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被曝光的老套鉴定骗局,为何还有接二连三的收藏者深信不疑?

今天刷到两则消息:

一则是一陕西老汉在家中捡到一枚铜币给拍卖公司鉴定,被告知铜币值150~180万,于是按拍卖公司要求交了12000元基础服务费(展览展示、图录、宣传推广)委托拍卖,本想着可以一夜暴富,没想到最后发现骗局一场。

已被曝光的老套鉴定骗局,为何还有接二连三的收藏者深信不疑?

另一则也是关于大清铜币伪鉴定事件,江西丰城的彭先生反映,江西艺缘拍卖有限公司收了他6.8万元拍卖服务费,承诺在一些国际拍卖会上为他拍卖一枚清代铜钱币,但最终这枚被该公司“鉴宝专家”估值200万元的铜钱币,不是无缘拍卖会就是流拍。

虽然现在此类骗局已经很老套,甚至已经被广大媒体所曝光,但是却还是经常有一些藏友信于其中,最后落得钱财受损严重。今天我们再一次唠唠鉴定行业的骗局,希望看到此篇文章的藏友日后能留个心眼。

一:把真的说成假的

顾名思义,现在某些专家鉴定时会刻意把真的说成假的,目的即是想低价收购,高价卖出,赚钱高额差价。此类案例比比皆是,如我之前写的一篇文《央视《鉴宝》专家做局内幕曝光:17万入手,8736万拍出》,央视鉴宝专家刘岩,顶着华丽的头衔和外在,借着他人对专家身份的信任,私下与买家程某互相串通,以佯装赝品这种欺骗的方式用仅仅17万买走了藏家朱某价值连城的真迹,后又以8736万元拍出。

已被曝光的老套鉴定骗局,为何还有接二连三的收藏者深信不疑?

鉴宝专家刘岩

二:把假的说成真的

这就是文章开头说到的两则案例,一些所谓的专家和机构为了挣钱,故意将藏品的价值估的很高,然后再怂恿藏友去参与拍卖以达到骗取藏友的前期费用的目的,这个时候,藏友就算是心有余悸,但一想到能拍出天价,咬咬牙也就交了。

已被曝光的老套鉴定骗局,为何还有接二连三的收藏者深信不疑?

有需求就会带来利益,有利益就会有骗局。收藏越热,我们就越要警惕。

如果有藏品想要鉴定、委托拍卖,一定要认准有资质的机构、持有具备鉴定资质的专家(相关的从业证书在国家人社部网站上均可以查到);另一般正规的鉴定机构都是不收费鉴定费的(或者收取较少的费用),委托拍卖一般并不事先收费,只收佣金。

最后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就是大家一定要针对自己所收藏的领域,提升相关收藏、鉴赏的知识,多读多看,做到心中有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