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县人社局:创新人社服务,全力优化营商环境

四川民生报道网讯 ( 罗国伟 遂宁报道 )2020年是"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年",大英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坚持就业创业、社会保障、人事人才和劳动关系四位一体,做优、做实、做好人社服务。今年以来,走访摸排全县130余家企业,建立企业需求清单,创新工作机制,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一、创新"两项机制",做优人才服务

(一)建立引才聚才激励机制。多渠道发布政策信息,鼓励各类人才服务中介机构及个人积极引才荐才,对成功引荐领军型高层次人才者,给予最高10万元引才奖励。围绕能源盐化工、化学新材料、文旅产业等支柱产业需要,公开发布"3+1+1"现代产业人力资源需求目录3次,涉及岗位200余个,成功引才100余名。推荐2人成功入选"遂州英才千人计划",2人顺利获得"遂宁市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托举,3人入选全市第五批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

(二)建立育才留才用人机制。鼓励企业与高校、专业机构等开展形式多样的产学研合作,打造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链条向校地企三方延伸,为企业培养人才提供服务。建立引进人才成长跟踪反馈、重点人才重大事项直报机制,持续加大人才发展投入,认真落实人才绿卡、联系服务专家人才等制度,为人才发展提供舒心环境。根据全县产业特点和企业用工需求,共开展城乡劳动力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35期1151人,企业职工提升培训416人。完成65套人才公寓装修,5名企业高层次人才入住人才公寓,发放人才绿卡17张。

二、解决"两个难题",做实企业服务

(一)招聘宣传多点发力,解决企业"用工难" 。线上制作招工快板视频、音频,在各网络平台滚动推送,采取门户网站推荐、政府官方微信公众号推送等方式,全面推介企业用工需求,引导群众就近就地就业。线下积极搭建供需对接平台,结合张贴海报、拉横幅、发放招工简章等方式,实现复工复产企业和待业劳动者面对面、零距离的互动,促进重点人群实现就业。截至目前,已开展各类招聘活动45次,动员2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向企业送工,发布70余家用工企业3300余个岗位需求信息,帮助成功入职1900余人。

(二)惠企政策多面发力,解决企业"资金难"。一是用好创业担保贷款政策。主动与行业主管部门、创业协会等服务团体对接,深入了解在孵企业、创业者的发展规划和贷款需求,开辟"绿色通道","一对一"提供创业担保贷款方案。发放小微企业担保贷款1家20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740万元。二是落实好社保减负政策。已为全县300余家企业免征社会保险费1724.9万元,帮助1家企业成功申报社会保险费缓缴。

三是抓好援企稳岗政策。紧抓政策落实和服务关口,落实政策服务专员,对符合条件、核心要件齐全的企业实现"最多跑一次"。已发放稳岗补贴59家144.81万元、阶段性困难企业补贴6家146.15万元、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3家1.1万元。

三、着力"两个规范",做好劳资服务

(一)着力规范劳动力市场。进一步加强企业用工服务,督促企业落实职工法定标准工作时间制度,深入推进劳动合同制度,指导督促企业合法、依规进行裁员。指导3家企业规范员工手册和规章制度、2家逐步落实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开展劳动合同制度宣传20余次,对20余个在建项目进行劳动合同服务指导,补签劳动合同1500余份,公开发布企业经济性裁员报告办事指南。开展人力资源市场秩序清理整顿专项执法行动1次,检查用人单位19家,退还劳动者中介费1500元。

(二)着力规范农民工欠薪案件源头治理。组织召开2020年第一次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明确成员单位职责和工作任务。加大对欠薪企业日常巡查检查力度,约谈欠薪严重的项目负责人,确保清欠的同时不发生新的拖欠,推动治欠保支六项核心指标落实到位。开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专项宣传,制作维权告示牌40余个、宣传展板40余个,悬挂标语30余幅,发放宣传资料18000余份。累计受理举报投诉232余件,追回应得劳动报酬400余万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