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醫急診室到急救中心的變遷(上集)

鄭大一附院急救中心的急診急救經歷了漫長的發展過程,大體可分為急診室、急診科和急救中心三個歷史階段。伴隨著急診室一路走來,回眸它翻天覆地的變遷,是時代發展的印證,也見證了一代代人的奮鬥經歷。各個歷史時期的急診室,都會留下屬於自己的印記,這痕跡歷經歲月而不蝕,清晰永恆。

鄭大一附院急救中心的急診醫學起源很早,可以追溯到抗戰初期。1938年3月為了救治從臺兒莊戰役退下的傷兵,河南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改為臨時戰傷醫院。之後又改編為軍政部第十一重傷醫院,奔赴湖南辰溪抗日前線救護傷兵。

1951年2月組建河南省第一批抗美援朝志願醫療手術隊(志願手術隊),1952年7月組建河南省第二批抗美援朝醫療隊(醫療專家組),1954年9月組建國際醫防服務隊,跨過鴨綠江,開赴朝鮮戰場,用生命譜寫了一曲英雄讚歌。我院的急診救護在戰爭中成長,在探索中前行,在成長中逐步完善和壯大。

基於長期的戰爭經驗,新中國誕生後,鄭大一附院急救中心充分認識到急救在和平年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急救將成為今後和平與發展時期醫學領域的時代主題。具有前瞻性的醫學教育前驅者閻仲彝、張靜吾等教授,在臨床外科學中開設了“急救學”和“繃帶學”的課程,在內科學中開設了“中毒症”的課程。


河醫急診室到急救中心的變遷(上集)

1950年外科教學大綱中開設急救學和繃帶學的課程安排

河醫急診室到急救中心的變遷(上集)

1950年內科教學大綱中開設中毒症課程安排

1950年8月,開封國際和平醫院第一分院(即鄭大一附院前身)在原國立河南大學醫學院由蘇州返汴重組醫院一週年《醫院工作報告》中率先提出“門診部應增設急症室,急症制度應切實掌握。”宜未雨而綢繆,毋臨渴而掘井。

1950年內科教學大綱中開設中毒症課程安排超前的急救意識,是形成今日國內一流的集院前急救、院內搶救、急診手術、危重病監護、急診病房一體化的院前院內無縫隙鏈接的急救中心之源。

急診醫學發展之初,尚未形成明確的專業方向。1952年11月編制的《河南醫學院擬遷鄭州基本建設輪廓計劃草案》,急診室還未納入工程預算方案。我院急診醫學正式形成體系,始於50年代後期。


河醫急診室到急救中心的變遷(上集)

喬淑貞首任急診室副護士長文件(1957.04.08)

  1957年3月底,河南醫學院附屬醫院急診室在開封成立。4月8日,調外科護士喬淑貞首任門診部急診室副護士長。由於1948年秋醫院的醫療器材和設備絕大部分支援淮海戰役,解放後全院血壓計僅有4具(內科3具,小兒科1具),幾乎是在廢墟上重建的醫院。成立急診室時,當時醫院家底薄弱,醫護人員也很有限,房舍更窘迫。受當時條件限制,初具雛形時的急診室條件是非常簡陋的,只能進行簡單的創傷止血包紮和轉診病人。

河醫急診室到急救中心的變遷(上集)

作者與60年代急診室老護士長鞏學彥

河醫急診室到急救中心的變遷(上集)

作者與80年代急診室老護士長郭淑華(左)

  1958年7月,河南醫學院由開封遷鄭州後,急診室基礎設施和規模發生了巨大的改變。急診室設在新建的門診大樓(五一樓)北配樓的一樓,設有內科診室、外科診室、小兒科診室、搶救室、清創縫合室、觀察室、治療室、注射室(含青黴素皮試)等,構成了急診室的基本框架。人員也得到補充,條件大為改善,面貌煥然一新。急診室仍由喬淑貞副護士長負責。

河醫急診室到急救中心的變遷(上集)

急診室首任護士長喬淑貞(1981.11)

  醫院遷鄭後不久,恰逢遭遇“三年自然災害”,國民經濟跌入空前的蕭條低迷,我國處於建國以來最困難時期。大批工程下馬,高校停辦,單位解散。在那個連飯都吃不飽的大饑荒年代,國家已無力再裝備急診室更多更完善的搶救設備。

河醫急診室到急救中心的變遷(上集)

急診室歡送李桂英同志留念(1971.01.01)

