】,如果你喜歡寫作,請持續關注我的平臺,作者將持續為你更新文章。作者非常感謝您的閱讀、點評與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