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破爛大爺一百元收個石雕,44年後上臺鑑寶,專家:應載入投資史

在中國很多的家庭裡邊收藏著或多或少的一些東西,有的東西值錢,有的東西卻是一文不值。很多的人並不知道自己收藏的東西是有多少的價值,也有些藏品是自己鬼使神差就從別人的手中買回來。很多不懂古董文玩的這些人在見到一些古董的時候,能夠買下來靠的全是一時間的衝動和喜歡,至於真的或者是假的全憑藉著自己的運氣。雖然說各地的博物館有很多的古董,但是在民間也有很多的收藏愛好者。他們手中雖然有寶貝,但是礙於沒有渠道鑑定,很容易讓寶物蒙塵。

所以出現了很多的鑑寶節目,這些鑑寶節目給很多的民間的收藏者提供了鑑寶的渠道。讓很多的人能夠得知自己收藏多年的東西到底是真東西還是贗品,如果是真東西的話,現在到底是價值幾何。在一期的尋寶節目上,一位60歲的大叔走上了舞臺,拿出自己珍藏已久的寶貝。

寶貝背後的故事:收破爛時一百元買回

收藏的每一件文物的背後都是一個收藏的故事,這位大叔的古董是什麼故事呢?這位大叔講自己在十七八歲的時候,花了一百塊錢從別人的手中買回來。這位大叔笑著說道,收藏是一種樂趣,會讓人更加健康。這是大叔44年前在收破爛的時候買到的東西,當時收破爛,大叔一天只能夠掙一塊或者兩塊多的錢,如果一天一塊的話,那可就是半年的工資。在當時買的時候自己的手裡邊只有八十元錢, 其他的二十元錢還是從鄰居手中借到的,當時不敢跟家長講,怕捱罵。

收破爛大爺一百元收個石雕,44年後上臺鑑寶,專家:應載入投資史

不過這個大叔當時買的時候也是經過自己慎重思考,因為他聽老人家講,他以前的祖上是大官,但是那時候沒想到多麼值錢,就是感覺到工藝好。主持人說道,這是林先生的一份青春回憶,現在已經伴隨了44年。

收破爛大爺一百元收個石雕,44年後上臺鑑寶,專家:應載入投資史


專家:這個投資可以載入晉江文物投資史

專家說道,這是典型的英雄莫問出處,而且這個投資的事情,應該是當地文物投資最早的一個實例,能夠記入晉江的文物投資史。這件寶貝是著名的青田石雕,青田石是四大國石之一。福建的壽山石和浙江的昌化石還有蒙古的巴林石、浙江的青田石。浙江的青田石是歷史最悠久,並且也叫作豆沙青田,因為顏色看起來像是豆沙。表皮還有一點點透的帶青,青田石用刀刻上去的時候是鬆脆易制比昌華石都要來得爽。所以做印章石頭,最喜歡的就是青田石。青田石前端有的一點透的,或者說是豆沙裡邊的封門青。封門青是青田石中最好的品種,這是因為最好的品種在封門地區。

收破爛大爺一百元收個石雕,44年後上臺鑑寶,專家:應載入投資史


這件東西看上去玲瓏剔透,正面是鏤雕,透雕加上深雕。有云彩上邊的雲彩,松樹和梅花,在亭子裡邊還有一個高士。這個特色是早期的青田石雕裡面的鏤雕透雕的一個很重要的一個代表的作品。主要靠著一個鑽,所以又鏤又鑽。打孔的部位有很多,這個打孔已經完全把鑽頭那種圓形的東西給遮掉,看上去還是那麼的玲瓏,這應該是青田石雕,清末民國初的一件作品。但是沒有好好保存,上邊的灰很多。回去之後用刷子刷一下,或者經常撫摸,搞一點包漿出來,甚至可以打一點蠟。之後就跟新的一樣,現在市場價估計子啊3萬元到4萬元之間。


雖然不是太貴,但是當年是用一百元的價格買下,況且這個也承載了大叔年輕時候的記憶。值得收藏,值得好好保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