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五大皇陵聚集一個縣城

唐帝國悠悠近300年(公元618——907年)其帝王陵墓絕大部分都在關中。其中在蒲城四個陵,再加上死後追諡為皇帝的惠陵,稱唐“五陵”。

自東向西、從南向北依次是:

唐玄宗李隆基——泰陵

唐睿宗李旦——橋陵

唐讓帝李憲——惠陵

唐憲宗李純——景陵

唐穆宗李恆——光陵


中國五大皇陵聚集一個縣城

唐睿宗李旦 橋陵

母命難違窩囊帝,兩度登基二年期。

幸得子嗣隆基勢,削平效武韋后鏑。

陵寢巍巍見宏闊,世人睽睽說神奇。

哪得身後顯榮耀,明皇韜略偉業績。

唐睿宗李旦,是唐朝第五位皇帝,唐玄宗李隆基的父親。橋陵為李旦之墓,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關中唐十八陵氣勢最大的陵墓,陵墓位於蒲城縣城西北15公里的豐山。以山為陵,在山腹開鑿地下寢宮,四面設門,陵園佔地面積達8.5平方公里,陵區群山有“三山九峰一平臺”的宏大氣勢,神道兩側石刻精美,氣勢磅礴,有“甲天下”之美譽。是中國封建社會最鼎盛時期的遺存代表,是陝西旅遊東線“山-水-城-陵”的重要環節和熱點。


中國五大皇陵聚集一個縣城

唐讓帝李憲 惠陵

曩昔玄武猶殷鑑,爭位勢必鬩牆殘。

非是無才不成器,誠乃有功是郎三。

開元盛世明皇量,花萼相輝佳話傳。

薨天追諡稱讓帝,安寢惠陵賴時賢。

位於蒲城縣西北6公里的三合鄉三合村東,現高約14米,長約150米,寬約90米呈覆鬥狀的墓冢,系讓皇帝李憲,唐睿宗李旦長子的陵寢,是唐代帝王陵寢“號墓為陵”制度的標本,極具旅遊吸引力和觀覽價值。2000年3月發掘出土860餘件組,包括陶器、玉質哀冊、銀飾、琉璃串珠等以及大面積壁畫。


中國五大皇陵聚集一個縣城

唐玄宗李隆基 泰陵

金粟擁寢唐明皇,一代天驕美名揚。

開元盛世垂青史,天寶安史惹國殤。

李楊沉淪華清殿,詩魔痛吟挽華章。

巍巍崇岡留青冢,功過是非理允當。

唐玄宗李隆基的陵墓,是關中唐十八陵中最東邊的一座,位於陝西省蒲城縣東北約15公里的金粟山所屬尖山之陽,距古都西安125公里。自玄宗泰陵起,南門神道兩側石人像不再單單是直閣將軍,而是左文有武,文者握笏,武者仗劍。

唐玄宗是中國歷史上最具有傳奇色彩的皇帝之一,他即是開元盛世的創始人,又是梨園的鼻祖,他和楊玉環的甜美愛情故事是家喻戶曉。因此,就陵主而言,泰陵有著極大的旅遊吸引力。

中國五大皇陵聚集一個縣城

唐憲宗李純 景陵

金幟山陽封景陵, 憲宗李純暝臥龍。

景陵是唐憲宗李純墓。李純是唐朝第十二個皇帝,生於唐代宗大曆十三年(公元778年),元和十五年(公元821 年)春正月,暴崩於大明宮中和殿,終年四十三歲。景陵位於蒲城縣城西北7公里的金幟山(今三合鄉義龍、趙家、景陵村附近)。金幟山(又稱半山)屬南山山系,山勢由西南向東北方向延伸,諸峰羅列(最高峰海拔806米),形成拱衛之勢,巍峨壯麗,陽光映照,猶如懸幟,故名金幟山。

中國五大皇陵聚集一個縣城

唐穆宗李恆——光陵

光陵是唐穆宗李恆的墓地,位於陝西省蒲城縣北13公里辛子坡村北的堯山之上,海拔1091米。光陵依山為陵,周圍20公里。陵園南北二神門距離2900米,東西二神門距離2350米,陵園呈東西窄、南北長。現存西南角闕遺址,底徑12米、高1.5米,位於皇邊村北,南神門北20米為獻殿遺址。範圍東西300米、南北150米,遺址內有清代畢沅書的唐穆宗光陵石碑。玄宮在半山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