這是一張非常珍貴的急診室正門(北門)老照片,透過照片上的斑斑劃痕,我們看到了河南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遷鄭後急診室最初的模樣。穿過流逝的歲月,我們又見到了急診室初期創業者久違的面容。泛黃的老照片,永不褪色的急診室記憶,忘不了的那道風景,回不去的過去。看不到照片的人都走了,還能看到的人都哭了,能看懂的人都老了。

遷鄭後急診室仍隸屬於門診部,醫生由各科輪轉值班,護士是固定的,所以照片上除門診部副主任劉鼎業外,其餘全部是護士(鞏學彥時任急診室副護士長)。

大門左右兩扇窗戶,分別是掛號室和收費處的窗戶。這是兩間狹窄的長方形房間,房間南牆是橫隔在大廳裡的掛號和收費櫃檯窗口,櫃檯上方是一道玻璃隔斷牆。一進大門左右兩邊是掛號室和收費處的門,再往前行是一個約有兩間半房子面積大小的接診大廳。大廳正對著的三個房間,分別是小兒科、內科和外科診室。

在急診醫學成為一門獨立學科之前,急診室只安排內科、外科和小兒科有醫師值班,遇有其他科室急診患者,由急診室護士電話通知住院部各科值班醫師前來出診。


河醫急診室到急救中心的變遷(上集)

河南醫學院醫技班部分學生急診室前畢業留念(1959.4.18)

這張照片的背景,是急診室大門的東半部,照片上顯示的那四扇窗戶,是急診觀察室和掛號室的窗戶,最東頭的一間窗戶朝東開,照片上不顯示。大門上方突出來一塊水泥板遮雨蓬,大門前有五階鑲嵌有防滑條的水磨石臺階。大門兩邊是一弧形水磨石坡道,無障礙通道方便救護車或人力車直接能上到門口。由於攝影角度的問題,把門診大樓北配樓與病房大樓(六一樓)重疊在了一起,視覺上給人一種背景整體是病房大樓的錯覺。

河醫急診室到急救中心的變遷(上集)

外科晏國勳在門診樓東門(1960)

河醫急診室到急救中心的變遷(上集)

49年後的門診樓東門(2007.11.13)

  急診室坐南朝北,共有三個大門。北門是正門,東西走廊兩端分別對應是東門和西門。東門面向病房大樓(六一樓)外的花園廣場,為便於管理,該門封閉未啟用。

急診室西門正對著黑白照片左邊第一扇落地玻璃牆,第二扇落地玻璃牆(顯示暖氣)的位置,是急診室西門與外科門診手術室連接的東西走廊。門診樓東門的東側是樓梯,西側是外科門診手術室。穿過門診樓東門是急診室的南牆,依牆而建的簷廊,與放射科相通。

  急診室這種與急救相關科室暢通的設計理念,能使救護車直達門前,又方便擔架車或輪椅載急診患者去放射科X光拍片,同時也為外科門診醫生到急診室出診搶救患者,提供了捷徑通道。急診室二樓是眼科門診,三樓是檢驗科。

  急診室兩側1959年栽的青桐樹樹苗,到了70年代已經是蒼翠挺拔,枝繁葉茂。一棵棵碧葉青幹,桐蔭婆娑的青桐樹,是那麼粗那麼直。“一株青玉立,千葉綠雲委”,從葉到枝,一片蔥鬱。

  夏天,青桐樹幹上樹膠往下流淌,如汗水傾情。樹枝上紛紛揚揚飄下白色的棉絮,如夏日飛雪。

  秋天,青桐樹枝上結滿了像豆角一樣的果實,碧綠色的葉子襯著金黃色的豆角,微風拂過樹葉搖曳起舞,豆角颯颯作響。陽光透過層層疊疊的桐葉,灑下絲絲縷縷的光,留下斑斕絢麗的印跡。

  青桐雖樹皮青綠平滑,易遭蟲害,枝葉上的白色棉絮形如飛霧,絮狀飄落樹下,一片黏糊糊的汙染地面影響環境,後來行道樹換成了法桐。

  早在60年代初期,我院就應急響應重大礦難事故救援,現在叫突發公共事件。是全省最早參加救援礦難事故的醫院,開創了我省直升飛機快速醫療救援的先河。

河醫急診室到急救中心的變遷(上集)

軍用直升飛機搭載醫療專家組馳援焦作煤礦事故現場(1960.04)

河醫急診室到急救中心的變遷(上集)

李振三(左一)下井營救被困礦工傷員(1960.04)

河醫急診室到急救中心的變遷(上集)

李振三(右二)下井營救被困礦工傷員(1960.04)

河醫急診室到急救中心的變遷(上集)

李振三(右二)下井營救被困礦工傷員(1960.04)

