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州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州】文山茶文化,迷人的民族風情

文山地處雲南東南部,東接廣西,南臨越南。從宋到明,這裡曾經是雲南通往兩廣的重要通道,明代很多官員去江浙做官或遊歷,大部分是從文山出雲南境。《徐霞客遊記》中記錄了徐霞客與擔當大師交往時專門提到廣南府寶月關的天門勝景,可見,文山和內地的交往是比較密切的。

文山的茶樹種植資源非常豐富,野生大茶樹種類比較多,有厚軸茶、白毛茶、阿薩姆茶、廣西茶、大廠茶、馬關茶、廣南茶等。綜合古地理和野生茶樹種的豐富性,文山應該是古茶樹的起源中心之一。目前,在全世界的31個茶樹種4個變種中,雲南佔23個種3個變種,而文山僅初步命名的就有9個種3個變種。據不完全統計,文山野生型茶樹種質資源分佈在8縣(市)共計24個茶樹種質資源居群,株數約46萬株。

【文山州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州】文山茶文化,迷人的民族風情

廣南姑娘茶做法奇特

文山境內的西疇、廣南、馬關、麻栗坡、富寧、丘北等縣都產茶,其中產量最大的是廣南縣,而廣南最有特色的茶則是姑娘茶。

【文山州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州】文山茶文化,迷人的民族風情

廣南姑娘茶做法奇特,首先將蒸飯的小甑子底堆放一些浸透的香米(八寶米),中間鋪一層紗布,將曬青毛茶半斤左右堆放在上層,蒸15分鐘。隨後將茶葉取出,裝入直徑5至6釐米、長22至25釐米的當地特產的金竹筒內,邊裝邊用小棒舂緊,筒口留3釐米,用草紙包裹乾淨的土塞緊,放火架上初烘,烘時離火40釐米,每5分鐘翻一次。待茶葉七八成干時取出,攤晾1小時,然後再裝入竹筒烘烤,烘烤時離火稍遠,烘至筒口泥土乾透,茶香逸出,竹筒表面由青綠色變成焦黃色,竹筒香茶就制好了。

【文山州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州】文山茶文化,迷人的民族風情

姑娘茶誕生於廣南縣底圩鄉,而姑娘茶名聲最大的卻是壩美鎮,壩美鎮因為有頗似陶淵明所寫的世外桃源而為世人所知。這種茶為什麼叫姑娘茶呢?這與廣南縣少數民族的一種獨特的風俗有關。底圩和壩美都是壯族聚居地,文山的壯族女孩出嫁後,往往“不落夫家”(當地叫“坐家”),也就是嫁出去的姑娘婚禮3天后必須和男方分開,回孃家居住,直到懷孕或分娩才到夫家長期居住。在此期間只在農忙時節或男方家有重大事項(如婚喪嫁娶、起房等)時,女孩才會到男方家住。女方頻繁在兩家之間走動,每次女方回孃家,都要帶些禮物回去,比如竹筒茶。孃家的人會把姑娘帶回來的竹筒茶向親友們推介,說“這茶葉是姑娘家的、姑娘採製的、姑娘帶來的等等”。久而久之,“姑娘茶”這一名稱也就流傳開來。

文山茶與民間唱詩

1993年,我曾採訪過很多涉茶人士,收集了許多茶文化的資料,對我幫助最大的是文山的幾本民間唱詩集。文山民間唱詩中,對規模化種茶,有自己的說法,廣南縣壯族長詩《找茶種》有詳細的描述。

我們這地方,過去不出茶。

山頂不見綠茶抽嫩枝,箐底沒有紅茶發新芽。

口渴只能喝白水,十碗白水不如喝口茶。

街上雖然有茶賣,可是沒有銀錢花。

後來有的人,想出怪辦法。

挖來耳朵菜,曬乾來當茶。

燒焦包穀籽,沖水來當茶。

長詩一開頭,就點明瞭廣南過去不產茶,由於當地人“沒有銀錢花”,只能喝耳朵菜、焦包穀做的替代茶。這種飲用替代品的風俗不只在廣南存在,在雲南其他地區也存在。如佤族、德昂族飲用一種野藤葉(當地人稱之為野菜);白族、彝族等民族飲用焦谷茶,滇東地區的苦丁茶,山區的雪茶、楚雄的兒茶等等。飲用替代茶除因為是當地土特產、採製方便外,較多的還是因為經濟原因。

古代,滇茶主要產於滇西的六大茶山。從六大茶山將茶運出,需用馬馱或人扛。漫漫長路,商人的貪利,自然使茶葉的價格成倍、成十倍地飛漲。就像《找茶種》中唱到的:

想想商人來賣茶,每碗茶要三百錢。

喝一小罐茶,值得九斤鹽……

為了喝罐茶,家家添憂愁。

買了茶來喝,就沒錢買油。

一年茶錢加攏來,可買一頭大水牛。

滇人喜歡飲濃茶,需茶量甚大,因此,商人賣的茶就成了他們生活中巨大的負擔。他們一方面尋找茶的替代品,另一方面則千方百計自己種茶。長詩接著唱道:

開初茶是‘舊’那地方才長,起先茶是‘毒’那地方才生。

兩地長的是綠茶,滿坡滿嶺長成林。

廣南遠離‘舊’和‘毒’,少說也有九百九十里路程。

【文山州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州】文山茶文化,迷人的民族風情

據傳說,廣南派一個叫陸有的青年到“舊”寨和“毒”村採到了茶種。當地的寨主和頭人卻說:“茶山本是我們的,你別想帶走一顆種”,並將陸有摔死在山箐。陸有未回鄉,壯家發兵去報仇。他們聯合了瑤、彝、漢等民族,攻下了“舊”和“毒”。他們採回茶籽:

茶籽運到廣南來,撒遍大山和小嶺。

董暮山上茶成片,底圩嶺頭茶成林。

據說廣南在明末崇禎十三年就有茶葉種植,大面積種茶始於1907年,晚於同治年間姑娘茶的創制年代。當時,楊聲福、何國成從那倫南瓦“茶王樹”摘回茶籽,試種成功,並不斷擴大生產。那倫南瓦據說就是現在的廣南縣蓮城鎮那忠村,那裡現在仍有很多野生大茶樹。目前,廣南縣已有茶葉種植面積接近三萬畝,茶葉初制所一千多個,總產量一萬多噸。

另幾首民間唱詩也涉及到文山不同民族之間的飲茶習俗和婚俗,最有代表性的是瑤族的《虹腮與蟬美》《觀婭灑蒂蓋》和苗族的《婚禮歌》。《虹腮與嬋美》和《觀婭灑蒂蓋》都是講述一對青年男女相親相愛,然而姑娘的父親反對這門婚事。這對青年男女就利用“瑤家的老規矩”,用計使姑娘的父親喝下代表定婚的鹽茶(《觀婭灑蒂蓋》中為姜鹽茶)。以茶定親是一種古老的習俗,早在宋代的中原地區就相當流行。當時人們將送彩禮稱之為“下茶”,娶妻稱為“吃茶”。只是由於外族入侵、戰爭衝擊和文化的演化,這一習俗才在中原消失。然而,以茶定親的習俗卻在南中(今滇東、滇中)保存下來。明許次紓《茶疏》寫到:“茶不移本,植必子生。古人結婚,必以茶為禮,取其不移置子之意也,今人猶名其禮曰下茶。南中夷人定親,必不可無,但有多寡。”至今,很多的雲南少數民族都有以茶為禮的習俗,只是各民族方式不一而已。即使是同一民族如瑤族,亦有不同。《虹腮與蟬美》是“茶葉白鹽兩邊分,七份茶葉七份鹽,芭蕉綠葉緊緊包,紅黑絲線拴葉皮。”這裡用的是鹽茶。《觀婭灑蒂蓋》則是:“‘傭人’已把飯煮熟,偷偷放進姜和鹽。他將飯菜擺上桌,虹締越吃越新鮮。飯後虹締要喝茶,‘傭人’端來瓷茶碗,悄悄放進一包茶,虹締越喝越香甜”。這裡,‘傭人’是用計使姑娘的父親虹締喝了姜鹽茶,“父王吃了姜鹽茶,不會反臉不認親,按照瑤家老規矩,接受禮物就許婚”。

【文山州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州】文山茶文化,迷人的民族風情

在瑤族婚禮上,茶的作用還有很多。比如迎親時,新郎不出門,而是組織一個接親隊伍去女家接親。女家在本寨口搭一個棚子,叫“茶棚”或“茶門”,內設桌凳,備有茶、酒等。接親隊伍到來後,唱路頭歌、茶歌、酒歌等,隨後才可將姑娘接走。

苗族的《婚禮歌》相當長,通過演唱,既活躍了求婚、娶親的氣氛,也傳遞了民族宗教文化知識,可以說是一個小的本民族的文化全書。

雲南民間文學中涉及茶的唱詩、民間故事、民間諺語、民歌等相當多,由於都是民間口傳,不斷加工,他們與歷史和現實的聯繫就比較微妙,拿他們當正史的話,可靠度並不高,但作為文學作品,作為茶餘故事,卻可以給我們的品茶生活帶來豐富的餘韻。

來源:文山日報、文山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創建

【文山州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州】文山茶文化,迷人的民族風情【文山州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州】文山茶文化,迷人的民族風情
【文山州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州】文山茶文化,迷人的民族風情【文山州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州】文山茶文化,迷人的民族風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