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節的演變歷史,你知道國慶節怎麼來的嗎?

“國慶”一詞,本指國家喜慶之事,最早見於西晉。西晉的文學家陸機在《五等諸侯論》一文中就曾有“國慶獨饗其利,主憂莫與其害”的記載;我國封建時代國家喜慶的大事,莫大過於帝王的登基、誕辰等。因而我國古代把皇帝即位、誕辰稱為“國慶”。

國慶節的演變歷史,你知道國慶節怎麼來的嗎?

第一個大肆慶祝自己生日的是唐玄宗李隆基。在此之前,帝王過生日都秉持著“自己的生日就是父母的難日”的理念,最多請大師來講講佛經,吃吃素,不準殺生,以此表達對父母養育之恩的感念,而並沒有慶祝之舉,而唐玄宗自從開創出“開元盛世”之後,覺得自己功德無限,優越感倍增,加上國力強盛,物質基礎有保障,便將自己的生日定為全國性的節日,命名為“千秋節”(後改“天長節”),取千秋萬代之意,下令全國放假三天,為自己慶賀。

國慶節的演變歷史,你知道國慶節怎麼來的嗎?

“其日未明, 金吾引駕騎, 北衙四軍陳仗, 列旗幟, 被金甲、短後繡袍。太常卿引雅樂, 每部數十人, 間以胡夷之技。內閒廄使引戲馬, 五坊使引象、犀, 入場拜舞。宮人數百衣錦繡衣, 出帷中, 擊雷鼓, 奏小破陣樂, 歲以為常。”

宮裡的歌舞表演規模盛大,宮外百姓也是傾城出動,“萬方同樂”,民間村社競相舉辦壽酒宴樂,其繁華程度可想而知。自玄宗之後,歷代皇帝也沿襲了這一做法,宋朝的長春節、壽寧節、承天節、壽聖節等;遼國的千齡節;元朝的聖節;清朝的萬歲節。

偉大時刻——“中國國慶節”

國慶節的演變歷史,你知道國慶節怎麼來的嗎?

1949年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四次會議接受全國政協的建議,通過了《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的決議》,決定每年10月1日,即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的偉大日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也就是現在的國慶節。

在新中國成立初期(1950─1959年),每年的國慶都舉行大型慶典活動,同時舉行閱兵。1960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本著勤儉建國的方針,決定改革國慶制度。此後,中國連續24年沒有舉行國慶閱兵。直至1984年國慶35週年時,舉行了恢復閱兵後第一次大型的國慶閱兵。在此後的十幾年間,均採用其他形式慶祝國慶,未再舉行國慶閱兵式和群眾慶祝遊行。1999年10月1日,國慶50週年,舉行了盛大國慶閱兵和群眾慶祝遊行。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在20世紀舉行的最後一次盛大國慶慶典。

國慶節的演變歷史,你知道國慶節怎麼來的嗎?

至開國大典以來,國慶慶典在歷史上共進行過14次閱兵。分別是1949年至1959年間的11次和1984年國慶35週年、1999年國慶50週年、2009年國慶60週年。此次70週年的國慶大閱兵,閱兵規模空前,10萬多群眾參加遊行,必定會新的歷史篇章。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節是國家的一種象徵,是伴隨著新中國的成立而出現的,並且變得尤為重要。它成為一個獨立國家的標誌,反映我國的國體和政體。國慶節是一種新的、全民性的節日形式,承載了反映我們這個國家、民族的凝聚力的功能。同時國慶日上的大規模慶典活動,也是政府動員與號召力的具體體現。具有顯示國家力量、增強國民信心,體現凝聚力,發揮號召力是國慶慶典的三個基本特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