  1960年4月,焦作煤礦發生重大礦難事故,河南省政府協調空軍,派軍用直升飛機專程接我院神經精神科副主任李振三等六人組成的醫療專家組,前往事故現場指導醫療救援。
  李振三副主任1950年畢業於河南醫學院,原在內科任主治醫師,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他為了準確瞭解礦工傷情和實施搶救,及時給予被困礦工心理疏導,安撫情緒,消除恐慌,防止骨折傷員在搬運中造成二次損害,他換上礦工服和礦山救護隊一起下井營救被困礦工。

河醫急診室到急救中心的變遷(上集)

門診注射室(1983)左起:張明、張冬青、鄭國雲、喬淑貞、王愛琴、徐榮桂

  1965年,為解決日益增多的門診肌肉注射和靜脈高滲注射葡萄糖的門診量,成立了門診注射室,成立初期只有陳炳玉和郭淑華兩個護士。70年代注射室隸屬於急診室,急診室設護士長,注射室未設護士長。注射室由陳蓮玉和鄭蘭茹兩位副護士長一月一輪流到注射室值班。早期這兩個部門的護士根據工作需要也不定時的輪轉,日常工作由門診部護士長喬淑貞和陳建墉分工負責管理。

  門診注射室初期位於門診樓一樓半的東半部,即上樓左邊樓梯對著的門,右邊樓梯對著的門是門診辦公室。70年代末期,注射室的房子騰給了門診心電圖室,注射室搬家到門診大門的東北側,即救護車房的西隔壁,這是一個兩間的套房。大概是1986年左右,注射室又調換到門診大門西南側原掛號室的房子(地段保健隔壁),王玲娣任護士長,人員8名。騰出後的原注射室改成了婦產科門診治療室(上環、人工流產室)。

河醫急診室到急救中心的變遷(上集)

門診部歡送急診室護士劉喜榮留念(1972.09)

河醫急診室到急救中心的變遷(上集)

門診支部歡送急診室護士趙敏修留念(1977.10.12)

1966年.一場史無前例的“文化大革命”風暴席捲而來,許多知識分子、民主人士和幹部被打倒遭批鬥,公、檢、法被砸爛,各項事業遭到極其嚴重的破壞,社會秩序陷於混亂。這一年,河南省商城縣遭受嚴重自然災害,即使在文革動亂時期,醫院也並沒有因此而停止過救災工作。迅速組成赴商城縣救災醫療隊,由教學辦公室秘書劉法可、同位素醫師陳建章分別任正副隊長。
  1974年,接踵而來的政治運動,使醫院經濟瀕臨破產的邊緣,9月底醫院銀行存款僅剩19420.35元。正常的醫療秩序陷於癱瘓,各項規章制度遭到嚴重破壞。

  家窮屋逢連漏雨,1975年8月8日,特大暴雨引發駐馬店地區板橋水庫、石漫灘水庫兩座大型水庫,58座小型水庫相繼潰決潰壩。駐馬店地區東西150公里,南北75公里範圍內一片汪洋。滔天洪水淹沒了29個縣市,1100萬人受災。據遂平縣檔案館檔案資料記載“全縣23萬人被沖走,18869人遇難……災後的遂平縣腐屍遍野,蒼蠅成群,外傷、腸炎、紅眼病等發病人數達24萬。”

河醫急診室到急救中心的變遷(上集)

“75-8”水災被沖毀的鐵路與列車

河醫急診室到急救中心的變遷(上集)

“75-8”水災被洪水洗劫一空的駐馬店沙河店鎮

  當時全國的急救體系都尚未建立,急診室醫生都由各科輪轉值班,醫療隊都由院級組建。災後痢疾、腸炎、傷寒、紅眼病瘟疫蔓延。疫情就是命令,我院迅速組成二批40餘人的醫療隊,先後趕赴駐馬店地區抗洪救災。第二批醫療隊由手術室黨支部書記賈政文任隊長。在鄭的職工和家屬捐衣捐糧,日夜烙餅,空投食物解救被困災民。
  一些事不願想起,卻埋藏在心底。一些人不曾提起,卻從未忘記。這場慘絕人寰的災難,老年人刻意忘記是因為充滿傷痛,年輕人不經意間忘記的卻是歷史。
  禍不單行,1976年7月28日, 唐山發生7.8級強烈地震。頃刻間山崩地裂,房倒屋塌。造成24.2萬人遇難,16.5萬人受傷,唐山毀於一旦,變成一片廢墟。

河醫急診室到急救中心的變遷(上集)

地震後唐山整座城市變成一片廢墟(1976.08)

  我院接到救援緊急命令後,迅速抽調臨床各科醫護人員和行政、後勤保障人員共49人,在醫院實習的醫學院七三級解放軍學員9人,七四級學員21人共79人,組成河南醫學院抗震救災醫療隊。醫療隊分四個分隊,由醫院革委會副主任郝文瀾任隊長。

河醫急診室到急救中心的變遷(上集)

郝文瀾隊長佩戴的《河南省抗震救災醫療隊》

河醫急診室到急救中心的變遷(上集)

第074號胸章

河醫急診室到急救中心的變遷(上集)

《河南省抗震救災醫療隊》第099號胸章

河醫急診室到急救中心的變遷(上集)

陳明望保存的《唐山豐南地震抗震救災紀念》章(1976.07.28)

 醫療隊7月29日晚7時,乘坐火車趕赴唐山救災。7月30日凌晨到達北京火車站,然後換乘汽車向災區疾駛。


  醫療隊到達災區後駐紮在灤縣師範學校,大家顧不上休整,就在操場上因陋就簡搭起帳篷支起簡易手術檯,立即投入到抗震救災的行動中。清創縫合、包紮止血、骨折固定。在帳篷裡用手電筒照明,為傷員做氣管切開、尿道斷裂吻合、膀胱破裂修補、胸腔閉式引流等手術。手術一個接一個,人歇三個手術檯不歇。渴了喝口涼水,餓了啃幾口乾糧,累了靠著帳篷打個盹,連續手術了兩天兩夜。隨後,醫療隊的工作重點轉移到疫病防治。
  他們打地鋪睡帳篷,在醫療器械和藥品缺少的條件下,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缺少骨科夾板,就用樹枝代替夾板對骨折病人進行固定;沒有導尿管和引流管,就找膠皮電線抽掉銅芯消毒後代替;沒有尿道探子,就用柳樹枝剝皮後磨光,用火加熱烤彎曲做成尿路探針消毒後使用;攜帶的手術器械不夠用,就利用餘震間歇期爬進縣醫院手術室廢墟中扒器械;器械包用完後,就找幾塊磚頭支起手提式消毒鍋,拾木材燒火煮沸器械。

河醫急診室到急救中心的變遷(上集)

衛生專列把傷員轉到各省市治療 (1996.08)

  醫療隊從1976年7月29日出發,到9月6日撤回,四十個日日夜夜,始終奮戰在救災最前沿。除搶救傷員和手術外,還巡診醫療、心理疏導、轉運傷員、掩埋屍體、消殺防疫、用生石灰消毒環境。隊員們幾乎沒睡過一個囫圇覺,沒吃過一頓安生飯。

河南醫學院唐山地震醫療隊名單:

指揮部:郝文瀾、董豫生、蘭金安、陳保華

外 科:蘇壽恆、李建章、蘇芳忠、王廣田、張鐵良、高建光、王慶兆、張樹檜、陳言湯、蘇華昌

內 科:韓德欽、徐志林、程雲超、鄒典斌、孫久芝、王桂菊、蔡則玲

眼 科:陳國嶺

口腔科:劉學傑、劉建國

婦產科:孫德珪、耿正惠、鄭英、程風琴、劉瑞偉、 孫愛民

小兒科:孫福恩、徐栓成

中醫科:王興邦、張建華

皮膚科:蒲夢麟

針灸室:程新鄭

神經內科:馬奎雲

耳鼻喉科:秦之榮、盛宏正

血 庫:鄧濟瑞

手術室:劉慧銘、陳明望、宋朱斧

檢驗科:張XX

伙食科:餘金木、楊希宗、柯治安、蔡國平

司 機:杜東海、古建彬

七三級解放軍學員:李毅剛等9人

七四級一班學員:張梅月、楊新民、霍新民、朱富國、汪漢民、王振巍、王剛

七四級二班學員:孫愛民(河醫婦產科)、李志斌、於建雲、鄧愛琴、馬鄭萍、關鳳枝

七四級三班學員:馬振平、竇蘭梅、陳玉蓮、凌桂榮、徐合林、李曉卓、馬桂青、朱月華、趙榮傑


河醫急診室到急救中心的變遷(上集)

74級2班參加唐山地震醫療隊凱旋歸來合影(1976.09)

前排左起:劉建國(河醫口腔科)、李志斌、程新鄭(河醫針灸室)
後排左起:於建雲、關鳳枝、馬鄭萍、鄧愛琴、孫愛民(河醫婦產科)

河醫急診室到急救中心的變遷(上集)

灤縣馮莊公社衛生院贈給我院醫療隊的筆記本(1976.08.20)

河醫急診室到急救中心的變遷(上集)

唐山抗震救災先進單位和模範人物代表會議入場券(1976.09.01)

河醫急診室到急救中心的變遷(上集)

唐山抗震救災先進單位和模範人物代表會議工作證(1976.09.01)

河醫急診室到急救中心的變遷(上集)

唐山抗震救災先進單位和模範人物代表會議出席證(1976.09.01)

  1976年9月1日,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唐山豐南地震抗震救災先進單位和模範人物代表會議”,表彰在抗震救災中湧現出的先進集體和模範人物。我院唐山籍醫療隊隊員,地震中姥姥遇難,媽媽腿腳受傷,仍然隨隊堅守在救災一線的七三級解放軍學員李毅剛,作為河南省醫療系統四名代表之一,出席了這次會議,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
  大地震將唐山夷為平地,醫院和醫療設施全部遭毀,震後傷員開始分流轉運到外地醫院救治。因當時我院只有800張床位,為妥善安置傷員緩解病床不足,一聲令下立即行動,拆除醫學院大禮堂聯排座椅,騰空大禮堂南邊原電教科一、二樓兩個大教室和兩個小教室,開闢臨時抗震病房。
  受當時條件限制,大禮堂和大教室只能打地鋪、鋪草蓆安置較輕的傷員,危重傷員安置在醫院病房。共設臨時抗震病房8個,收治傷員600餘人。
  2006年7月21日,唐山燕趙都市報發表一篇題目為《永遠難忘河南救命恩人》的尋親文章。

河醫急診室到急救中心的變遷(上集)

唐山燕趙都市報(2006.07.21)

  尋親者:李志成、李志英兄妹。地震造成28歲的李志成脾腎破裂,脾切除術後嚴重感染,持續高燒41.5℃,處於半昏迷狀態。8月4日凌晨3時多,轉運傷員的衛生專列到達鄭州站,李志成被立即送往河南醫學院外三病房搶救。

  李志成兄妹希望藉助媒體,尋找30年前的救命恩人——河南醫學院外科懷建村主任,楊文卿醫生,喬蘭萍護士;醫學院七四級一班學生李桂琴、馬春娥;醫學院子女:劉蘭萍(急救中心)、馬民玉(疼痛科)、範紅、趙小明(檢驗科)、趙麗、海燕、張新葉七個小妹妹。

  傷員經懷建村主任、楊文卿主治醫師全力搶救,終於轉危為安。在病情恢復階段,喬蘭萍護士,七四級學生李桂琴、馬春娥精心護理。給他印象最深刻的是劉蘭萍、馬民玉、範紅、趙小明、趙麗、海燕、張新葉對他生活上的悉心照料。

河醫急診室到急救中心的變遷(上集)

楊文卿醫師與傷員李志成在外三病房(1976.08)

  這張照片,來源於1976年8月刊發在《河南抗震救災報》上的報道。左為楊文卿醫師,右為唐山地震傷員李志成被搶救脫險後的合影。外三病房牆壁上“爹親孃親不如毛主席親”的標語,把我的思緒帶回了54年前的河北邢臺。
  “天大地大不如黨的恩情大,爹親孃親不如毛主席親。千好萬好不如社會主義好,河深海深不如階級友愛深。”這首誕生於邢臺大地震,唱響全中國的歌曲,扣人心絃,歌聲嘹亮。回望那些漸行漸遠的歲月,歌聲已飄過50餘年。

河醫急診室到急救中心的變遷(上集)

唐山地震傷員30年後來鄭州尋恩(2006.07.23)

  照顧傷員的這七個小妹妹,都是生長在河南醫學院的子女。劉蘭萍、馬民玉、範紅、趙小明、趙麗,當時都還是鄭州四中77屆的高中生。受父母的言傳身教,她們放棄暑假,自願加入到抗震救災志願者服務行列。

  海燕、張新葉是河南醫學院76屆醫訓班已畢業的學生。臨時抗震病房成立後,醫院召回這班尚未下鄉約80人的學生。在原班主任劉美筠、鍾以蓮、郭紹法的帶領下,投入到抗震救災病房義務照顧護理傷員。這七個小妹妹只是眾多河醫子女的一個縮影,她們的背後還有許多參加照護傷員的無名志願者。

  當年照顧護理傷員的這些中學生,日後沒有幾個留在醫學院工作。但是隻要家在河醫,就有河醫的情愫繾綣,就會遺傳源自父母身上有形與無形的醫德風範,就會用行動去踐行南丁格爾的誓言,用愛心、耐心、細心和責任心,去對待和照顧每一位傷員。


河醫急診室到急救中心的變遷(上集)

河醫76屆醫訓班同學與她們照顧的唐山地震痊癒的小傷員分別留念(1976.10.16)

河醫急診室到急救中心的變遷(上集)

難忘的歲月,深厚的友誼(1979.07.30)


  “文革”這場延續十年的動亂,急診室受其影響沒有得到平穩的發展,此時的主要職能,仍侷限於處理外傷清創縫合、發燒、急腹症、中毒洗胃等一般常見性疾病。在設備簡陋的條件下,肩負起“全科醫生”的使命,仍然挽救了無數生命垂危的病人。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中國,是物質匱乏的年代,尤其是汽車。1952年7月15日,中共河南大學黨委會《關於各院獨立的幾個問題的決議》中關於財產的分配“汽車問題:紅十字車給醫學院,大卡車給農學院,臥車留校本部。”


  汽車是稀罕物,遷鄭後醫院還沒有汽車。醫學院養有5~6匹駿馬,兩架馬車,六十年代中期教授會診、醫院拉貨還都是坐馬車。醫院最早的是一輛南京仿製蘇聯嘎斯51生產的躍進牌NJ130型白色救護車,後來又添置一輛躍進牌軍綠色的救護車。1969年11月在臨汝縣溫泉成立備戰醫院時,綠色救護車配屬給臨汝溫泉醫院。1973年臨汝溫泉醫院撤銷,救護車移交給工人療養院。

河醫急診室到急救中心的變遷(上集)

60年代南京躍進牌救護車

河醫急診室到急救中心的變遷(上集)

60年代南京躍進牌救護車

  早先的救護車、消防車和警車的警報器聲沒有區分,都和現在的消防車一個聲音。1969年珍寶島事件發生後,中蘇關係劍拔弩張,全民進入加強戰備準備打仗狀態。備戰時期為了不致因救護車警報器響聲,使民眾誤認為是防空警報而產生驚慌,拆除了救護車上的警報器,改裝成人工搖動的銅鈴。

河醫急診室到急救中心的變遷(上集)

掛著銅鈴的救護車

  救護車出診時,坐在副駕駛的人就手伸出車窗外搖動銅鈴。那場景就像民國時期電影中的有軌電車一樣,一路鐺鐺的聲音,提醒行人注意避讓車輛。
  當時的救護車裝備很簡單隻有“三件套”,擔架、藥箱和氧氣袋。用途也很單一,就是接送病人。在沒有私家車的年代裡,汽車司機是一種很讓人羨慕的職業。

河醫急診室到急救中心的變遷(上集)

70年代添置的西北牌救護車

白駒過隙,嘆似水流年,那清脆悠揚的銅鈴聲早已遠去,灑下那一路銅鈴聲,仍在記憶深處縈繞。

1975年3月8日,成立河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一附院婦產科撤銷,整建制遷到二附院。老百姓那會知道這麼大的一附院會沒有產科,遇上馬上要臨產的孕婦,急診室只能秒變臨時產房。

因急診室不具備接生條件,接生後產婦和嬰兒立即用救護車送到二附院,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1982年一附院恢復產科病房為止。

進入改革開放新時代,推動了經濟穩定增長,醫療體系不斷完善,衛生事業也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1981年急診數量44983人,出診200次,搶救222次。1982年急診數量47910人,出診126次,搶救245次。是年10月,郭淑華護士長被授予“鄭州市優秀護士”稱號。

1982年,急診室對立柱式無影燈和手搖式手術床等老舊設備進行了更新淘汰。更換了上海醫用設備廠產12孔懸吊式手術無影燈,液壓手術床,電動洗胃機。增添了上海醫用電子儀器廠產電子管與晶體管混合式的XDH-2型單道熱筆式心電圖機,XJJ-1型心電監護除顫儀等檢查和急救設備。

1983年,衛生部頒發了關於《城市醫院急診科(室)建立方案(試行)》的通知。按照通知中留觀床位要與收住急診病人數量相適應的相關要求,急診室原有的觀察室留觀床位,已難滿足日益增多的就醫需求。醫院決定拆除急診室對面臨街馬路(建設東路)的圍牆(現在門診樓消防車庫對面圍牆位置),建築了一排坐北朝南400平方米的平房,東邊是家庭病房,西邊是觀察室。

新建的觀察室設留觀床位14張,主要業務是靜脈輸液,張冬青任觀察室副護士長,郭淑華任急診室護士長。從這個時候起急診室、觀察室和注射室的護士趨於穩定,不再相互輪轉。1986年張雲巧接任張冬青的班,任觀察室護士長,當時觀察室規模還很小,僅有護士6人。

1986年11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急救醫療法》頒佈,1987年5月中華醫學會急診醫學學會成立,標誌急診醫學作為臨床獨立的二級學科成立。按照(84)衛醫司字第36號文件“關於發佈《醫院急診科(室)建設方案(試行) 》的通知”的相關要求,1987年我院急診室升格為急診科。是年12月,郭淑華護士長被評為“河南省衛生文明先進工作者”。

  1988年調消化內科副主任醫師楊壁卿首任急診科主任。楊壁卿到任後,對急診科結構進行了重組調整,把觀察室併入急診科。此階段急診科值班醫生還是輪轉。


河醫急診室到急救中心的變遷(上集)

鄭蘭茹,楊壁卿初中同學留念(1957.09.09)

  兩個在開封一中(初中部)的同班同學,一個1957年畢業於開封護校,一個1962年畢業於河南醫學院。二十年後兩個老同學在急診室不期而遇,先後一個任護士長,一個任科主任。

1988年4月16日,我院與洛陽煉油廠職工醫院橫向聯合,舉行醫療技術合作建立分院簽字儀式。為了提高企業醫院的整體醫療水平,我院選派15名副高以上職稱的醫護人員給予技術支援,委任謝志徵教授為分院院長,急診科護士長郭淑華調任洛陽煉油廠職工醫院護理部工作。

郭淑華調任後,急診科、觀察室和注射室三個部門的護士長進行了調換。張雲巧接任郭淑華的班,任急診科護士長;王玲娣接任張雲巧的班,任觀察室護士長;陶培琪接任王玲娣的班,任注射室護士長。

1988年10月1日,洛陽黃河公路大橋發生客車墜落橋下事故,38人受傷,6人重傷。謝志徵教授組織搶救,傷員全部轉危為安,無一例死亡和致殘。

1988年度,急診科共收治急診病人47057人次,成功搶救危重病人327人次,觀察室收住留觀病人3537人次。

河醫急診室到急救中心的變遷(上集)

五一樓急診室最後的模樣(1987)

1986年,談虎色變的鐳病房(婦放病房,床位30張)、生化室機房(我院首臺日立706D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同位素室(日本HP6406伽馬閃爍照相機、130計算機、腎圖儀、伽馬黑白、彩色掃描儀等機房)被拆遷,在其原址上新門診大樓(現在的急救中心樓)破土奠基。

河醫急診室到急救中心的變遷(上集)

新門診大樓左側三層樓的一樓是急診室

河醫急診室到急救中心的變遷(上集)

新門診大樓左側三層樓的一樓是急診室

  1990年5月,河南省重點工程,投資600萬元,樓高五層,建築面積11000平方米的新門診大樓竣工交付使用。急診室由老門診樓(五一樓)北配樓一樓,喬遷至新門診大樓(現急救中心樓)北側那座三層樓的一樓,即現在急救中心過街樓的北邊。


  二樓是神經內科門診、腦電圖室、肌電圖室,三樓是超聲科。五一樓急診室搬家後,房子調給了河南省衛生廳臨床檢驗中心,五一樓改成了醫技樓。

  注射室喬遷到新門診樓一樓大廳南頭(北頭是門診辦公室,後兩部門又位置調換),編制人員8人。1991年張雲巧護士長被評為省級“優秀護士”稱號。

河醫急診室到急救中心的變遷(上集)

原急診室在急救中心過街樓的北邊(2020.07.28)

  2007年12月建築門診醫技大樓時,過街樓以北急診室這座三層樓,及其周圍放射科、核醫學科的∟形三層樓,新門診樓(現急救中心樓)和放射科樓之間的人行天橋,配電房的二層樓,核磁機房與五一樓(醫技樓)一起被拆除,現在只能看到遺留下的過街樓。

河醫急診室到急救中心的變遷(上集)

新門診大樓急診室(1991.10.28)

河醫急診室到急救中心的變遷(上集)

新門診大樓急診室(1993.08.03)

河醫急診室到急救中心的變遷(上集)

急診室歡送陶海林調珠海留念

搬遷到新門診大樓的急診室,條件有了很大的改善,配屬了固定的專職醫生。急診醫學的範疇涉及臨床各個學科,不再是各臨床專科的簡單綜合,它改變了以往輪轉值班醫生把急診室當成一個分流各種急症病人的中轉站,告別了“分診處”和“中轉站”的舊模式,逐步形成一個以搶救危重症為中心自成體系的獨立學科。儘管初期醫生編制偏少,但急診醫療體系已開始逐步向專業化、標準化的方向發展。

首批上崗的七位急診醫師:韓愛玲(內科主治醫師)、郭雷(內科醫師)、劉秋惠(內科醫師)、肖芳(內科醫師)、楊秋雲(內科醫師)、張耀光(外科醫師)、馮向陽(外科醫師)。

從前創傷、心腦血管急症、急腹症、急性中毒、不明原因的休克和高熱、多器官功能衰竭病人的搶救和復甦,是急診科收治的主要病種。伴隨城市化進程加快,各種創傷發生率明顯增加。以往在接收多發性創傷病人後,因涉及到多個學科,病人往往在多個專科輾轉會診中,錯過最佳手術時機。

1992年率先成立的急診外科,改變了以往墨守成規的創傷救治模式和流程,有效降低了死亡率和致殘率。急診外科病房設在五一樓(醫技樓)一樓大廳東側(原外科門診)位置,開設病床15張。普外主治醫師劉保池任急診外科主任,手術室護士程靜任護士長。

急診外科手術室,是在原有外科門診手術室(1958年建成)的基礎上改建的。增添了越勝500Ⅱ型高頻電刀、西門子SV900C呼吸機、麻醉機、心電監護儀等手術設備。配備麻醉醫師申愛珍和專職手術室護士。

河醫急診室到急救中心的變遷(上集)

韓國國會議員桂承澤先生轉危為安後送回國治療(1992.09)

  從1987年成立急診科,到1999年更名急救中心,急診科十年磨一劍,成功搶救了無數急危重症患者,在多次社會影響力較大的中毒事故救援中,樹立起醫療急救行業良好的社會形象。

  1. 1991年6月駐馬店發生嚴重洪澇災害,醫院先後派出兩批醫療隊,共30人赴災區救治災民,被中華全國總工會授予“五一勞動獎狀”。
  2. 1992年5月23日,成功搶救鄭州燕蓉園食府4名沼氣中毒患者。
  3. 1992年6月18日,河南省財稅專科學校發生789名學生食物中毒事件,轉運到我院的82名學生經搶救治療後全部康復。
  4. 1992年8月23日,成功搶救突發急性心肌梗死韓國國會議員桂承澤。
  5. 1993年7月10日,新鄉南場至七里營間發生163次與2011次火車追尾相撞事故,迅速趕赴現場,進行檢查,提出治療方案,使9人重傷,39人輕傷員得到及時治療。
  6. 1996年3月7日,鄭州麵粉廠職工食堂20人發生食物中毒,8人重症中。經急救後中毒人員全部脫險。
  7. 1996年7月13日,武陟縣第二造紙廠一名女工,因頭髮捲入車紙機,造成枕部以上頭皮全部撕脫。21點多被送至我院急診科時,傷員已處於休克狀態。經多科專家會診和7個多小時的植皮手術,再植成功。
  8. 1999年3月19日,鄭州市市長陳義初以上腹部劇烈疼痛由120急救中心送至急診科,經搶救5月8日康復出院。

1994年11月,楊壁卿主任退休,主治醫師陳健民任急診科副主任。1997年4月至1999年4月, 劉保池參加援贊比亞醫療隊期間,急診外科由陳健民負責。

急診室時期護士長:

  1. 喬淑貞(1957.04~1964.04副護士長,1964.04~1969.10門診部護士長兼)
  2. 陳建墉(1962.06~1964.04副護士長,1964.04~1969.10門診部護士長兼)
  3. 鞏學彥(1965.12~1971.10副護士長)
  4. 陳蓮玉(1971.11~1982副護士長)
  5. 鄭蘭茹(1972.01~1982副護士長)
  6. 喬淑貞(1973.11~1982門診部護士長兼)
  7. 郭淑華(1982~1988.04)
  8. 張雲巧(1988.04~2001.06)

一座大樓,一段記憶,一抹青春的祭奠,一段留不住的歲月,一個忘不掉的故事。此刻,任何文字的述說都會顯得蒼白,因為急診室那段歷史承載著一代人的情懷。

急診室硃紅色的大門,成為一個時代的記憶。望著熟悉的大門,往日的情景彷彿又浮現在眼前,淡黃色的牆圍,草綠色的門窗,棕色木質的器械櫃,手術床上被血、碘酒浸染後斑斑印跡的橡膠布(當時沒有一次性床單),手搖式升降的手術床,像一口倒扣的大鐵鍋式樣的立柱式無影燈,沉重笨拙的氧氣瓶,腳踏式負壓吸引器,鋁製醫用貯槽,鴿牌玻璃注射器,紅汞,龍膽紫,消炎粉……彈指間,歲月已越過了60餘年。

待續未完,下集《河醫急救中心》


文章來源:轉自鄭大一附院急救中心 郭新真 蘭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